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投放丰富的材料是中班幼儿角色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娃娃家是中班幼儿非常喜欢的角色游戏,因此,娃娃家游戏材料的有效投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案例中,妮妮的"人太多了"这句话值得我们反思:区域活动规则合理吗?通常,娃娃家游戏普遍受低年龄幼儿的欢迎,而一个只有四个角色的娃娃家显然难以满足全班幼儿的需要。现实中,确实有不少幼儿园是采用发放角色牌的方法来限制娃娃家游戏人数的,这种看上去好像分工明确,每个游戏参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版画的方式刻画弧线、短线和圆点. 2.了解春天柳树的外形特征,印画表现柳树,体验版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选自故事《春娃娃》)、竹笔、碱塑板、铅画纸、绿色水性油墨、滚筒、垫板(或KT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PPT:瞧,谁来了?我们和春娃娃打招呼,春娃娃你好! 二、结合故事内容,示范讲解 1.春娃娃到柳树姐姐家串门,帮柳树姐姐梳头发.瞧,柳树姐姐头发的颜色渐渐地变了.变成什么颜色了呀?柳树姐姐的头发长得怎么样呢?像什么? 小结:柳树的头发变绿了,长得很长很长,弯弯的,像……一样,真漂亮呀1 2.谁愿意来做春娃娃,为柳树姐姐梳梳头?(请个别幼儿示范画柳条.)  相似文献   

4.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给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游戏的机会,是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认识社会、学会交往的一种有效途径.从小班娃娃家区域到中班生活区,再到大班科学区的开放,都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的.到了中班后,幼儿对区域活动更向往了,但在自主选择区域活动时常出现幼儿一窝蜂地冲向自己喜欢的区域争抢操作材料、有些区域无人问津等混乱现象,这些不仅使幼儿形成不好的习惯,也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何发挥区域的作用,让幼儿既有序又能愉快地进行呢?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在幼儿园的游戏区中,旺仔牛奶罐的用途可多了,瞧!它是娃娃家的小花瓶,是小戏院中的沙球,是小餐厅的筷子架,是体育区的高跷……孩子们对牛奶罐非常感兴趣。那这些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还可以再利用到教学活动中吗?又如何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为此产生了此活动。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匹配。2.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筒发出声音。3.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罐。2.用旺仔牛奶的外包装盒布置成“旺仔宝宝的家”。3.材料:红豆、绿豆、黄豆三种颜色的豆类;剪好的红、黄、…  相似文献   

6.
活动要求: 1.教育幼儿爱护玩具。 2.学会如何正确地玩玩具。(注意轻拿轻放,看到玩具掉在地上,能赶快把它拾起来) 3.继续培养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把幼儿平日玩坏了的玩具、材料收集在一起。活动过程: 一、把被损坏了的各种残缺玩具发给幼儿玩。让幼儿讲出玩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如××玩娃娃家,发现锅铲是断了把子的,炒不起来;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为教师注意到的中断现象。在娃娃家的游戏角,孩子们正在精心地布置着场景,尤其是为娃娃准备了精致的小床。以下是游戏开展的记录:A女:娃娃呢?怎么没有娃娃呢?B男:今天不会有娃娃了。A女:为什么娃娃不见了?B男:娃娃是慧慧带来的,她昨天带回家了。A女:她不该带回家的,我们没有娃娃怎么玩呀?C女:好了,现在我是家长(妈妈),你(A女)是娃娃的阿姨,你(B男)是爸爸,你是舅舅,你是姐姐……A女:我不要作阿姨,我要作姐姐。A女:还没有娃娃呢,怎么玩呀?C女:那你(A女)作姐姐吧,你(原来的姐姐…  相似文献   

9.
一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呢?”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要做娃娃家游戏。”“我要搭动物园。”“我喜欢看书。”“我要做做玩玩。” (这些都是幼儿最近常玩的游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教室里为幼儿设置了各种活动区,把许多玩具材料放在里面,让幼儿自由地玩。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孩子不会玩,甚至根本不玩。怎么办呢?应当引导。我们在美工角贴上了一个只穿内衣裤的娃娃,要求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比照小朋友们穿的各式服装,每人给娃娃设计一套衣服,画好,剪好,给娃娃“穿”上。这一来,幼儿的情绪高涨,争着设计新装,每个人都给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丰富幼儿的在园生活,我班为幼儿创设了十余个自选游戏活动区,很受幼儿欢迎。可玩了不久,就发现了问题:有的角区如刺绣、做做玩玩等冷冷清清,而娃娃家、小餐厅却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怎么办呢?如果由老师来安排幼儿玩这玩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此举不能体现幼儿自选活动的性质,让幼儿玩不想玩的角区,自定没什么兴趣。经过思着,我想出了用角区标志来控制人数的0法,实践后效果不错。我先塾了十余个大标志,大小象幼儿的手。在上面画上能表现角区内容的标志图:如娃娃家就画上一个而娃娃;微微玩玩角画上一P…  相似文献   

