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高峰期,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  相似文献   

2.
我国阶梯型劳动力市场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规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高校毕业生规模从1999年的90万猛增到2010年的614万,年平均增长19.0%,我国即将成为全球高校毕业生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陆丹 《教师》2009,(24)
从1998年起,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高校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8年的23.3%;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跨越精英教育的门槛,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规模明显扩大。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总数为 718.90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5 .38% ;在校研究生 2 3.3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17.4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重心上移。 1999年全国普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达 32 0 .85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2 3.0 2 % ;专科在校生 398.0 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9.88%。本、专科学生之比由 1998年的 0 .70∶ 1.0 0上升为 1999年的 0 .81∶ 1.0 0。●高校扩招工作顺利完成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 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5 4.86万人 ,比 1998年增长 42 .90 % ,其中…  相似文献   

5.
吴建中 《河南教育》2011,(10):54-56
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迅速增至1999年的近160万,增幅达48%;到2010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657万。高校的快速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面临以下新的形势 :1.普通高校扩招。继 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基础上 ,教育部已明确 2 0 0 0年将继续扩招 2 0万人 ,到 2 0 10年之前 ,我国大学入学率将从目前的 10 .5%提高到 15% ,也就是要将我国适龄学生进入大学的比例达到 15%这一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普及高等教育的标准。从长远看 ,普高扩招不会影响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数量。但是 ,从短期看 ,由于政策的滞后性产生的时间差 ,1997年和 1998年入学的高中生受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扩招的影响 ,进入大学的比例增加 ,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 ,…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考升学率提高,更多考生上大学的愿望得以实现.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源逐渐增多,孩子们"走出大山、走进象牙塔"的梦想成为现实.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逐渐实施,高校校园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也不断壮大.据统计,目前高校学生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占在校生的20%左右,特困生比例为5%~10%.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2009年,有611万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是横在大学生面前的一座大山.而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来自偏远地区,性格内向,经济实力较弱,社会资源较少,就业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一)高等教育发展情况1.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前(1999年前)据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①1998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为432所,本专科招生108万人,高职43万人。②在学人数本专科合计643万人,普通本专科生340.88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3.6万人,高职在校生117.4万人。③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1%。2.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后(1999年及以后)据教育部2005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发布的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显示,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①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成人高校2236所,其中普通高校1731所,比2003年增加179所;…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继1998年招生规模首次突破100万大关后,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382万,全国毕业生将从2002年的145万人猛增至2004年的280万人。高校扩招逐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支持。然而,几年之后,高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校大扩招",即1999年至2005年的高校招生,之所以连续七年保持高递增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实现"大众化教育"的目标。2020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目标是40%。以1998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9.8%为基点,以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108.36万人为基点,从1999年到2020年,笔者设想的"高校招生年递增率"是10%。常态化的扩招,是平缓推进的扩招,既没有停滞、徘徊、低速前进的状态,也没有"大跃进"的状态,更没有大起大落的状态。我国常态化的扩招,应该是长期保持5%至10%之间的递增率的扩招。"高校大扩招"是一场跨世纪的高等教育"大跃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公寓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在我国目前同龄人口(18—22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9.1%,根据目前世界上通行的标准,处在“精英化”教育阶段。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18—22岁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15—50%)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扩招是不可避免的。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23万人(比1998年共增加  相似文献   

12.
遭遇扩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招,洪水猛兽? 2003届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212万,比去年多出67万人,这还不包括2002年未就业的剩下的45万人.供给增加,今年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却未增加.未找到工作的往届生加上急于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多出来的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扩招?大幅度的扩招从1999年开始,按照当年统计,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56万人,比1998年增幅高达47%.在此后的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也分别达到38.16%和13.3%,到去年,这一幅度下降至相对平稳的10%左右.有专家评论说:中国高校近两年的扩招是世界各国罕见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至今已四年。在这四年里,高校扩招始终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应当认识到,高校扩招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从“精英时代”走向“大众化”,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高层次的教育。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正面影响1. 推迟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1998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又面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致使下岗人员不断增多,空缺的就业岗位连年下降;政府部门机构调整裁员50%,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压…  相似文献   

14.
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拓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总的就业形势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还远不能满足各行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但是,经过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扩招,2002年全国高校实际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998年的2.5倍左右,而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03年超过了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达到了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到340万人,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数急剧增加,同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也迅速增长。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70%左右,有64万人处于待就业状态,而2004年这一群体则达到了75万人。在无法实现初次就业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就业弱势群体,即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容易或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群,而女大学毕业生是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部分。由于无法享受平等就业机会和待遇,就业率低下,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一、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随着高校几年的连续扩招,女大学生的人数所占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高专生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挑起了主管教育工作的重担。他在多方听取意见后,提议召开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立即改革高校招生办法。当年即举行了冬季招生考试,使荒废了近10年的高考招生工作恢复正常。 1999年,国家再次作出决定——高等学校大幅度扩招,重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随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空前扩大。同年,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组建,明确在“抓本质、抓共性、抓积极因素”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 两年后,教育部宣布了与高校招生极为相关的另一项政策——国家对高校毕业生不再兜底包揽,他们的就业必须走向市场化,由学校推荐,学生自主择业。 连续4年高校扩招的结果是,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增长了近一倍,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2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与此同时,长期困扰我国是否该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的主要问题——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尤其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15万人,其中52万名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20万人在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2002年,扩招的直接影响开始显现,145万名高校毕业生忐忑不安地走出校门。这其中,较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一、现状分析:我国普通高校布局结构特点 (一)普通高校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层次结构逐步优化 1.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增加,高校校均规模明显扩大. 1999年大扩招以来,伴随国家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4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447.3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6.7%;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998年的340.9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1333.5万人,增长了992.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5.5%.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相伴而生。与应用学科学生比较,基础学科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就业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这与基础学科本身基础性强、成才所需教育年限长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为例,分析一下基础学科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背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求职市场供过于求,基础学科整体面临非常大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压力。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连续三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口增长很快。由于扩招的增速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  相似文献   

19.
一高等教育发展取向的转变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提出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始至上个世纪末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精英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总体而言,大学毕业生个个不愁饭碗,处处受人礼遇。但自1999年政府持续推进高校扩招政策以来,短短五、六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工业化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而高校扩招正是我国迎接高等教育大众化挑战的一项举措,但这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急需探讨和解决。对此从高校扩招入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针对扩招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