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是思考的基础 ,是实践的指导 ,是创新的支撑。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主渠道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主渠道。现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创新精神的培养 ,谈点个人认识。1 优化概念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但概念教学极易教成枯燥乏味。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概念教学教师往往习惯于照本宣科 ,教学缺乏创新精神。纠正的办法之一就是教师讲授新概念时 ,应在创设新颖情境 ,增强学生好奇心上狠下功夫。好奇心是思维的起点 ,兴趣是思维的内动力 ,…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是实现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将课堂教学、数学学科教学、教学过程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精神.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总体目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形成稳定持久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品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李佳莉 《考试周刊》2013,(82):150-15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在生物教学中要做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持较浓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针时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培养深入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数学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如何改革数学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经是从事数学教学者必须钻研的课题.下面笔者谈一下以九年义务教材为载体,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数学素质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习兴趣、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精神。围绕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动力、创新的思维品质、创新品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中,创造性的教和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数学课外活动是重要途径和方法,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是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人才的特征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主渠道。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如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个人在数学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便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素质教育,谈谈本人的几点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创新性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实现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8.
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教师。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同的学科,方法也不同,曾经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笔者认为,在理科(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适当进行科学史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