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子自小跟我亲。不管在哪里,只要我在,他总要粘我。“妈妈说的”已成了儿子的口头禅。相对来说,丈夫在儿子心中的分量就轻多了。有时,我和丈夫偶尔相拥在一起,儿子会急急地跑来分开我们:“妈妈,你不要喜欢爸爸,喜欢我!”说着就紧紧地抱住我。一开始,我不以为然,有时还在丈夫面前炫耀:“你看,我对儿子多重要!”但时间一长,我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妙。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心债     
“严格是一种关心与负责,严格是一种敬业与尽职。”这是我开始从教的信条。因此,我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从严要求,严格履行我的教育原则。在班上,我从不许学生犯错,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错误。我都会严辞批评,甚至大发雷霆。也许正是因为我的严厉,孩子们都很害怕我,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亲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跟我讲心里话。在我出现的地方,孩子们经常望而却步,我也不以为然,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坚信:严师出高徒。后来,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坚信多年的信条。  相似文献   

3.
毕淑敏 《师道》2003,(5):13-13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真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起走     
题记:孩子,我不能走在你前面,我怕你跟不上我;我不能走在你后面,那样我看不到你;我只能和你走在一起,就这样深情地看着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给我压力最大的,还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人笑容满面地对我说“我来教育教育你”时,我将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他可能实际上是在说“我来规训规训你”……  相似文献   

7.
诗化教育     
对于当前有人主张教育商化,我不敢苟同。但对于我师李燕杰教授教育诗化的讲演和实践,却是我所神往和效法的。20年前,他在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为我们讲授的中国古典文学课,我都记录在笔记本上,珍藏在书柜里;而他一场场诗一般的讲演、一幅幅当场展示的诗词,更是挂在我居室,印在我心里,天天指导着我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8.
“国家兴亡,教育有责;教育兴亡,我的责任。”这是我经常和教师探讨的话题,也是我多年的工作理念。我是生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土校长,三十五年的农村教育生涯,二十年的领导经历,十四年的校长工作,把我的人生和农村小学教育紧紧地系在一起。 我为我的事业骄傲和自豪过,也曾因一些艰辛、挫折而懊悔和心酸过。  相似文献   

9.
高均 《家庭教育》2004,(5A):40-40
“我每天都忙着在做事,但我想告诉你们,每个星期日晚上6时半,我便跟我的家人一起,大概3个小时左右,我会完全放松,跟我7个孙儿和孙女一起,有时捉迷藏,有时在地毯上滚来滚去翻筋斗,每个星期天都是这样,一起吃晚饭。有些时候,如果有一部好电影,包括卡通片,我会跟他们坐在一起看,这是我最轻松和空闲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高中每一届的新生当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感叹:“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我不愿意(不好意思)看见我初中的××老师,××老师说我是那么聪明……,连普高都未考上……”,“我的亲戚问我在哪里读书,我不敢(不好意思)告诉他们我在读职高……”由此可见,职高新生往往潜意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十多年来,我一直为自己当时的鲁莽而深深地内疚着。那是一天下午,我刚踏进校门,几个学生便急忙地向我“报案”:“老师,小兰抽烟。”接着就递给我一包丰收牌香烟,说是在她书包里发现的。我拿着香烟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前,威严地扫视一下全班,然后愤怒地看着小兰,举起香烟厉声问道:“这是你的吗?”她说:“是。”我气得把香烟用力一扔,狠狠地说:“抽吧抽吧!让你抽个够!女孩子学抽烟,你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后果?”她流着泪,一声不吭。最后我给了她一道命令:“你出去,…  相似文献   

12.
一只青翠的小鸟轻轻地落在我的书桌上。——我在读99岁的冰心老人的近作《我梦中的小翠鸟》: “我梦见:我仿佛是坐在一辆飞驰的车里,……坐垫和四壁都是深红色的。我伸着左掌,掌上立着一只极其纤小的小翠鸟。这只小翠鸟绿得夺目,绿得醉人!它在我掌上清脆吟唱着极其动听的调子。那高亢的歌声和它纤小的身躯,毫不相称……”  相似文献   

13.
李婴 《现代家教》2002,(4):9-10
《现代家教》编辑部转来了刘玉英同志《我疼爱孙子有什么错》的文章,让我对这篇文章和隔代教育的有关问题谈点想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当今社会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如何当好爷爷奶奶(包括外祖父母)的问题。下面,就我在学习家教知识和带外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师德培训活动,回顾自己一年教育工作实践一我深切感到:确实应该进入反省、审视甚至忏悔自己的时候了!在上学期工作总结中,我曾提到:“虽然我还不能迎头赶上,但我已经做了并还在做一颗铺路石子,让很多成功的人因为有我更容易成功。”因此,今天在这里,我敬请老师们能给我指点迷津;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我的剖析能给大家一个启示,并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相似文献   

15.
祥子 《陕西教育》2005,(2):32-35
1987年8月20日,我以荣经县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了重庆大学。那是个怎样喜庆的日子啊,我从学校一路飞奔回家.父亲正在灶前烧饭,我近乎癫狂地冲他高喊:“爸爸.我考上大学啦……”说着将录取通知书在父亲眼前使劲地晃。父亲一双手慌忙在身上揩几下.满脸神圣地接过通知书,翻来覆去地看,口里喃喃道:  相似文献   

16.
一次谈话     
在满园春色中,我愿做一片绿叶;在林荫道路上,我愿做一粒石子;在浩瀚海洋里,我愿做一滴水滴。我不止一次的庆幸我是一名教师,能用我微薄的力量,托起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故事,但对我来说好像就发生在眼前。我上小学的时候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期,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家里没有宽余的钱,爸爸妈妈也很少给我零花钱。那时物价不高,钱是很值钱的,记得我最喜欢吃的白面馍馍只要5分钱,而一颗糖只需要1分  相似文献   

18.
陈启平 《陕西教育》2005,(10):25-26
难得一个双休日.忙忙碌碌的我感到了彻底地放松。然而.过度的清闲却又勾起了我对刚到市一中读书的儿子的几分思念.我不由自主地走进儿子的卧室.看到书桌上儿子的照片.猛然想起今天是儿子十六岁的生日.瞬间.儿子十六年的成长经历电影一般在我眼前浮过.尤其是这五年.在我这个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的记忆中显得特别清晰.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中午,吃过午饭,冬日的太阳暖洋洋的,我在阳台上晒太阳,儿子在做作业。我一直在拔头上的白发。儿子做完作业以后也来阳台上玩,看见我对着镜子艰难地找白头发,他说:“妈妈,要不要我帮你拔?”我说:“好啊,把后面我看不见的拔下来吧。”只拔了一两根,他就说没有了,还告诉我后面的头发很  相似文献   

20.
若愚 《教师博览》2004,(2):11-11
1.我的手很小,无论在什么时候,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上您。2.我的眼睛并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对我过分限制。3.家务总是繁多的,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的奇闻,不要把我当做取乐的玩具。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感觉敏感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5.我是上帝赐给您的一件特别的礼物。请爱护我,要经常训练我应做的运动,告诉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的礼貌。6.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肃地批评。您可以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