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分法对比(二)(教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三册P52例9。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含义,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相关联的除法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两种含义。教学难点:区...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教科书第三册第四单元P51“两种分法对比”。教学目的:1通过有联系的两幅实物图,把两种分法对照比较,使学生能区分两种分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两种分法的不同含义,并能相应地写出两个有关联的除法算式,说明算式所表示的意...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铺垫 1.口诀接力。 让学生齐背2—6的乘法口诀。(采用女生背口诀的前部分,男生背相应的得数。) 2.把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得八 四( )二十 ( )五二十五( )六十二 三( )十八( )六三十六 3.根据得数,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分别出示“2-6乘法口诀”的得数,让学生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4.说图意,写算式。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的意义,现在请你观察图示,在学习小组内说说图的意思,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出示下图: 二、教学新课 师:…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三册第51页例8,两种分法对比。 教学要求: 1.了解等分除法与包含除法的联系,能初步区分两种分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深了解除法的含义。 2.通过对两种分法的对比,向学生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1.先留一圈,再列出算式。2.先连线再写出算式。  相似文献   

5.
“除法两种分法对比”的教学设计与评析山西省教委教研室申克端设计并评析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学第三册(人教版)第5页例吕;完成第5页"做一做"中的题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教学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1)通过有联系的两幅实物图,把两种分法...  相似文献   

6.
“两种分法对比”教学设计与设计思路特级教师顾荣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51—54页,例8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六中部分题目。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两种分法的不同意义,初步分清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加深对除法意义...  相似文献   

7.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马鞍山市教研室姚日余教学内容:义教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具准...  相似文献   

8.
除法初步认识的教学尹锐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清两种分法的异同。义务教育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把两种分法集中安排,然后再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改变了长期以来为了防止学生对这两种分法...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是指引教学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资源,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教师对教材应持有科学的质疑态度、深究教学细节,更能打造高效灵动的数学课堂。一、现状点击:"一图"和"两式"的冲突"图式结合"是在"数学图形"与"数量关系"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并互相转换的教学思想,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很广泛。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有很多"一图两式"练习。(1)根据图形写出不同的除法算式。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学法指导(五年制第三册适用)第一单元表内除法(一)一、知识结构图二、小节学习目标及达标过程说明:在本单元的教学和学习中,要特别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三、学法指导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种分法的铺垫、引入(1)教...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上,肖老师让明明做这样一道题:在12、13、14、15……128、129、130这些分数中选出七个来,使这七个分数相加之和等于1。有几种不同的选法?明明写出了下面两个算式:(1)12+16+18+112+120+124+130=1(2)12+16+19+112+118+120+130=1敏敏通过认真思考,她发现除了明明写出的两个算式,还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小朋友,你能写出这两个不同的算式吗??数学乐园《七个分数和为1》的答案:①13+15+16+18+112+120+124=1②13+15+…  相似文献   

12.
摆算式     
<正>用图1下面卡片上的数摆出学过的除法算式(卡片上的数可以重复使用)。解答这道题,如果只摆出一个或两个除法算式比较容易,如果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地摆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可以分以下三步: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73页第1—5题,练习二十二第1—4题。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以下概念:①乘、除法的含义(重点除法的含义);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使学生根据每句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会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相似文献   

14.
袁淑仪 《生活教育》2014,(24):113-113
在第11周,我进行了一次微课,微课的内容是对"8和9的加减法(一图四式)"进行教学内容重点上的整改。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发现有以下方面需要改进:一、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不足:在教学时出示图形让学生列出算式,他们对于加法的算式比较熟练,但对于减法的算理掌握得不够。例如,本节课是从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掌握平均分的第一种分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及比较能力。激趣导入教师出示幻灯片,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小猴子下山搞回了8根玉米棒子,它非常高兴,于是想把8根玉米棒子分给两个好伙伴。小猴子可能会怎么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与分法相对应的灯片,并总结分法:一共有7种分法,其中两个伙伴分得一样多的玉米棒子的分法叫做平均分。点评:从种种分法中,比较、归纳出“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建立除法概念作了铺垫。实践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以同桌为一组,学生先数一数桌上…  相似文献   

16.
<正>一、区分对比,建构除法含义1.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把12个竹笋进行平均分,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两种分法的区别和联系。提问: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区别?引导发现“平均分”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先确定份数;另一种是先确定每一份的数量。将“等份分”和“包含分”融入到平均分的应用过程中去。2.展开活动,学生分一分、圈一圈并用“连减”方法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初步渗透“连减”模型,引出除法算式。教师提问:“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里各数的意义,并且给出等分除和包含除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题1已知两点A(-1,1)和B(2,-5),试写出两个二次函数,使它们的图象都经过A、B两点.题2如图1,⊙O的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请你根据上述条件,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所写的结论不能再添加新的线段及标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证明时允许添加辅助线).题3如图2,已知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B于C,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图中五个成立的结论(半径相等除外).数学创新月月练!广东@孙罗超  相似文献   

18.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申万英设计园林评析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1)使学生在建立"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很多.我们举出几种答案,你还可以继续思考.题2(2001年中考题)请设计三种不同的分法,将直角三角形(如图)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使得每个小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都相似.(画图工具不限,要求画出分割线段,标出能够说明分法的必要记号,不要求证明,不要求写出画法.)注:在你设计的分法中只要有一条分割线段位置不同,就认为是两种不同的分法.这又是一道开放题.我们列举几种分割法.请读者继续思考!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ABCEDF题3(2000年中考题)如图,在△ABC和△DEF中,已知∠A=∠D…  相似文献   

20.
“比和比例”单元练习设计榆中县文成小学蒋应琴一、概念性练习(一)识记。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填表。2.如果3x=4y,x与y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这个式子,你能组出几个不同的比例式?3.如果ab=c,比一比,化简比和求比值在意义、方法、结果上有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