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永嘉之乱后,河东裴氏一支南迁寿阳,北魏后期回归北土,被称为“南来吴裴”。南来吴裴与河东裴氏虽都已失去在魏晋时代的高门地位,但他们在婚宦、文化上仍有差别。总的来看,南来吴裴为回归河东故土而主要留在南境诸州发挥作用,成为独立的一支。仕宦特点显示:河东裴氏多仕于中央,司以文职;南来吴裴多仕于地方,以军功进阶。同时,他们在文化类型上也体现了不同倾向。作为新兴家族的南来吴裴处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上载裴氏家族在唐代共有17位宰相,而《裴氏世谱》却记有24住宰相.两书所记差距颇大.本文根据史料逐一考证,认为裴氏家族在唐代共有18位宰相,不是17位,也不是24位.  相似文献   

3.
魏晋隋唐时期的河东裴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西晋时,它与琅王牙王氏齐名;唐代,它出现了十七名宰相,对当时的历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大量唐代河东裴氏墓志的出土,为解决其族源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河东裴氏“与秦同祖”,其直接祖先是春秋时期秦桓公之子钅咸  相似文献   

4.
河东裴氏家族在盛唐时代俊彦叠出,李白与这个家族中的若干人物有着或亲或疏的交游。其中有隐士、小吏,也有高官。李白的交游问题曾经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可是由于资料和视角的原因,没有人关注李白与一个家族的交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空白。文章对李白诗文中述及的十几位裴氏人物进行了考述,虽然其中若干人物之名号、行藏与文学创作已不可考,但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是耐人寻味的。本文指出裴仲堪很可能就是裴大泽。  相似文献   

5.
六朝河东裴氏的家学家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土族极重视家学家风,河东裴氏亦然.河东裴氏的家学家风是随着家族政治地位在西晋王朝的确立而成.其主要特点为:博学尚儒;擅长清谈;推尚清俭;留心政事;孝悌传家.南北朝时期,河东裴氏迁播流离,其家学家风也因外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表现出有所继承有所新变的多样化特征.这种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表现出河东裴氏坚韧旺盛的生命力,为该家族在隋唐的鼎盛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一代文宗柳宗元一生交游广阔。但是,在这些交游之中,有一个向来为世人忽略的视角,那就是柳宗元与河东裴氏家族的交游。据考,柳宗元一生交游的河东裴氏人物近二十人,这其中有姻党、上司、同年、僚友、父执以及国相。这些人在政治上的地位、立场、成就与在文学上的地位、创作、理论以及他们的做人原则和生活情趣等等无疑都对柳宗元产生了浸染、发明和推动的作用。研究柳宗元同裴氏家族的交游无疑对解读柳宗元的内心世界和文学作品大有裨益。同时,这对于研究唐代的文学创作、婚姻制度、世族制度以及裴氏文化也同样具有很大的作用。裴是柳宗元的姻党,以他为中心,柳宗元与之交游的圈子里有六人。通过经史互证的方法对柳宗元笔下的这些裴氏人物进行了探析,可以还原几个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7.
裴氏家族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有着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且富有深厚的文化意蕴。通过对这一独特的“家族文化现象”的观照,进一步从人才学、教育学、修身学等方面研究开发,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河东裴氏之所以活跃于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达八百年之久,一方面是魏晋南北朝盛行的门阀制度为那时的名门大族营造了一个最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另方面靠的是裴氏族人“博学稽古”、“博涉群书”、“博识多闻”、“自幼好学”的文化底蕴。他们在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在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在丰富中国的学术文化等方面的辉煌贡献,最终是由他们“选德报国”、“清廉忠正”的文化品格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裴氏家族是西晋时一流门阀大族。在西晋中央权力斗争中,裴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或主动介入,或被动卷入,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裴氏家族在东晋南朝政权中丧失了政治显族的地位.同时也规定了裴氏家族向北方的发展和在隋唐时期的兴盛。  相似文献   

10.
河东“史学三裴”之一的裴子野著成了“叙事评论多善”的编年体史书《宋略》,这与其家学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研究揭示出裴氏家学对子野成就《宋略》的作用,可窥魏晋南北朝家学发展之一端。  相似文献   

