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3·01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中"@微博云南"的信息传播为例,分析研究在突发事件频发背景下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现状和问题。政务微博凭借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帮助政府实现了权威信息的实时发布,有效地遏制了突发事件中谣言的滋生和传播,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但在信息传播互动性和信息传播内容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吴雯 《东南传播》2012,(12):54-56
政务微博,以其即时、互动、便捷的传播优势,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新型互动平台,被认为"正在改变官方和公众话语权整体格局"。那么,如何利用微博进行政府信息的传递,通过促进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以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正成为政府部门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笔者通过对国内较为成功的政务微博的跟踪观察,和与浙江金华市政务微博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就目前的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传播学、公关学等理论对地方政府形象的"微"传播作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机构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媒介,其传播效果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官民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选取"江宁公安在线"在研究观察期内的微博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利用影响力评价方法计算出其微博影响力,进而分析各项微博特征与用户行为的相关性,得出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冯帆 《东南传播》2015,(12):97-100
2011年作为我国的"政务微博元年",一种新型传播模式在微博平台出现——政府主导下的政务微博传播。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各地政务微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发布"就是众多政务微博中的翘楚。本文尝试从信息发布的方式及内容、网民意见表达和互动等几个方面研究"上海发布"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李岚 《新闻爱好者》2014,(11):71-74
近几年我国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凸显了政府对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认可和重视,但是各个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却参差不齐。河南十大政务微博,受到群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微博发布的信息对群众来说实用性强、语言接地气、与网民的互动性强、线上线下互相配合的行动力强,而且态度坦诚、公开,群众信任度高。这些特征印证了政务微博有效传播的关键在于信息能否被网民接受,而要想信息被接受,发布者就必须在信息的采集、制作和披露上下功夫。而要想下对功夫,政务微博主办机构和官员个人就必须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微博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且要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竞平 《报刊之友》2014,(11):40-42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微博由于信息传播及时高效、反馈互动及时强大和多种信息形式共存等传播特性,促使政府品牌形象的传播范围、传播平台、传播模式和塑造方式产生了相应的改变,为政府品牌形象塑造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引入目前品牌营销领域的CIS战略结合微博传播特性,对"上海发布"新浪政务微博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基于政务微博传播特性进行政府品牌形象塑造,最终得出了如何建设政务微博品牌理念系统、行为系统和视觉系统三方面的具体结论。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 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政务微博就是由各种政府机构或官员个人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信息通过某一微博网站的官方认证而开设的微博平台。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官员个人所开设的政务微博,其微博平台的主要内容都以发布和传播与其工作内容相关的涉及公共事务的信息。在我国,政务微博所涉及的部门可涵盖公安、交通、医疗卫生、文教、体育、气象、环保、质检、工商税务、市政、司法、  相似文献   

11.
唐柳晴 《今传媒》2012,(6):17-22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广州公安"、"成都发布"三个政府机构微博和朱永新、陈士渠和杜少中三个个人公务人员微博在一周内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分析,旨在探究中国政务微博在经历一年的摸索后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以及政务微博对中国政治传播的带来影响,并指出政务微博未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流代表,已成为各行各业打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选择。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主体,依据微博强大的受众粘性,在政务传播和民生服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信作为后起之秀,因与微博的传播模式存在着极大差异,使得政务传播在这两个平台的传播策略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以"上海发布"在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平台发布的所有政务信息为例,分析其在两个平台上传播策略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政府机构在进行自媒体建设时的策略技巧,以期为其他地区政府的自媒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王钰 《新闻爱好者》2012,(13):10-12
政务微博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过去政府部门与民众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得政府部门在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上更为及时和方便。政务微博有利于政府部门及时地了解民情、征求民意,积极吸纳民众的智慧,更好地科学执政。本文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概念内涵及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具体维护技巧,以期为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维护管理政务微博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指导。  相似文献   

14.
传播噪音是对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造成了信息误差的产生,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正确接收.在新媒体环境下,话语权从主流大众媒体到了普通百姓中,这导致信息量的无限激增及交叉重复,加剧了传播噪音的扩张.本文以微博为例,探讨了基于信源、信道、信宿等传播噪音的生成,力图在剖析其表现机制的基础上,促进对传播噪音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冯帆 《东南传播》2015,(3):93-96
随着微博的蓬勃发展,党政机构纷纷开通政务微博公布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民意。但众多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良莠不齐。本文以天津政务微博"天津发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2014年"两会"期间微博样本的研究,探析其传播特征、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力求找到"天津发布"政务微博在运营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和曼 《青年记者》2013,(2):63-64
本文选取新浪微博广场"政务厅"栏目中"政府外宣"板块中的1586个实名认证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截至2012年8月30日)。从政务微博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传播互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对于政务微博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细化展示,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新浪微博"政府外宣"板块数据统计与分析1.政务微博的基本情况(1)地域分布:新浪微博"政府外宣"板块中的1586个政务微博在地域分布上相当广泛,除了澳门和台湾,遍布全  相似文献   

17.
朱颖 《中国出版》2024,(6):28-33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堪称中国"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要坚持"变""定""动""群"策略:做到转变意识,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的需要;明确定位,制定个性化的舆论引导方向;感动、生动、行动,动起来;集团管理,整合政务微群。相信未来,"政务微博"必然会悄然有力地重塑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9.
李健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40-141
<正>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政务微博平台成为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建策献言的重要载体,更成为舆情"风向标"和官民沟通的便捷媒介。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安、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在"4.20"芦山地震、"7.21"北京暴雨灾害、"7·23"甬温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可采用的有效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从注重服务为本、加强日常管理、建立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体,以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身处微时代,政府机构和官员纷纷入驻微博,着力利用基于新媒体的执政资源推进政务工作,尤其面对危机,愈加凸显出社会管理发展的智能化传播功效。本文以广东遭遇超强台风为例,将"广东发布"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广东省其他政务微博为辅助样本,分析政务微博在危机处理中的传播功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