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只爱学生,那他也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名完美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3.
教师对学生的爱被称为"师爱"。有人说师爱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即"教师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是有意识和理性的,是纯洁而全面的,是普遍而持久的,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是教师和所有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教师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做好教育工作就是要热爱学生。这是做好学生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老师只爱他的事业,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像他的父母一样爱他的学生,那就比一个读过很多书却不爱他的事业或他的学生的老师更好。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师爱的境界     
“心中有爱”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好一些;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就是这种既“高”又“实”的爱的体现。当时陶行知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王友放学时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陶先生来到校长室,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使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师爱无疆,正是这份沉甸甸的师爱,凝聚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份力量帮助教师做学生的贴心人,这份力量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又要表现出深刻的理智。正因为教师有了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开朗的要爱,文静内向的也要爱。正因为老师付出了爱,学生才能得到爱,在爱的怀抱中,学生们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如果教师只爱自己的专业,那他可能成为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专 业、又爱学生,那他将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列·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是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但是,爱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要像赞美上帝一样赞美学生”那样简单,这里需要有发自内心的爱之外,更需要技术与手段,否则就会出现有心无力之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一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做爱的播撒者。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李倩 《考试周刊》2014,(25):169-169
<正>十一年前,我走上了挚爱的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凭着对汉藏学子的满腔热情,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享受属于自己的教育幸福。一、大爱无声,以生为本托尔斯泰认为:"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学生具有父母一样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不热爱教育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十一年来,我所负责的每个班级,同学关系总是那么融洽,师生关系总是那么和谐,奥妙所在,正如  相似文献   

10.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位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1.
全国特级教师丁有宽曾经说过: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来源于队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这是一种纯正、无私的高尚情感,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无私奉献,要把“爱”洒在学生的心田里,贯穿于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它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对于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教师最可贵之处在于他能用爱心感化每一个学生,用博爱与宽容给学生温暖和力量,让学生勇敢地站起来,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点燃学生心中爱的灯火,照亮自己更照亮别人。爱在教育中驰骋,教育在爱中升华。  相似文献   

13.
师爱的境界     
"心中有爱"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品质。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读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好一些;而如果教师  相似文献   

14.
师爱的魅力     
爱的情感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人们常说教师的事业是叶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只要有奉献精神,人与人之间将会达到和谐圆满,师生之间将会达到互敬互爱。爱是感情诱导的本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真诚待之,学生也会以诚挚回报教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做为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  相似文献   

15.
陈华丽 《课外阅读》2010,(10):91-91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动力。可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走进一种“爱”的误区。是啊,多少次,我对学生产生了很铁不成钢的心态。“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王克芝 《成才之路》2012,(20):92-92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可见教师要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心是具有“舔犊情深”的高尚情感。在生活、学习上将爱化作春风细雨。吹拂与滋润学生的心田,为师生的沟通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相似文献   

17.
正师爱是体育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它既表现为一种教育才能,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体育学习。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爱生观,自觉地把对学生的爱融入到广泛的体育教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郝玉 《黑河教育》2014,(7):14-14
热爱、关心学生历来是师德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做好转化工作。在生活上,教师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学生;在学习方面,教师要对学生指导有方。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强烈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诲。爱,是教育的阳光,神圣的教育事业需要奉献精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爱上了学生,爱上了这份无怨无悔的育人事业。  相似文献   

19.
刘保华 《阅读与鉴赏》2010,(1):66-67,78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下面谈谈笔者在具体教学中的事例。  相似文献   

20.
有人问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无需你付出太多,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只是一个理解的微笑;只是一句关切的话语,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撒满阳光,就会润泽出班级芳园的一片生机. 一、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知道,奉献给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只有在爱的教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去获得成功.教师要爱"听话"的学生,让他们成功,更要爱"不驯服"的学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会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