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创新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上的基础上开拓、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持续发展,是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的基石;以人为本,培养勇于创新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是邓小平创新教育理论的核心;创造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保证教育目标实现,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体;“三个面向”则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色。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邓小平教育思想立意高远,为我国教育事业构建出整体发展思路;作为战略指导方针,“三个面向”切合时代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作为工作突破口,邓小平丰富的教育创新思想,为进入新世纪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伟大贡献是多方面的和丰富的,主要表现在:推翻“两个估计”,为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扫除了障碍;创新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和方向;真抓实干,为我国教育改革顺利进行而开山铺路;伟人风范,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和发展人民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论,建构了包括教育理论在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心,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面向21世纪,把人民教育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依据,也是我区蒙语授课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总方向。所以,我们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蒙授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素质教育,采取有力措施,为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和创新知识等重要职能,在知识经济竞争中处在前沿阵地。因此,高等学校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自觉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勇敢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武装全体师生的头脑,使全体帅生真正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二.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大胆地进行教育改革,理顺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注重育人质量,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通用型…  相似文献   

8.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邓小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教育。他对教育的论述,一直是以理论思维、战略全局和事业成败为其依据和出发点的;他不但自己重视教育,而且一再语重心长地提醒全党和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重视教育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池州地区职业教育工作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改革,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大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为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今天,进一步学习、领会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关于职业教育的思想,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区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积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在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区积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以初中后为重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十多年来,我区职业中学从无到有,至1998年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教育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者一脉相承,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本文试图将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创新做一粗浅论述,从而窥见新时期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思维: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认识性中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思维是人类的教育实践理性,是教育理论认识在教育实践面前的凝结,也是教育实践经验在人们认识中的凝结;就其实质来说,是一定的教育观及其支配下的教育操作思路的统一体。基于教育思维特殊的内涵和鲜明的思想色彩,它可以充当教育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认识性中介。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改革道德正当性的来源;二是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这是教育改革社会合法性的前提;三是采取民主的推进方式,这是教育改革过程有效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论教育制度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制度是教育活动的规则。逻辑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不同组合和运作方式,影响甚至决定了教育制度的特征、轮廓和面貌。随着人类互动和教育交往的全球化,教育制度的形式化和逻辑化已成为教育制度变迁的真正动力,但形式化教育制度的逻辑结构又必须以一定的权力结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就近入学”教育政策公平性考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入学"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从教育公平的内涵看,在不具备适合条件的情况下,"就近入学"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相反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要全面实施"就近入学"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发展多元、互通有无的教育格局,积极探寻高考人才选拔与基础教育的衔接机制,使学生们在"就近入学"教育政策的主导下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而不是限制。  相似文献   

15.
教育改革需要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引导。因此,研究马克思教育思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与立场为出发点指导教育工作,对当代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教育公平既是人类教育事业固有的理想设定,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旨归所在。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正确地处理和把握好促进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效率之间的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促进教育平等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提高教育效率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保证。只有两者并驾齐驱,和谐共进,才能达成教育公平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7.
观念和体制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宜淡化"教育事业观",强化"教育产业观";淡化"教育福利观",强化"教育消费观";淡化"教育非生产力观",强化"教育生产力观"。而教育体制改革则宜从办学体制改革、人事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政策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应该奉行的一个基准,需要有比较具体的政策含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基本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指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供给让人民感到满意;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体制设计和机制的实施让人民感到满意;教育的结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即教育的质量能够基本符合人民的期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创生了极为丰富的原创性教育思想,这些具有历久弥新生命力的原创性教育思想对于丰富中国教育理论,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曾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其促生因素,挖掘其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历史的智慧,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引进、初创和成型三个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教育哲学的存在根据、定义、作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探索。回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可以发现当前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亟待解决五个问题:能否建立一门共认的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哲学的关系,教育哲学在中国的生存基础,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教育哲学学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