12.
如何给幼儿一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爱?首先要让娃娃家成为孩子们享受爱的港湾。其次,还可以根据主题添加材料,增进幼儿间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爱。  相似文献   

13.
朱静晶 《早期教育》2000,(12):37-37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但是以往在组织小班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教师们却顾虑重重,认为孩子年龄小,经验不丰富,能力有限,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幼儿布置起一个个精致美丽的"家".这样的游戏其实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游戏,它极大地压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我们根据自主游戏所提倡的自主精神,对小班的娃娃家游戏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4.
角色区游戏是幼儿在园区角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娃娃家是经久不衰的典型角色区游戏,甚至可以说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浅谈对大班幼儿娃娃家游戏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5.
活动活动目的: 通过《中秋月饼》系列教育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环境的兴趣,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交往能力。(历时两周) 活动前准备: 1.中秋前夕,向幼儿了解吃月饼的情况,并让幼儿去询问父母:“为什么吃月饼?”2.老师事先与幼儿园附近的食品商店联系,使营业员明白活动的要求,以求配合教育。3.娃娃家准备干净的小塑料盒、小刀、牙签等。4.壹元票若干张,100克粮票若干张。5.准备面粉、油、豆沙、糖等材料。活动过程: 一、首次活动《找月饼》老师问幼儿:“你们在哪儿见过月饼?”当幼儿说出商店里有月饼  相似文献   

16.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 ,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 ,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第一天 ,齐齐哭着对我说 :“他们不让我玩 ,我好好地对他们说 ,他们还是不让我玩。”齐齐无奈 ,只好选择别的游戏。第二天 ,齐齐玩到了“娃娃家”游戏 ,他对我说 :“真好玩 ,明天我还要玩。”第三天 ,齐齐不肯出去玩。他说 :“他们不让我到‘娃娃家’。”我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呢 ?”过了一会儿 ,我看见齐齐高兴地在“娃娃家”玩着 ,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说 :“我送了他们家一个水池 (用纸盒…  相似文献   

17.
区域活动暂告段落,幼儿开始整理玩具。在“娃娃家”游戏的幼儿不愿意把包裹起来的物品打开放回原处,他们说准备明天“郊游”用。考虑到游戏延续的需要,我没有坚持让幼儿把玩具放回原处。而有些教师则认为,区域活动后必须把材料放回原处,否则会破坏活动常规。平时这种情况在科学角、数学角等探究性、延续性较强的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您怎样看待并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姚敏 《少年世界》2011,(1):14-14
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娃娃家”是幼儿最爱玩的区角活动之一。为了帮助幼儿成为新环境创设的主人,激发幼儿创设环境的热情。开学初,我把布置‘娃娃家’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齐心合力地把娃娃家布置好了。  相似文献   

19.
人们正在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现行教学形式上的弊端。许多幼教工作者发现,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幼儿常常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课堂教学忽视对个别幼儿的要求,因此有人正在尝试改集体教学形式为小组教学形式。由于参与活动的人少,增加了幼儿练习的机会,教师就可以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我们是否能走得更远一些,去掉课堂教学形式呢?国外的开放教育即是这样,在教室里教师预先安排各个活动角,如积木角、娃娃家角、美术角、动物和植物角等,也设有教师和幼儿交谈、讲故事角。在每个角中都安排许多材料,供幼儿开展某一方面的活动。由于这些角的设计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游戏背景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并百玩不厌的游戏,而"娃娃家"又是小班幼儿适合玩的游戏。布置时,我们用架子和纸箱的组合将"娃娃家"分隔成"厨房"和"卧室","厨房"放置"饮具","卧室"放置"家具",再布置一些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使"娃娃家"变得更舒适、更温馨。在娃娃家中,我们投放的有成品的、自制的、半成品的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幼儿可以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增强角色游戏的操作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