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无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一、活动——激趣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课程.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经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5.
杨光俊 《成才之路》2009,(20):77-77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养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郁宇星 《语文天地》2012,(17):24-25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知"用到生活中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做原生态的语文教师,取得学生认同新课程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为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构建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并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要使学生愿意学,必须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系。生活中,对学生说真诚的话,做真诚的事,  相似文献   

8.
许霞 《华章》2009,(22)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语文学习更是如此,热情,主动,化艰苦为快乐应当是学习语文的本来面目.只要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语文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相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9.
张艳 《快乐阅读》2013,(13):107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0.
孙景东 《现代语文》2013,(8):104-10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是最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郝卓 《黑河教育》2014,(6):36-36
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一、明确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即使有好的学习方法,也无济于事,自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因此,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好奇心很重要,有了好奇心才敢于提出问题。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知识的萌芽。"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12.
刘晓鸽 《考试周刊》2013,(49):32-33
<正>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有统计表明,小学生在校时间的70﹪以上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而语文就占了所有课时的30﹪以上。尽管如此,许多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关键因素是学生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语文,一旦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自觉性。如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表现效果,这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对于语文学  相似文献   

15.
潘晓宁 《教学随笔》2014,(10):20183+183
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听、说、读、写",其中读是极为重要的,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的一项任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指导,但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训练。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个道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就书而教书,而是要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教学,要以教材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目,对于语文来说,最主要的是"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存在。可以说在生活中是无时无刻不用到语文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在实际的生活中寻找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到语文。以在生活中寻找语文为研究方向,探讨了一些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怎样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其实,在课本和课堂之外,一直存在着许多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应该借助"生活"这位老师,淡化学科边缘,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的学习与真实的生活产生共鸣,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尝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使之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一、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