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赵晓明  张玉林 《软科学》2011,25(6):135-139
针对需求信息不确定、由单个风险中性的制造商和单个风险厌恶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分别在单一零售商渠道和双渠道结构下,研究零售商风险敏感性对零售商的零售价格、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和网络直销渠道价格以及零售商的风险厌恶性对制造商开辟网络直销渠道决策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的风险敏感性仅会影响零售渠道的价格决策,而不会影响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和网络直销价格的决策;在零售商的风险厌恶程度和网络直销渠道的市场规模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可以通过开辟网络直销渠道获得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考虑反展厅现象的家居行业的双渠道定价决策和服务努力问题,构建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反展厅效应和市场份额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影响.研究表明:反展厅效应很强或很弱,利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反展厅效应加剧了分散决策模式下双方的价格竞争;当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存在较大差异,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供应链总利润更大;在分散决策下,当市场份额均处于较低水平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能获得更大利润;在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总利润大于分散决策模式下两方利润之和.  相似文献   

3.
处于强势地位的制造商开通线上直销渠道,从而给传统零售商线下渠道带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线上渠道具有价格优势,而线下渠道具有零距离接触顾客的服务优势,那么制造商和零售商如何扬长避短理性决策,以获得最大利润。从新的切入点,基于消费者对渠道服务水平和渠道价格有不同的感知程度,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制造商和零售商在渠道服务竞争情形下的价格策略。研究得出渠道价格受服务水平、服务成本系数、消费者对服务和价格感知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12):127-132
在单制造商与两竞争零售商构成的绿色供应链中,构建制造商与两零售商权力均等(NN)、制造商领导—两零售商权力均等(SN)及制造商领导—零售商1主导零售市场(SS)的利润模型,利用博弈论和最优化理论分析并比较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SS渠道权力结构下零售商2获得了"后动优势",其零售价较低收益较高;产品绿色度在NN渠道权力结构下最高,SS渠道权力结构下最低;而批发价、零售价及制造商利润的相对大小,不仅取决于产品的绿色创新效率,还取决于零售渠道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从社会绿色效应及环保的角度来看,NN渠道权力结构最优,而从制造商的利润来看,SN渠道权力结构最优。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2):105-111
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渠道偏好属性,在制造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下,构建制造商未开通线上渠道、制造商开通线上渠道以及制造商开通线上渠道且共享收益这三种情景下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发现,制造商开通线上直销渠道会带来碳排放水平的提高和制造商利润的增加,当偏好线上渠道的消费者比例达到一定水平,零售商的利润受损。当制造商开通线上直销渠道且共享收益给零售商时,存在一个收益共享比例区间,能够同时实现碳减排水平、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的Pareto改善。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消费者低碳偏好系数、线上偏好比例以及交叉价格弹性等参数的敏感性,并验证了制造商共享收益的策略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者们对制造商双渠道(制造商拥有在线渠道,零售商只拥有传统线下渠道)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于零售商双渠道(零售商同时拥有线上渠道和传统线下渠道)却鲜有研究.通过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决策策略,给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策略,并探讨了均衡解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分散式决策下和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总体利润进行比较,得出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小于集中决策下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总体利润.据此,设计3种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第一种和第二种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而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零售商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针对第三种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协调证明和数值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强势零售商的存在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的影响.建立了三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对这三种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而当零售商之间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强势和弱势零售商偏好于制造商(或第3方)负责回收模式,而制造商偏好于零售商负责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8.
聂佳佳  石纯来 《软科学》2016,(3):130-135
用博弈论建立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Bertrand均衡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及消费者福利。研究发现:无论制造商生产成本如何,当零售商对制造商持股比例较小时,直销渠道增加制造商利润但侵蚀零售商利润;当零售商持股比例适中时,直销渠道实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双赢;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但在双渠道中,若生产成本为线性,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若生产成本为非线性,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小时,制造商提高批发价格;当零售商持股比例较大时,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此外直销渠道总是增加消费者福利。  相似文献   

9.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渠道商务模式的发展,在此背景下,BOPS(线上购买,线下提货)零售服务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广大零售商的欢迎。运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和需求理论,探讨了零售商在保持原有线上和线下分销渠道的同时,使用BOPS分销渠道对分销质量差异化产品的影响。通过构建模型,计算得出市场最优价格、最优需求以及最优利润,进一步分析均衡结果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分销策略下的利润差异,从而确定最优分销策略和产品定价决策。结果表明,当质量感知差异系数较大且零售商建立BOPS渠道的成本较低时,零售商更愿意将低质量产品投放到线上分销渠道以及BOPS分销渠道,高质量产品投放到线下分销渠道,即LH分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中加入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分为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和制造商不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两种情形,分别研究了不同情形下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性以及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公平偏好对收益共享契约协调性的影响在于其影响收益共享契约被接受的条件;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较低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当零售商的公平偏好程度达到一定值时,收益共享契约机制的协调性将会失效。此外,当收益共享契约对制造商考虑和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的两种情形均可以实现渠道的完美共赢协调时,制造商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有利于其自身获得更多的新增利润。  相似文献   

