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对独竹漂运动战术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不同项目类型中的战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独竹漂运动的短距离划项目、中长距离划项目和接力划项目中,其战术运用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运动员的体能类型及体能训练方法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掌握独竹漂技术动作和建立科学的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对独竹漂运动战术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不同项目类型中的战术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独竹漂运动的短距离划项目、中长距离划项目和接力划项目中,其战术运用各有侧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独竹漂运动是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实现水上漂行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该运动集民族性、体育性、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本文对独竹漂运动的形成、演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独竹漂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独竹漂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显著特征.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形式阐述贵州独竹漂当前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立足点,根据贵州独竹漂具有的表演性和竞技性两大特征,提出对其进行持续性保护要遵循原真性、生态性原则,建议通过民俗旅游、竞赛、教育等多种路径促进其广泛传播、传承和发展,走以大众化为主,竞技化为辅的发展路线,增强其生命力,丰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为民族文化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独竹漂运动教学的目标与任务,详细分析了独竹漂运动的教学过程,着重阐述了独竹漂运动的技术教学。指出独竹漂运动技术教学分为学习、掌握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独竹漂运动技术教的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欣赏法等,学的方法主要有课前预习法、自学自练法、相互指导法等。  相似文献   

8.
独竹漂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独竹漂是在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民族传统运动在民间出现了式微现象.在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贵州独竹漂运动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并对贵州独竹漂运动的演变做了一定的思考,以期望对贵州独竹漂运动的保护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独竹漂运动主要涉及的流体力学原理和平衡力学原理,并对其复合材料运动器材和竹制运动器材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了独竹漂运动的整体技术、划水技术、站位技术和分段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概念、分类和动作要素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对独竹漂运动技术的结构和时段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独竹漂运动技术由握竿、上漂、插竿、拉竿、出竿和回竿六部分组成;其时段技术则分为启划技术、启划后的加速划技术、途中划技术和冲刺划技术四部分。  相似文献   

11.
龙岗秦简和睡虎地秦简中有些问题还有讨论的余地。龙岗秦简第264简中的"贩假"应当解释为"买卖";第151简中的"田""诈伪"应理解为"欺压和欺诈"两种手段;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第38-39简中的"利"当训作"饶","本"当如整理者所说,理解为"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漂流作为一种户外休闲旅游项目,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研究旅游者人格特质与漂流体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长沙市宁乡县的沩山漂流和峡溪漂流为主要调查对象,获得基础数据。经因子分析,得出影响漂流体验满意度的四个主要因素;进一步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得出旅游者人格特质各因子与漂流体验满意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太阳社在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1月至1930年5月,太阳社创办了《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和《拓荒者》这五个刊物。通过这些刊物,太阳社刊载了很多关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作品、译文和锋芒毕露的论争文字,初步展现了革命文艺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所取得的实绩。太阳社创办的刊物为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艺界的文学活动乃至阶级斗争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平台,进而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繁盛提供了重要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4.
“竹林七贤”文化是云台山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加大百家岩“竹林七贤”相关遗址景区建设,大力宣传云台山的“竹林七贤”文化,深度开发与“竹林七贤”相关的旅游纪念品,使“竹林七贤”文化与云台山和谐相融,成为提升云台山文化品位的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15.
拥有众多美景颇具特色的白沙翠竹江村,是清代扬州著名的滨江园林。清小说家吴敬梓曾纵游其园,赋有《题白沙翠竹江村》五绝组诗,歌吟了见山楼、香叶山堂、东溪白云亭、芙蓉沜、耕烟阁、因是庵、众响斋、仙壶、寸草亭等九处景点。考组诗当作于乾隆五年四月春夏之交,展现了诗人睥睨功名富贵,而怡情、率性于风物胜赏之中的鲜明性格特征,焕发出民主思想的光彩,并标示作者叛逆思想的新发展,启《儒林外史》之先声。  相似文献   

16.
孤清之竹     
孤竹,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孤生之竹,这种竹子极为难得,在上古时期人们将其制成“孤竹之管”,成为祭祀的重要乐器,也成为后人向往的能演奏出奇妙音乐的乐器。另一种意思是孤竹国,这是个北方边远的小国,但却出了两位极为有名、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人物——伯夷和叔齐。而后代“孤竹”这个概念常是融合了孤生之竹与与孤竹二子两者的品质,并且士人在咏竹时常把一般的竹子当做孤竹来赞美。孤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质点。  相似文献   

17.
竹包装是近年来兴起的代替木材、纸、金属、塑料的新型材料包装,具有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等优势,是现代社会缓解资源紧缺不可替代的包装形式。从竹制包装容器造型形式创新延展包装容器的观赏角色、使用用途创新延展包装容器的功能角色两个方面探讨绿色设计理念的新思路。同时,激发当代设计师继续深入挖掘和探索多种材料包装容器的角色延展模式,拓展设计的创意和思路,提倡和发展更多健康的、有益于环境保护、有益于人们生活的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高观国的词集《竹屋痴语》及与他同时期人的作品中,可以对他的生平行实作以简要考证:首先,可以找出与他交往的一些词友;其次,也可发现作为一个江湖词人,他曾经的游历行经之地。另外,对他的少部分作品亦可作以简要编年。  相似文献   

19.
作家废名的乡土小说《竹林的故事》以散文化笔调、优美的环境描写,以及小说中流露的含蓄平和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感悟,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界对废名多元化研究的深入以及生态批评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竹林的故事》逐渐走入生态批评家的视野。从生态角度对《竹林的故事》进行再解读,对文本中的生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小说中的意境之美、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从而使我们对《竹林的故事》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参"在传世文献中用作度量衡单位时多为重量单位,而秦汉简帛文献中则非如此,亦非指酒器"觯",而是用作容量单位,为"小斗"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