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清朝末年御用翻译家人才济济的背景下,陈寿彭以平民身份将翻译作为养家糊口的职业,继而成为著名翻译家。他早年留学于英国顶尖海军院校,其职业能力毋庸置疑。此外,陈寿彭严谨的翻译态度也是他对这份职业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是中国当代集文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林语堂同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1976年于香港病逝.林语堂一生著作等身,特别是他的大量中英文翻译作品更是让他扬名海内外,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在国外用英文写书的中国作家[1]86-88.本文拟解读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实践,以再现这位近现代著名文人文学与翻译创作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3.
1938年5月,二十四岁的青年诗人徐迟作为流亡文人挈妇将雏随戴望舒全家从上海逃难到香港。1942年,徐迟又从香港来到重庆。他在歌乐山的大天池旁边的一个名叫蒙子树的小村子里借住了一年时光。在这富有田园之美的很诗意的乡间,徐迟做成了自己平生颇为惬意的几件事。一是写出了一本《诗的诞生———一个美学的尝试》的诗论著作。第二件事,便是他受雅典娜女神的招引,完成了世界文学翻译的一个创举,即首次用汉语诗体的形式选译了荷马史诗之一的《伊利亚特》。他一共译了十五个片断,共七百余行,书出版时题名为《依利阿德选译》。而同时做成的第三…  相似文献   

4.
鸠摩罗什(344—413)出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沙雅县一带),与释真谛、玄奘齐名,同被称为我国三大佛教翻译家。他出家初期信奉小乘佛教,后来又转信大乘佛教,在他的大乘般若思想基本形成以后,于弘始三年(401)被后秦皇帝姚兴以国师之礼迎至长安,主持翻译佛经十余年,直至弘始十五年(413)圆寂。十余年中他翻译、阐说佛教经典近四百卷,包括重译或翻译《般若》、《法华》、《维摩》、《阿弥陀》等重要大乘经典,系统翻译了龙树中观学说的代表著作《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还翻译了小乘经典《成  相似文献   

5.
提起金庸,人们首先会想到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但金庸还是位著名的报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以一介文人的觉悟开始创办《明报》。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20余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明报》已成为香港特别是知识分子中有影响的大报。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  相似文献   

6.
董涛 《青年记者》2012,(17):75-76
王韬(1828~1897)是著名的思想家,是第一份中国人独立掌管的报纸《循环日报》的创办人.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对了解其历史作用大有裨益. 翻译经典,游历欧洲,睁眼看世界 21岁时,王韬赴上海,协助翻译宗教和科学书籍,广泛接触西学,完成《尚书》等英译;后又协助翻译《诗经》和《易经》.后来王韬去英国继续译书,并到牛津大学作学术演讲,成为第一个登上该讲坛的中国人.王韬还游历英、法、俄等国,深入接触了西方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从欧洲回国后,王韬完成了《法国志略》和《法国战纪》的撰写.王韬用最详尽的材料,打开了国人看世界的窗口,并第一次对西方的税务、国债、银行、商务、邮政做了全面、系统、细致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是以全球在校华文大学生为对象的公益性文学写作竞争活动,分短篇小说、散文、文学翻译三组。在已举办的三届中,曾有我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马来西亚、英国等地的二百多名大学生获奖。现第四届已开始向全球华文大学生征稿。  相似文献   

8.
《米芾》     
《全国新书目》2022,(3):52-53
<正>米芾是一位具有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书画艺术家,以其非凡的书法艺术造诣奠定了他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历史地位。米芾的书画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书法、绘画与收藏三个方面。米芾的书法各体兼备,尤以行草见长,他是北宋时期具有创造性的一代书法大家。在绘画方面,米芾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开山巨擘,他首创“米点山水”,以繁密的墨点堆叠山峦林木,表现南方云雨中的山川意象,使他成为两宋时期独特的山水画家,促进了山水画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香港本地共有报纸70多家,杂志600多家,电视6家,共32个频道;广播电台4家,15个频道。香港170多万个家庭、600多万人口中,每户平均有2台以上电视机。香港的传真机用户数量为全球第二,共有2000多万台。另据统计,香港每千人阅报率达823份,世界第一,比占世界第二的挪威高30%,比英国高一倍,比美国高三倍。香港人在娱乐资讯方面的花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0年代以前,香港以文人办报居多,特点是小资本、家族式经营。  相似文献   

10.
香港基本上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与版权。关于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以及版权,香港很少有立法。所有都是依据英国的法律。香港的专利制度,凡在英国获得承认的专利,只要规定期限内在香港注册,就可以获得如同在英国一样的专利保护。香港的商标法,依随英国的法律体系,主要有以1938年英国《商标法》为蓝本。版权的法律保护也与英国连为一体。凡在英国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在香港就受到保护。反之,在香港受到保护的作品,在英国亦受到保护。 早期香港,知识产权较混乱,假商标很多。假货充真货,假商标冒真商标充斥市场。假货在香港是有名的。版权,过去也很混乱。在香港办刊办出版社,注册很容易。但多少年以前,真正立意办出版的人不多,许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学论文和主要著作为基础,梳理本年度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从文献学理论研究、文献学专题研究、专科文献学研究和文献学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总结,以期为研究者了解2011年度文献学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2013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学论文和主要著作为基础,梳理该年度文献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文献学理论研究、专科文献学研究、文献学专题研究和文献学家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以期为研究者了解2013年度文献学研究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图书馆学研究热点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标准规范、政策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用户服务研究,图书馆管理研究,新技术应用研究,阅读问题研究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2011年度我国情报学在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情报分析与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计量学等五个重要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叶新 《出版经济》2003,(11):55-55
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英语图书市场.2001年,这个人口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的小国家,正与国内长期的经济停滞做斗争.而在2002年,日本是美国十大出口国中惟一实现增长的国家,达1.29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现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实施图书在版编目的目的、标准及程序,分析了我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科学院图书馆三大系统中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将会面临体制、政策与法制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具体操作层面,做好部际之间的协调,推动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政策的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图书馆法的制定,并在一些省市进行试点,从而促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8.
《期刊图书馆员》2013,64(4):103-116
Data on serials resources in Canadian libraries are presented for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years 1981-1983. The growth of serials collections in 42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examined, indicating uneven increases in various regions. Only Ontario university libraries recorded substantial and continued growth. These data are compared with the serial resource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and the Canada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which both provide nation-wide lending services. The state of serials collections in selected college and public libraries is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下述十个方面:数字信息资源发展政策与数字馆藏评价、开放存取与机构知识库、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知识组织理论研究、数字图书馆应用规范与开放合作、图书馆2.0与个性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与服务绩效评估、与数字资源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公共图书馆"用地"与"建设"标准以及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克农是中共情报保卫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曾多次身临险境,生死难测,但却总能处变不惊,逢凶化吉;他虽未指挥过千军万马在战场上陈兵逐鹿,但却精心策划过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情报战。本文所讲述的是他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当中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