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提高觉悟、自觉行动的一把金钥匙。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问题,谈一点个人的做法和体会。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思品课的意义我曾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思品课的意义何在?在被调查的100位学生中,有15位回答:“可以学点知识。”2位回答:。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其余的83位都说:“不知道。”显然,这大多数学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正确了解学习思品课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培养师生间的深厚感情,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文时,教师都很注意导语的设计,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一般只是简单地提示一下命题的要求,却很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一堂阅读课的开场白设计得好,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一节作文指导课的开讲语设计得巧,同样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和表达的欲望。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十分注重“开讲”。通过“开讲”,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作文练习。下面我们选择几个作文指导课的“开讲”,供大家赏析。  …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思品课道德观点的认识、道德情感的激发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思品课要做到明理、激情、导行,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上进的心态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认识,规范行为,提高课堂效益。一、设置悬念设置悬念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如教学《做事要有始有终》一课时,  相似文献   

4.
一节思想品德课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反馈调节过程。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对不断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要运用反馈原理进行思品课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能否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思品课教学目的的关键。所以在思品课教学中,应把“激情”这一手段贯穿一堂课的始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低、中年级思品课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思品课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只是一门需要死记硬背的学科,而很多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也是采取“满堂灌”“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思品课给人枯燥、沉闷的感觉,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怎样上好思品课,尤其是初中起始年级的思品课呢?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作为学校德育主渠道的思品课又面临着极为严峻的事实,学生不爱学,教师不好教。究其原因,这与有些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是摆在每一位思品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优化思品课堂教学呢?采取何种有效策略?笔者认为: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而一节思想品德课也必须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讲”。抓好这个环节,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一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概括介绍几种“开讲”方法: (一)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教师一上课,就简明扼要地介绍本节课要讲的内容,直截了当地板书课题。如一位五年级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为改变祖国落后面貌而奋发图强勤奋学习”的教育时,一上课就出示了陈云爷爷在新学年给全国少年儿童的光辉题词:  相似文献   

9.
目前,思品课进入了重考试轻实效的误区。改革思品课的当务之急,是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思品课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让思品课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发挥活动课的功能,建开放式的思品课;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召与鼓舞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思品课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课前要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备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依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并寻求开放式答案,让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板书是教师的“第二语言”。思品课教师借助板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定向注意;可以突出教学重点,显化明理要点;可以提供情感信号,强固学生情感体验;可以提炼行为要诀,指导学生行为实践。总之,板书对促进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等基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介绍思品课板书的设计,并对8种优秀板书案例略加评点。 一、从显示“明理”纲要方面进行设计。 思品课重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板书设计应围绕教学要点,从指导学法,促进学生道德思维操作上下功夫,力求用最精要的文字显示“明理”纲要。 第1种:“剥笋式”。即通过层层剖析、层层掘进,把要明白的道理或观点的内核显示出来。请看如下板书:  相似文献   

12.
参加工作近十年来,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回顾过去,我发现在其他学科老师的眼里,思品课是最容易上的。但是我却认为上好一节思品课很不容易,要做学生喜欢的思想品德课老师更难。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学生喜欢的思品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学识和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学生,其次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热爱这门学科,喜欢他们的老师。  相似文献   

13.
正假如随意的找一位初中生让他谈谈对思品课的看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这样评价这门课程:枯燥、乏味、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提不起兴致。这就为思品课老师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爱学,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究竟怎样才能寓教于乐,激发兴趣,增强思品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多指出:“科学始于好奇。”英国的另一位教育专家也曾说过:“合格的教师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使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课,而自然课的开讲往往是一堂课的基调。精彩的开讲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兴趣,自然课的开讲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运用音像技术手段和电子技术手段,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相似文献   

15.
上学期,我的一节思品课《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获得了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这一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教材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着重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上得不好容易变成一节乏味的说教课。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有位老师情不自禁地说:“真美。”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知情意行统一的重要手段。好的提问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品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思品课的特点,课堂提问要遵循六性:  相似文献   

17.
思品课“导示法”主要有“激趣导情-置疑导理-评议导行三个环节。激趣导情。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趣”字,激活一个“乐”字,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条件,通过巧妙构思,以趣激情,来进行激趣导情。其导示的方法多种多样:一首小诗、一个谜语、一句开心的笑话、一个小故事、一段歌词、一个游戏、一个小表演等,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思品教学趣味无穷,学生的情感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如教《爱护有益动物》一课,老师让学生扮演青蛙捕捉害虫。通过游戏,学生兴趣浓浓,并感知到青蛙是有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当受到人类的爱护…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使人对某种事物产生特殊欲望倾向,并力求积极参与该事物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欲最大的驱动力,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能使学生主动开启智慧之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无声的动力。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思品”课有较多的说教内容,不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很难提高学习质量。通过这些年的探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一、从学生关注的事入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求知的兴…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就会勤奋努力,勤奋努力往往会有好的效果。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就个人的学习与实践谈点粗浅体会。一、课的开讲吊“胃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开讲,也叫‘课引子’,‘导入新课’指的是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讲述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点、新的教学内容甚至每一堂课时,有必要提前造好舆论,设下悬念。这里除…  相似文献   

20.
戴德志 《考试周刊》2014,(14):129-130
<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乏味的现状,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功的奠基石。如果学生对思品课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告别"枯燥、乏味"的现状呢?本文就如何运用时政热点、巧用漫画和成语典故、设置疑问、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培养良好的情感,通过参与活动和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