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品分析:该曲节选自《海琼斯小夜曲》,全曲生动活泼、轻松愉快。A 段乐曲较平稳,给人以稳步行进的感觉;B 段乐曲的旋律起伏明显、连贯流畅;C 段乐曲急促紧张,给人一种快速、敏捷的感觉;尾声部分的前半部分连贯流畅,后半部分的转折变化则总结性地为乐曲划了一个句号。为了帮助幼儿较快掌握乐曲结构,理解乐曲性质,我们设计了“熊与蜜蜂”的主题与音乐匹配,具体如  相似文献   

2.
乐曲分析钢琴小曲《小鸟捉虫》以鲜明的音乐形象及生动浅显的表现手法历来为幼儿所喜爱。该乐曲旋律为五声音阶大调式,抒情、活泼,全曲结构工整,分A、B、A3个乐段。A段共有4个乐句,旋律婉转而优美,宛如正在飞翔中的小鸟。B段共有两个乐句,用乐句重复的手段构...  相似文献   

3.
乐曲分析:这首乐曲是歌剧《卡门》的选曲。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的情趣。全曲结构工整,分 A、B 两个乐段。A 段轻巧诙谐,给人以小心翼翼的感觉;B 段旋律大起大落,节奏鲜明强烈,又给人一种紧张、急切的感觉。A、B 段的旋律变化正好与我们要做的游戏“猫和老鼠”中的动作变化相吻合。目的:1.熟悉乐曲,感受乐曲生动、诙谐的情趣,体会 A 段、B 段乐曲给人  相似文献   

4.
作品分析:“花儿与蝴蝶”选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两段体的乐曲。A段前半部分朦胧而宁静,犹如花儿在甜甜的梦乡里,后半部分起伏而华丽,恰似花儿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段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这两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长度也适中,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的AB结构。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花儿的开放,感受A段的宁静、起伏;通过模仿蝴蝶飞及创编蝴蝶停在花上的造型,感受B段的优美、柔和及乐句时值。3.鼓励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时,运用动作和表情与同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对触发灵感,启迪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与乐曲不能同步进行,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即使教师讲一段、播放一段,介绍与欣赏同步,也会因为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被肢解而破坏学生对音乐形  相似文献   

6.
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不带乐曲的主旋律而弹奏各种音型与和声来刻画音乐意境,烘托气氛,达到一定的艺术感染效果;也可以弹奏乐曲的主旋律,使音乐主题更加明确,更富有表现力。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过程中,可把乐曲的主旋律处理成双音旋律、八度旋律、琶音旋律、简化旋律及加花旋律等十种方法,能够丰富伴奏效果,提高伴奏质量。  相似文献   

7.
作品分析:该乐曲是一首秧歌舞曲。全曲自始至终贯穿着祥和、欢欣、喜悦的情绪。乐曲结构为 ABA 式,其中 B段音乐抒情而流畅,是 A 段音乐的慢速变奏,表达了人们看花灯时那种喜悦的情绪。目的:1.初步熟悉 B 段音乐的旋律,感知 B 段乐句。2.体验并用不同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看花灯时惊喜的情绪。3.初步尝试用眼神、身体姿态来表现看花灯时人们愉快交谈的情景。准备:1.幼儿欣赏过 A 段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8.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德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传世之作,包括21首匈牙利舞曲,其中尤以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最为著名。乐曲采取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段为升f小调,具有民间舞蹈风格,速度变化上的自由体现出不同的情趣;乐曲的中段转为明快的升f大调,速度变化依然自由,单纯的旋律与和声所表现的是一种欢快的情绪;乐曲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严格再现。在特殊的创作背景下,既忠实地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又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从而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作品分析: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表现,教师从原曲中节选丁 AB 结构的两段乐曲,并用“生日树”的情境与之匹配。A 段乐曲安静、舒缓,旋律轻盈恬美,似乎在我们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星光闪烁、明月皎洁的夜晚,一群孩子围坐在生日树旁,注视着闪烁的彩灯;B 段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充满了跳跃感,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想象着生日礼物并做着各种有趣的动作的情景。目的:1.感受乐曲旋律,分辨 A 段、B段乐曲的不同特点。2.根据不同生日礼物的特征创编动作,表现 B 段乐曲。3.培养在活动中找合适位置的  相似文献   

