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新余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和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与学业成就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性预测效应;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负性影响;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除了要应对繁杂的学业任务,还需面临来自于父母期望、学校管理、社会舆论、同伴竞争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了解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及元认知的特点,探究学业成就归因与元认知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充分挖掘他们潜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长沙市抽取372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拟探究该地区中学生的学业成就归因及元认知的特点,并为培养中学生合理的学业成就归因及认知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非正规学习成就的实施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主要探讨非正规学习成就的相关理念、台湾当前对此项制度的实施情形,并进行检讨,最后提出未来中长程发展计划的构想。全文包括:非正规学习的意义与发展;非正规学习成就认证的意义、理论基础及认证的功能;非正规学习成就认讧的实施原则;台湾地区非正规教育成就认证的实施;实施的检讨及展望等。  相似文献   

4.
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探究及其具体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成就是指经过学习和训练后所获得的关于学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状况和水平的集中体现。在阐释学生学业成就概念及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水平心理因素的目的, 提出对学生低学业成就状态的具体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麦克利兰提出的三种需要中的成就需要,指出成就需要可以帮助公司提高生产率,增加创新(以每年通过的专利数来衡量),然而,如果领导者持续强调完成任务和目标,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成就需要者会破坏公司的绩效。同时,过度关注成就还会破坏公司员工间的信任和道德,影响公司的生产率和对管理层的信心。鉴于高成就需要者的这种潜在破坏性,本文提供一些确认自己或他人是否存在过度成就需要的方法及如何控制过度成就需要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6.
成就目标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就目标是目前解释学生成就动机的主要框架,自其问世以来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争议。对于成就目标概念的准确界定和测量,不同类型目标的作用,成就目标的实质及形成机制,成就目标的外部效度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师范专业女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成就归因与学业自我设限的关系,文章使用大学生学业自我设限问卷、成就动机量表、成就目标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对357名师范专业女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及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设限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情境归因、运气归因及避免失败的成就动机对学业自我设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校长业绩评价是指对校长担任职务职责的履行程度,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进行有组织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中小学校长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学生发展成就、教师发展成就、学校组织建设成就、教育改革成就、学校形象与特色及校长个人成就六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9.
Dweck和Nicholls是成就目标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同时提出了两个类似的成就目标概念。在总结二人概念的共同点的基础上,介绍Ames等人在成就目标研究领域中的整合性研究及Elliot的扩展研究;指出成就目标研究中所面临的四个问题:概念界定的分歧、概念的操作化问题、概念术语的整合、成就特质与状态之争。  相似文献   

10.
有清一代,学者们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唐代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研究,在唐代史料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观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历程及成就,不难发现其具有寓学术研究于文献整理之中及以刊刻与汇辑出版为主、辑佚校勘并重等特点,同时也存着学术研究重实践轻总结、学术成果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等局限与不足。总结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成就、特点及不足,有助于全面认识清代文献学的成就,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夫人周峻及其周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在蔡元培的民主革命和科技文教事业以及人生旅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蔡元培妻族两种家谱手稿等珍贵资料尘封多年后同时被发现,结合蔡元培与周峻的女儿蔡盎生前的口述,依此对周氏族脉递传及有关成员行状进行考索,是从侧面观照族婿蔡元培生前身后、推进蔡元培妻族研究的另一视角。  相似文献   

12.
在《死水微澜》中,作者精心刻画了一个独特叛逆的女性形象蔡大嫂,并将她置于西方列强侵入四川的袍哥势力和教民势力交错纠葛的斗争中。在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蔡大嫂——一个封建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执著于自己的理想生活,而且作者通过营造饱含浓厚巴蜀韵味的空间,凸显主人公生命张力的鲜活个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死水"般的四川社会所被激荡起的阵阵"微澜"。  相似文献   

13.
蔡琰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琰是中国古代卓著的女子,能诗文,善书法,妙于音律,她的作品大多散失。我们认为,现流传的三篇诗的内容大同小异,写的却是她被掠、没胡、归汉的苦难经历,抒发她的悲愤,是她归汉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而写的。有五言诗,有楚歌体;或抒情,或叙事。在文学领域里,蔡琰是个有胆识的通人,敢于择取又善于创新,胡笳的声调、楚骚的抒情,民歌的叙事,都大胆“拿来”,丰富融汇,加强其表现手法。其作品创造了一个深刻动人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4.
周正的正变论与纠正当时词坛流弊、拓展张惠言的学词途径相关,其与张惠言的异同大略有六:其一,选目与张惠言略有出入而大体相同;其二,说多主张氏之言,大旨不离常派;其三,意仍张氏,力徵时俗猖狂雕琢之学习;其四,“变”乃正声之次,标准更为通达;其五,变重质轻文为文质并重,其六,艺术视野更为开阔。从周济《词辨》及《宋四家词选》所选之词及其区分正变的标准,我们大致可见常州词派对词的源流发展问题的理论流衍及审美标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蔡锷出生地的两种主要说法 ,进而通过比较分析 ,认为“蔡锷出生邵阳说”较牵强附会 ,而“出生洞口说”则证据较充分。笔者认为 ,蔡锷出生地应在今洞口县水东乡杨湾村大坝上 ,而不是在今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  相似文献   

16.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利用反例指出蔡莉等人提出的基于依赖度的决策表约简算法的错误,然后给出一种新的基于属性依赖的约简算法。通过一个信息系统实例,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于李清照的《词论》,后来的词论者一般认为她的词学理论与苏轼是相互对立的。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笔者从李清照的苏学渊源、个人经历角度对《词论》进行分析,认为她的词论对苏轼的词作及理论有着更多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读蔡邕著作并参照后人研究成果,对蔡邕在天文学方面的工作予以整理、论述,指出蔡邕在续补《汉书.律历志》、编写《乾象历术》等工作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中应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明遗民陈忱的《水浒后传》今传两个刻本,即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通过对上海图书馆藏绍裕堂本和蔡元放评改本进行比勘发现,他们之间最有可能是底本和改本的关系,蔡元放改后的本子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绍裕堂本稍早于蔡元放本,应该刻于乾隆九年到乾隆三十五年之间,应该是初刻本。此时,蔡元放已经在小说评点界闻名,所以,绍裕堂本的评点盗用了蔡元放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传世的苏轼"诗文",颇杂赝作.<蔡使君传>最早见于<东坡外集>,李寅生先生已证其非出东坡手;然<蔡使君传>并非节自<梁书>卷十的<蔡道恭传>,而是原原本本地抄自<南史·蔡道恭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