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的内涵 杜威首次将反思思维引入于教学过程中,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性,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在界定反思性教学之前,需要理解何谓反思。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的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著名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思维的研究。在20世纪初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提出了“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兴起反思之风,教育领域深受其影性思维"这一重要概念,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奠定了教学反思理论的基石。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舍恩等的研究成果(如提出“反思性实践”概念等)大大提高了反思教学研究的水平。之后,教学反思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在此思潮影响下,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学者推出《反思性教学》(作者熊川武)、《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作者金国良等)等一批著述,介绍教学反思的理论,探索这一理论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反思型教师在解释什么是反思型教师前,我们要先弄清楚反思的内涵。什么是反思?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对反思的界定给我们当前的反思理论提供了一个基础: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因此,反思应该是一项具有自省性、自觉性、创造性和研究性的思维活动。反思型教师就是在教学实践中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①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而反思性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是师生展开教学活动、进行思想交流的地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衡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学生对知识和观点的掌握,更在于课后的反思和内化。"反思"这一概念源于哲学范畴,随着研究者将其引入教育领域,它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关于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思维",并在《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师是能够在课程开发和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反思性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老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一、高中历史教学反思的概述 教学反思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但其理论源头则可以追溯到1910年,杜威在他出版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杜威的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反思型教学对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反思"(reflection)一词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般认识方式。1933年,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首次将反思型思维运用到教育中,杜威认为:"反思型思维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行动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沉思冥想,而是一种活动,一种从人们的经验到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的活动。"其实,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反思”一词界定为杜威所理解的“反思性思维”,即包含重建过程。进而论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反思取向”课程基础和显性、隐性知识划分的知识基础,以及反思的情境经验和内容,认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更正教师知识结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弥补“科研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因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得到扎实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小学日常教学科研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名言深刻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没有思考,学习将是一句空话。而反思作为一种重要的思考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讲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不是一次单纯的教材更新,而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改革,也必然对教师素质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重视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寻找促进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无疑成了一个热门课题。一、教师自我反思的内涵反思(reflection)在杜威(JohnDewey)1933年修订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中被认为是一种思维形式,是发生于某种直接经验情景中的疑问、窘迫。它是行为主体以自己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  相似文献   

12.
反思性教学的思想源于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后经萧恩的大力推动,如今影响了很多国家教师教育研究,并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反思教学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首先,由于教育情景具有重复性,行动前的反思,是教师对以往教育状况的回想,使教师对各种可能性作详细的了解,计划所应该做的准备,以及对行动的期望,形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秀 《宁夏教育》2010,(12):31-31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早在1910年,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后记。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程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肖家芸(以下简称肖):随着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越来越成为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高频词。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它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怎样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郑桂华(以下简称郑):我们首先还是关注一下“反思”这个关键词。反思实质上是思考者把自身行为当作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在人类早期,智力活动处于蒙昧状态,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感知器官探索外部世界的奥秘,外部世界几乎是人类研究的唯一客…  相似文献   

15.
反思性思维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合理性也受到了当今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反思性教育实践是以教学反思为落脚点。而反思性教学则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要求学生“如何学习”统一起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和“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教师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兴起了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认为教师应该既是实践者,又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传统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是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而反思型教师不仅具有课堂教学知识、技巧与技能,而且还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反思研究、改进的能力,以及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更广阔的教育问题的探究、处理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施行。对…  相似文献   

17.
反思性教学实施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性教学理论从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到萧恩的二分法以及格里菲斯和唐的五种反思维度结构,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伴  相似文献   

18.
走出教学反思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最早将教学和反思结合在一起的是教育家杜威,他在1910年《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才能发现教学的意义;反之,没有反思就不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于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对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教师的水平上。我国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文礼 《云南教育》2005,(32):47-48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认识的再认识。一般的说,实践、学习、反思是人们形成和转变教育观念的基本途径。在教育教学中,反思又有其特定含义。杜威在1910年最早提出:反思指“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他说:“思维中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发生。但是,思维还未必就是反思的……只有人们心甘情愿地忍受疑难的困惑,不辞劳苦地进行探究,他才可能有反省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库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