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2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正式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对法学教育进行的一次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是为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旨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这既为高校法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对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2012年,湖南大学法学院成功获批国家级卓越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下面这组文章是该基地老师不断探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对于全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在新时期加大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培养法律人才来说.都是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教育部遴选并确定建设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2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依据是从法律人才的质量反观法学教育的质量的认识结果。这项计划是为弥补不足而为的补救。从法律人才队伍现状发现的法学教育的不足主要有三,即:①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不足;②教育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不足;③教育培养西部基层需要的法律人才不足。教育培养涉外法律人才不足、教育培养西部基层需要的法律人才不足和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不足,可以归结为"供求关系"上的不足,而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不足是我国法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不足,是我国法学教学质量上的欠缺。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是所有法学教学单位共同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提出并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强调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财经类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炼财经法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财经法律特色。  相似文献   

9.
根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分类教育的目标,财经院校的法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综合类大学的法律院系、专业性政法类院校,应致力于培养具有财经技能特长的"复合型"法律本科人才。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如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创新具有个性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不仅是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有益探索,更是财经院校整合校内优势资源办好法学专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韬 《上海教育》2012,(17):32-35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全国各法律高校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无疑为各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路径。现状:法律人才市场供需错位国际权威调查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把法律、动漫、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列为就业"红牌专业",法学就业率仅为83.83%,居所有专业的倒数第二位。法律专业从当年考生首选的"香饽饽"到如今的就业"困难户",如此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目前我国法律院校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快速  相似文献   

11.
陈韬 《上海教育》2012,(25):32-35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摆在全国各法律高校面前的新课题、新挑战,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有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无疑为各高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路径。现状:法律人才市场供需错位国际权威调查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把法律、动漫、生物工程等5个专业列为就业"红牌专业",法学就业率仅为83.83%,居所有专业的倒数第二位。法律专业从当年考生首选的"香饽饽"到如今的就业"困难户",如此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目前我国法律院校的现状。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法学教育的快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法学教育应当以法律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和导向,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念,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完整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即表现为学生实践能力不强,这主要是由于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目标定位和功能认识不足,课程体系不尽合理、完善,教学过程流于表面化、  相似文献   

13.
"卓越法律人才"是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共同拟定的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法律与法学人才的目标和定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现行法律教育中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认识,分析现有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的认识冲突和理念差异,指出了导致法学交易体制、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矛盾。文章在尝试提出对卓越法律人才的正确定位的基础上,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设定具体实现进路,以期在当前环境下共同探讨出一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法律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部2011年"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力推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已成为各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贵州省法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相对较多,有必要建立一套既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又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民族地区卓越法律人才为宗旨,推动贵州省法制建设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朱文玉  陈娟 《成人教育》2013,(11):115-116
为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此计划下,高校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应在设定改革目标、明确改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创新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拓展考试方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产权法学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适应多样化知识产权法律职业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建锋 《中国教师》2013,(Z1):235-236
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计划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形成学科设置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以及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1]该项目启动以来,全国共有12所高校获批为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甘肃政法学院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是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是新时期引领和指导法学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方针。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认真思考法律伦理道德素质教育定位,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纳入教学内容,全面拓展法律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具备法律心性和人文精神的未来法律职业者是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已经进入新时代。2018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对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教育做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本文厘清了法学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专门职业教育、精英教育,并结合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实践,探讨了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论证了以"健全人格教育观"为统领,以德法兼修、教学相长、教研互动、通专并举、虚实结合、内外协同"六结合"为路径,解决好法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倡议与实施的大背景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理念尚有不清晰之处,亟需再理,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更是面临着边缘化的困境。以湘南学院的实践性法学教育作为思考的范例,试图给困境和迷茫中的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转型定位与发展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