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研文化是指“在学校行政人员与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研究氛围、风气和制度,它体现了人们对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等”。科研文化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创新作用和辐射作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学校进行科研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存在种种缺失,使其难以形成文化层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直接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由此,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构建农村学校科研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赵志国 《天津教育》2013,(13):89-90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价值观,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文化都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致力于通过先进的学校文化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催生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学校工作是多方面、多头绪、多样化的,而学校文化却是抽象无形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路怎样走(过程方法)、到哪里去(方向目标)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学校文化管理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对于广大学校管理者来说,学校文化的管理似乎还是一个说不太清、说不具体,或理解过于简单的话题,常常使学校文化管理成为了学校管理的卣区。本文就学校文化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管理体系正在经历一场崭新的变革,文化管理成为学校的一种诉求。文化管理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性,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目的。为切实发挥学校文化管理的价值,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进行了以下探索:在提炼学校精神的基础上构建共同愿景,提升文化的引领力;大力培植幸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提升文化的凝聚力;改革学校管理制度,确立多元化的育人观,在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提升文化的践行力。  相似文献   

6.
“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杨宗琪 《天津教育》2007,(12):23-24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实践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学校教育的外在直观呈现方式,更是一种闪烁着综合文化品位的,凝聚教育发展规律和具有哲学内涵、人文内涵的办学精髓。审视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着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着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提出了三条途径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一是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二是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三是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系统科学在其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生成了三大原理,即整体原理、有序原理、控制原理,这三大原理对于社会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属于社会系统中的文化子系统,显然,  相似文献   

10.
现在,突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是各地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学校由教育活动的空间存在转向文化存在,由教育决策的边缘走向教育决策的中心,成为自我、自律、自为的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11.
面对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引发一次又一次的学校音乐教育改革。面对声学环境的变化和外来音乐文化的涌入, 再一次引发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本文以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为主线, 阐述了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创建现代学校文化创造了新的契机。现代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办学哲学、教育理想,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共同生活的全体师生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也是现代先进的学校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建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也是课程改革最终“物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学校文化应包含这样几层含义:一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构建和认同的“生活样式”,是学校这个特定场所里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表现”;我国教育家梁漱溟说文化就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民族一词,《辞海》释为: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以及相同的习俗和观念的比较稳定的共同体。学校和民族一样,也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它有特定的人口,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构建学校文化,作为一种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其基本理念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实现师生生命的“自由成长”、“智慧成长”。笔者以为学校文化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一种精神的铸造,一种对师生当下生活的引领,一种润泽生命的智慧。它应当是师生同心、同行、同乐,共同合作起来共同成长的一种天地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要素学校是美国学校整体改革中诞生的一种学校模式。它根据自己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秉持和实践10个共同的原则;它在学校的课程设计、学习时间安排、学生评价方面都做了许多改进,可以给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家园。一个学校的教育价值.也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而学校文化作为生活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全体成员的一种共同追求.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必须尊重生命。新型的现代学校文化是主张开放开拓的文化.是宽容和张扬个性的文化.是合作型竞争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核心是“人”.将人的幸福置于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王齐 《青海教育》2011,(12):20-21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之所在,这所学校所表现出的种种文化自觉,说到底是这所学校自身文化的力量,也是学校的内部文化在行为上的直接反映。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著名学者朱永新曾经说:“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方健华 《中国德育》2012,(12):20-23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校训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浓缩、凝练与沉淀;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灵魂的具体化;作为一种办学目标传统,校训是师生共同愿景的精练概括;作为一种座右铭,校训是师生共同价值取向与精神规范传统的时代创化。了解校训,就可以触摸学校的灵魂和传统特质;解读校训,就是打开学校办学理念与传统特色研究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一、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存在。外显的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内核。它主要由学校的历史传统、共同信念、群体意识、行为准则、精神风貌等方面构成,集中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是鼓舞和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孙武平 《宁夏教育》2006,(10):12-14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力量,其核心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并认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学校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行为,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优秀的学校文化体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理想、一种特色、—种品质、一种形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