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养生茶座     
《健身科学》2014,(10):64-64
写在前面 深秋季节天气转凉,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所以养生应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上要滋阴润燥,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此外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秋季锻炼时,要遵循“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相似文献   

2.
《新体育》2011,(6):40-41
冬季食疗养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此时阴气盛极,万物收藏,而人体阳气也收藏,容易吸收营养和储存热能,从而增强抵抗力。顺应冬时之气而养阴养藏,阴精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生命之本,肾藏先天与后天之精,人体精气充足,生命才能强健。  相似文献   

3.
冬日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季节,万物生机隐伏,人体阳气也潜藏于内,阴精充盛。这就是人体顺应自然的“养藏”之道。因此,冬季养生应注意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着眼于一个“藏”字。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秋季养生重养阴。在阴气较盛的秋季,应重在保养人体阴精和滋补肺肾,顺应秋季之气养“收”养“藏”。因秋季寒凉,自然界阴气极盛,人体阳气也随之收敛,潜伏于内,阴气居于外,形成阴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状态,如此时过分取暖,过食膏粱厚味,纵欲  相似文献   

5.
春季阳气初升,天气由寒转暖,万物萌发生机,人体阳气得以升发,肝脏得以疏泄,气血趋向体表,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因此,春季养生,最重要的是需要坚守以下“六不”原则。  相似文献   

6.
养生茶座     
《健身科学》2014,(7):64-65
写在前面 进入七月,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盛夏时节,很多人会因此感觉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食欲也会下降。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这个时间段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因过分贪凉而伤害体内的阳气。饮食也应以清淡为主,此外多吃水果也是有益的防暑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养收为主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  相似文献   

8.
阳气在人体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忽略,所以调动阳气,改善整体代谢是传统养生的关键。传统养生讲求'治未病',而导引术正是应此原理而生,并自古至今延续千年为人们的健康服务,都凸显了调动阳气的重要性。从全民健身的角度看,推广传统气功武术的练习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鸣 《武当》2012,(11):63
饮食养生男性,"生精"、"抗氧化",双管齐下男性进补以保阳气为主,因为男性承担较大的社会压力,奔波疲劳容易丢失阳气。建议具体针对个体体质,选择合适的"补阳气"食疗。男性饮食的一大重点应放在"养肾精"上。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因此应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枸杞、淮山药、栗子、黑芝麻和莲子等食物都有补肾功效。男性生活中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远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养生在八月     
八月养生关键在于两个节气交替时分的变化。这两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和处暑,今年发生的日期分别在8月8日和8月23日。立秋养生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风华 《健身科学》2009,(10):34-34
1.寒露养生总则: “寒露时节寒意生,扩肺保阴才养生”。 过了秋分,由于秋气的继续下降,地面下的热便开始多于地面上,故地面上开始寒冷起来。寒露标志着深秋已到。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2.
风华 《健身科学》2009,(8):34-34
1,立秋养生总则“立秋暑未消,保津防秋燥。” 立秋是进人秋季的初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人体养生法.文中强调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它体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之中,人必然要顺应这一变化才能达到"天人相应”.古代养生学家认为:在春夏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生长之气,以使心肝的功能旺盛,而秋冬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收藏之气,以使肺、肾两脏的精气充足,这样做是符合四时(季)阴阳变化这一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武当》2004,(10):53-53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  相似文献   

15.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中医认为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专家提醒,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心与夏气相通应,是说此时人体的心脏机能处于旺盛时期,功能最强。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人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具体到膳食调养中,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因此,保证胃肠功能正常,选用食物滋养补益,抵御…  相似文献   

16.
春天气候逐渐转暖,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影响而提出的养生原则。  相似文献   

17.
针道通周天     
桂亮 《武当》2005,(2):48-49
古人认为人身本来就是一个小天地,修炼之时法效天地运转,先用阳气冲开百脉。而任督二脉皆归属奇经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再以我身小天地混融于乾坤大天地,故曰周天。再之,人身以任督二脉,故分大小周天。小周天乃气行周天,大周天乃神运周天。修炼养生家认为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短跑训练中运用重复训练法在不同季节、练习距离与负荷强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不同季节、不同距离与负荷强度的相关性 ,在春夏两季相关性不大 ,秋冬两季相关性较大 ;不同季节、相同距离与负荷强度的相关性 ,在春夏两季各短距离负荷强度均可一致 ,对在秋冬两季 6 0 m影响不大 ,而对 10 0 m、15 0 m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的内环境随之转化,体内阳气随之升发,此时应养阳,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平补阳气的食品。《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忌咸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  相似文献   

20.
秋季是一个万物生发的时节.其特点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因此,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应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而且.要注意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