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轻声词、平翘舌音字词、韵母为撮口呼的字词的记忆 ,因方言引起的错音的纠正两方面探讨和解决普通话教学中的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2.
从轻声词、平翘舌音字词、韵母为撮口呼的字词的记忆,因方言引起的错音的纠正两方面探讨和解决普通话教学中的相关难题。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轻声是语言活动中的变调现象,是四声之外一种特殊的声调。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的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后一个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简单地说,轻声就是音节在词或句子里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轻声音节本来有一定的声调,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中,由于音节弱化致使失去原调,甚至声母或韵母也随之发生变化,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都有可能变成轻声。因此,不能把轻声看作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并列的第五个声调,轻声只是一种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音学实验证明,普通话轻声音节在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语音四要素”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轻声音节的声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调,也不构成音位。轻声词可以分为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和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两大类;前者是所谓的有“标记”的轻声词,易为学习者所掌握,后者需要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记忆。在轻声发音中,要注意念好“前重”,掌握少数“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注意轻声和“轻音”的区别,克服方言语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学习四个翘舌音声母以及整体认读音节,认准字母形,读准字母音。2.区别平、翘舌音,读准带音调的整体认读音节。3.能正确地书写四个声母以及相关音节。  相似文献   

6.
浅谈经声     
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基础训练二》中有一题:读一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这其实是道读轻声的练习。汉语中,有些音节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失去原声调,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哪些情况下的音节要读成轻声呢?下面以这道题为例谈一谈(括号中的表示另举)。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如:思考着、写好了(我的书,认真地写)。 2.语气词“啊、呢、吗、吧”等。如:我呢、来啊、对吗、走吧。 3.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如:床上、家里(哪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相似文献   

8.
一次测试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复习,我和学生又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期中阶段测试。在复习时,我考虑到拼音依然是二年级语文测试的重点,所以,和学生一起作了充分的准备: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判断读音的对错、给汉字注音,等等。除此之外,还铺开“天罗地网”,把课文中所有需要注意的汉字的读音(前后鼻音、边音鼻音、平翘舌音、轻声音节、变调等)都整理了一遍。充分的准备使我和学生踌躇满志--拼音部分的测试一定不会失手。  相似文献   

9.
轻声音节最大的特点是轻短模糊 ,要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正确发音方法 ,熟记轻声词 ,在教学中就应该从轻声的定义入手 ,给学生讲清楚轻声的本质特征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要领 ,并且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轻声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第二册《基础训练2》安排了8项训练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复习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本着层次训练的原则 ,现与大家共同探讨本基础训练的教学。字、词、句训练的第一题是读准汉语拼音 ,注意轻声的读法。题中共10个带轻声音节的拼音词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拼读掌握轻声的读法 ,并懂得轻声的写法———不标声调。然后让学生用横线画出轻声音节 ,以作标志 ,加深印象。第二题是读词 ,比较词中带点的字 ,目的是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通过词语掌握同音字 ,如 :“园———圆”。通过…  相似文献   

11.
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三音节词语(包括三音节词和三音节固定语)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其语音形式(包括节律结构、轻声现象和声调分布),从而把握三音节词语的声音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轻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语音现象,它具有辨别意义、区别词性、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掌握轻声对于正确地朗读课文,提高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轻声的特点: 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了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叫做轻声。轻声音节的音高是不固定的,其调值由它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决定。一般规律是:轻声在第三声之后最高,第一、二声之后次之,第四声之后最低。对方言区的人来讲,要把普通话说得准确、熟练,不认真掌握轻声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从听写看,经过基础阶段汉语语音教学之后,暨南大学中高年级留学生在语音方面仍存在着几个突出问题。为此,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在下列几个方面加强教学:一、声调方面,需要加强对轻声和去声、上声和阳平的听辨训练,进一步提高对标调规律的掌握;二、声母方面,需要加强平翘舌音的听辨训练;三、韵母方面,需要加强跟撮口呼有关的声韵母拼合训练和前后鼻韵母听辨训练。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做了明确的规定:“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  相似文献   

15.
异地共时的各方言轻声构成了一个历时的轻声序列。音段的弱化将导致音节的缩短变质,并融合进前音节中,声调的发展则由独立的特定变调转为短调,最终彻底失落本调。轻声起于声调退化,是声调的消亡而非新增。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方块汉字是一个音节。音节是汉语中最小的使用单位。构成这最小的使用单位有3种因素,就是声、韵、调。声是一个音节中能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如“实施”的正确读音是Shishi,如果念成Shishi、Shishi、Shishi、Shishi,其含义就变成了o时势”、“史诗”、“逝世’”、“誓师”了。声调是普通话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练习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手段。我认为,设计好声料练习是读准普通话声调的关键,有步聚地进行声调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调,提高普通话水平。一、读单音节字词。选四个声调都有的词组,如中国伟大、阴阳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徐州方言的语音变化情况,分四个部分:一、轻声问题,二、声调转换,三、文白异读,四、特殊音变。至于儿化音变,已在拙作《徐州方言的儿化研究》(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中论及,此不重述。一、轻声问题 (一)徐州方言的轻声是一种轻而短的调子。例如“亲亲”(亲戚)、“服了”、“外奶奶”、“四下来”(四处),后一音节都是轻声。我们把它记作·1~3。但实际上轻声音节的音高并不是固定的,可分为半高、半低、中、低四种。这种变化取决于前一  相似文献   

18.
轻声是一种特别的声调,必须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在人们的口语中,读错轻声的情况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19.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特有的一种音变现象。由于各地方言大多没有轻声读法,因此常常听到一些教者只笼统地说,轻声就是在有的词中第二个字要轻轻读。我认为这种讲法不够准确,细致,没有抓住学习轻声的要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研究一下怎样教读轻声这个问题。什么是轻声呢? 轻声是在两个或两三个音节连读时,后一个音节因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面失去了它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话语音教学当中,学生经常会因某一类声调发不准,而使其语音面貌流露方言痕迹。然而很多学生在描述自己的普通话状况时,往往只提到自己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韵母发不好,a音发的不饱满,n、1不分、f、h不分等……却很少有学生说他的普通话声调不准。这是因为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感知到普通话与各地方言最大的区别恰恰在于声调。从数量上来看,普通话声母有22个,韵母有39个,而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只有四个。某一个声调不准确很容易被人听出来,那是因为声调只有四声,占语流中音节数的四分之一。所以“声调”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规范普通话声调,应成为语音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