11.
河东裴氏与江左政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晋南朝政治舞台上的河东裴氏南下时间早晚不同。较早南渡的仅有裴松之先祖一支,他们对南朝礼乐典制、文教传统以及史学著述贡献颇多。只是仅凭儒史之业,难入高门。晚渡江左的裴叔业、裴邃、裴季之等寓居于寿阳一带,多以军功自效。裴叔业房支在萧齐时代成为豫州豪族,位至豫州刺史,而后因被朝廷猜疑遂北投元魏,致使南朝失去淮南。裴邃一房在萧梁时活跃于淮肥之间,是萧梁北伐之师、勤王之师中的重要将帅,而后在政治、军事变局中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12.
《樊川外集》有《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诗,裴相公即裴休。《旧唐书》卷一七七《裴休传》(参《新唐书·宰相表》)载“大中初,累官户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转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使如故。六年八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判使如故”可证。因为诗编在《樊川外集》,所以皆认为是杜牧所作。岑仲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三国志》裴氏“臣松之”注例进行研究,梳理出十八种形式,反映裴松之注书的灵活。另对前人讥评裴注“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等不当之论提出批驳,并揭橥裴氏“臣松之”注例具有折中异载、疑者存疑、以“理”之违合评论史实史料的特色,故裴松之对完善《三国志》和复原三国历史全貌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史学三裴”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历史上南朝的宋、齐之际,裴松之及其子駰、曾孙子野,分别撰《三国志注》、《史记集解》和《宋略》,以史学名世,被称为“史学三裴”。这是河东裴氏颇具特色的家学传统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南来吴裴一支出自河东闻喜裴氏。裴氏本晋室高门,永嘉之乱,裴氏族人四散,流移南北,遂多有房支。其南投襄阳一支号南来吴裴,行迹扑朔迷离,学界对此研究极少。南来吴裴的南投北返,涉及层面甚广,对南北政局影响至巨,诸如士族投奔河西、晚渡伧荒南投、豪门门第的提升等在南来吴裴中均有体现。其家族风尚的变化、势力的构成在南北政局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北魏政权下的河东裴氏,有南北两大地域来源。北地裴氏加入北魏政权大多在河东地归于北魏之后,有的房支甚至迟至孝文帝时。南来吴裴房支在裴叔业举地降魏后颇受隆遇,主要成员居于京师洛阳,而非仍宅南境;亦有疏支远宗仍居于寿阳,或北上与河东本宗合流。  相似文献   

17.
裴氏“3H”思想与体育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立群 《教育探索》2000,(10):22-23
J·H·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瑞士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理论硕果颇丰的教育思想家。他与福禄倍尔和赫尔巴特同被誉为19世纪欧洲的伟大教育巨匠。他的教育理论主要来自其教育实践,其核心是能力训练,其方法的本质是唤起各种天赋内在的能力,其目的是全面和谐的发展人的天赋力量和能力。裴氏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是其主要遗产之一。本文通过对裴氏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与体育素质教育比较,就体育素质教育应如何从裴氏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吸取精华,以实施高质量的体育素质教育进行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8.
清代四库馆臣在评论南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三国志注》时,曾说道:“综其大致约有六端: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一曰传所无之事,补其厥佚;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遗憾的是,这主要是评论其文献学贡献,而没有论及裴氏史学。裴氏生前除撰《三国志注》外,尚著有《晋纪》、《宋元嘉起居注》、《裴氏家传》、《集注丧服经传》和若干文论等,并曾参与续修何承天国史的活动。由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9.
我校历史系周征松教授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力作《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一书 ,已于 2 0 0 0年 1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2 0余万字。门阀士族是我国中古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当时 ,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拥有许多特权 ,在社会上拥有崇高的地位。周征松教授的专著试图对其中的河东裴氏进行个案研究。他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河东裴氏的滥觞、崛起、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历史 ,以及河东裴氏盛衰的原因和它对文化的贡献。以河东裴氏的历史为经 ,以其杰出的历史人物为纬 ,编织了一幅内容丰富翔实、人物重点突出的河东裴氏发展史画卷…  相似文献   

20.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杜牧生于唐朝都城长安。杜牧的家族是号称“城南韦、杜”的世家望族。杜牧远祖杜预,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征南大将军,也是大学问家,撰有《左传集解》;祖父杜佑,历任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勤于学问,精通史事,著有《通典》一书;父亲官至驾部员外郎;堂兄做过宰相。杜牧对自己的出身极为自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