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贵香 《新疆教育》2013,(11):172-172
本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使命,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教学的良好氛围;二、运用形式多样的灵活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教育创新是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素质:一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二要创设教学环境,培养创新精神;三要进行思维训练,强化创新思维;四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另外还要改变一些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智能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实施创新教育,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人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这也决定了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丛培智 《现代教育》2003,(14):39-39
数学教学要遵循“数学”规律,数学教学过程更应该注重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白曼 《成才之路》2009,(14):95-95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同时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感受,结论让学生去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思维已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智能所替代,现代的繁荣将靠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来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而作文又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作文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儿童头脑中常会产生出许多新鲜、奇异、特殊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形象。如果我们事先已把“创”扼杀在襁褓里,哪里还能有“新”的出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打破传统,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在作文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趋势。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初步探索和分析,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去解决问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使学生成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有三项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散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进而推进素质教育呢?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二是要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三是要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合适的学科之一。因此,如何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新世纪的召唤,创新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学生学习要创新。教师教学也要创新。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中学英语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思维体操”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科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发挥潜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实施创造性教学,而创造性教学的实现方法是把教学生“学会”转变为“会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嚣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的发展是靠不断创新才得以实现的,培养儿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在此谈点自己的观点。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发现问题、发现知识的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生物课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始终贯穿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物理学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物理课学习中必然发展的、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本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激发其创新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从三个方面入手: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做到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其创新思维;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实施教育创新,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要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拓展教学时空,触发创新的灵感,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和充实演示实验,培养创新意识;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以学为中心,培养创新思维,阐述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