10.
用于计量文章的单位名称,有篇、章、卷、首、通、道、条7种。“章”来源于音乐。周时的乐有文辞相配,乐师奏出旋律,人们以诗句和着吟唱。一部乐一般有几段旋律,一段叫一章,全部奏完叫竟。乐曲分章,和着吟唱的词句也相应地称为“章”了。  相似文献   

11.
活动一目的:1.通过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感受A 段跳跃、B 段沉重的音乐性质。2.会用兔跳、吃草等动作表现 A段音乐,做动作时能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准备:已学过兔跳动作。过程:1.教师简述游戏情节:小兔子们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吃着青草,非常开  相似文献   

12.
陈永莉 《教育导刊》2004,(14):42-43
一、作品分析,《挪威舞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挪威名作曲家格里格运用挪威林德曼山区民间舞曲的音调创作而成,旋律活泼、清新,带有点幽默情趣。乐曲结构为ABA结构,A段音乐缓慢、柔和,B段音乐快速而紧张,A、B两段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曲子表现手法生动、浅显,幼儿便于记忆,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让七年级同学看戏曲、谈音乐,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取一段自己最为熟悉的戏剧、乐曲作为写作对象。本文的小作者就是用一段文字来描述《梁祝》之美,不过,小作者找到了一条突破的捷径,她摒弃从故事情节切入的传统方法,由美妙的旋律导出,让情节随着乐曲的起伏而展现,让情感随着旋律的高低而抒发。另外,大量贴切而精美的比喻句是本文的精彩之笔,它们将乐曲的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将人物的情感书写得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4.
卢蒹蒹 《考试周刊》2009,(16):53-54
本文通过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及音乐内容的了解,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提炼出音乐语言,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从乐曲旋律的连贯性、伴奏音型与风格技巧音的运用处理上对《小河淌水》琵琶改编曲演奏进行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高师钢琴教学中涉及的音乐特征、乐曲节奏和乐曲旋律等三个基本方面入手,讲述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并结合个人情感阐述音乐个体的差异性,使高师学生在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让音乐富有生命,从而让高师学生可以完美自如地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6.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17.
移植乐曲是我国琵琶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移植自声乐曲的移植乐曲由于旋律耳熟能详、音乐形象鲜明而广受喜爱。移植改编后的琵琶曲在旋律上层层递进,把乐曲推向高潮;在织体上将演唱声部和伴奏声部融于一体,体现出纵横交错的特点;在结构上充分运用中西方作曲技法,由简入繁,将乐曲规模扩大化;在调式的运用上也根据琵琶的特点进行移调,使乐曲的演绎更加到位。  相似文献   

18.
何旭莹 《教师》2012,(11):102-102
本文首先简述了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价值及乐曲旋律的意义,之后文章提出了以旋律为钥匙,深入发掘高中音乐欣赏课魅力的主要思路,包括完善学生审美意识、启迪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感知音乐情绪、速度、旋律等要素,体验和感受春节时欢腾喜庆的节日氛围。2.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了解作品结构,通过参与综合音乐活动感受各部分音乐在情绪、速度、音色、节拍等方面的特点。3.在音乐活动中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和表现音乐的途径,提升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素养。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所作管弦乐组曲《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乐曲节奏鲜明热烈,旋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生动表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场面。  相似文献   

20.
作品分析:《巡逻兵进行曲》是一首世界名曲,音乐形象鲜明,富有个性,雄壮又不失优美。特别是前奏部分的口哨声,为整个乐曲增添了几分诙谐。设计意图:中班的孩子对打击乐活动很有兴趣,尤其偏爱进行曲这一类的打击乐曲,因为进行曲的旋律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易感受,易表现。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