11.
王崇  王祥翠 《软科学》2017,(5):103-107
以互联网为背景,采用效用函数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分销模式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销售利润的影响.针对混合渠道、单一分销及网络直销三种重要渠道模式,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分销模式下生产商、传统零售商的产品销售价格与销售利润.获得如下研究结果:对于生产商,混合渠道优于单一的分销渠道和网络直销,生产商具有最大的利润空间,当传统零售、网络直销两种不同渠道下产品效用与渠道运作成本之差的比值小于某一数值时,网络直销渠道则强于传统分销渠道;而对于传统零售商,当渠道替换率取值使两种不同渠道下产品效用与渠道运作成本之差的比值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与拥有网络直销渠道的生产商合作,可以获得高于单一分销渠道下获取的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分销模式不同,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就有所不同.最后,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提高销售利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产品定价策略,以及顾客比例对最优定价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顾客比例对利润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如果战略顾客无差别对待渠道产品,制造商会建立自营的专卖店和自营的网络平台销售产品;无论是采用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战略顾客的比例较少时,产品定价会较高,而且对零售商越有利。  相似文献   

13.
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斯坦伯格博弈规则,得出定价决策,并通过比较各渠道制造商利润,得出渠道选择决策,同时考虑当各参数改变时,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考虑系统成员间存在Nash均衡博弈、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零售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等权利关系,研究并比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及利润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在制造商领导的市场中,零售商的零售价与获得产品的批发价呈正相关关系;在零售商领导的市场中,制造商的批发价和回收率均与零售商的零售价呈负相关关系;回收产品的潜在期望收益是回收行为的驱动因素;在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市场无领导者时,消费者获得的收益最多,闭环供应链也越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且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有动机成为领导者,其拥有的权利越大,议价能力会越强,获得的利润就会越多;与分散式决策相比,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零售价最低,回收率和渠道总利润最高。最后,我们设计了可协调三种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  相似文献   

15.
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安  达庆利  孙浩 《软科学》2011,25(6):45-48,53
研究了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及定价决策问题。分析了集中决策模式及三种分散回收模式下的最优回收率、定价决策与系统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结构下,当制造商选择直接回收时,闭环供应链具有较低的销售价格和较高的回收率,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系统总利润均最大,对消费者及整个社会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李新然  许钰清 《科研管理》2020,41(6):256-267
为减少消费者对再造品质量水平的质疑,促进再造品销售,本文构建了有无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与制造商质量努力的四个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与逆向归纳法求出均衡解,通过对比、算例仿真各均衡结果探讨其对闭环供应链利润、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表明:(1)制造商质量努力能够扩大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及产品的市场规模。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使闭环供应链各方均获益。(2)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产品的市场规模,使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及社会福利获益。(3)一定范围内的质量努力能够缓解零售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损失,因此,制造商质量努力与零售商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是可以改善再造品销售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需求及WTP差异下的再制造回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华  李帮义  倪明 《软科学》2012,26(4):131-135
在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需求均为不确定的情形下,考虑了两种产品之间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别建立了制造商回收、零售商回收及第三方回收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并给出求解的优化条件,然后利用数值仿真对三种回收模型进行了求解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主导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中,第三方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利润最高,制造商回收模式下新产品及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均最低,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及渠道总利润随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相似文献   

18.
滕文波  庄贵军 《软科学》2012,26(4):136-139
在考虑竞争者的情况下,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了产品纵向差异不同时的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对建立电子直销渠道前后的均衡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产品纵向差异会影响厂商建立电子直销渠道的决策,当产品纵向差异较小时,厂商选择不建立电子直销渠道,当产品纵向差异较大时,厂商选择建立电子直销渠道。同时不论产品纵向差异的大小,建立电子直销渠道会增加竞争厂商的收益,减少经销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本文引入电商效率系数对是否具有公平偏好的两类条件下的供应链激励机制做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无公平偏好下,零售商所付出的最优努力水平与合同的激励系数正相关,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无关,与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和商品销售量的波动程度负相关,制造商给予零售商的最优激励系数与产品的批发价格正相关,与零售商销售产品的边际利润负相关。而在公平偏好条件下,激励系数对于零售商的正向激励作用未变,而当激励合同中的固定收入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就会大于其在无公平偏好下的努力水平,并且固定收入越多,零售商为销售产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同时发现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商效率系数的引入对制造商和整个渠道的收益具有明显的正向关系。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公平偏好下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收益以及整个供应链总收益相比无公平偏好下的收益存在帕累托改进,验证了电商效率系数的提高对渠道总收益的正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许明星  王健 《软科学》2014,(5):111-114,124
利用博弈理论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服务对渠道价格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提供的服务不仅对电子渠道的定价产生影响,也会对零售渠道定价产生影响:当制造商的服务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提高价格有利于电子渠道价格的提升,并迫使零售商降低零售渠道价格;当超过该阈值后,制造商提高服务水平对电子渠道和零售渠道的价格提升均有利。渠道价格不仅受服务水平影响,还受到边际服务成本、消费者渠道偏好或市场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