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流电阻率法在城市勘探、工程监测、地质环境调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电测深装置形式对于地下异常强度的分辨率有差异,寻找一种更优的装置对于提升电阻率测深的勘探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野外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物理角度(场源或观测点)差分对场/位梯度(求导)能提高勘探分辨率的特性,本文介绍了一种偶极差分装置,根据直流电阻率法理论,以801数字滤波法为工具,设计不同层状介质模型,对比了二极装置、三极装置、对称四极装置、偶极装置及偶极差分装置的异常响应。结果表明偶极差分装置分辨率最高,能较为灵敏的识别地下电阻率的变化。采用最小二乘反演方法,对比了偶极差分装置和对称四极装置一维反演效果,结果表明偶极差分装置的反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波形反演中常用梯度类算法的关键三要素为:目标函数、梯度和步长。在使用梯度类方法时,合适的步长因子可以有效地提高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反演精度,故步长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RP共轭梯度法进行波形反演,对现有的步长计算公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经验步长公式与黄金分割法结合的步长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采用的方法不仅能基本满足运算效率的要求,还能使反演结果更接近于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3.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反演是多参数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一般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但反演问题的多解性、非唯一性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基于遗传优化原理的反演算法可望提高非线性结果的唯一性,它只需问题的正演公式,不用求导数,无需初值,而只要给定参数的范围,因此遗传反演算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拟合度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方法,能在全局范围内搜索最优解,克服了常规反演方法中容易陷入局部极植情况。本文其理论模型反演的结果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部勘探中优势的分析,结合其地球物理原理,指出建立区域电性模型对MT资料预处理、反演、解释等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阿什里地区概况,提出MT首支电阻率统计法、测井电阻率和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方法来建立区域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5.
作者介绍了YD32(A)高分辨直流电法仪在井下应用的各种手段,包括三极超前、三极测深,可以对掘进巷道前方、上方、侧帮的老空积水、煤岩层饱和裂隙水、断裂破碎带导水和潜在突水点等进行探测,并对探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YD32(A)高分辨直流电法仪在井下应用的各种手段,包括三极超前、三极测深,可以对掘进巷道前方、上方、侧帮的老空积水、煤岩层饱和裂隙水、断裂破碎带导水和潜在突水点等进行探测,并对探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春南湖水体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明度是衡量水质优劣、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遥感可有效反演透明度,较好解决了常规遥感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利用野外高光谱仪在长春南湖夏季进行了反射光谱测量和同步水质采样分析,通过分析水体透明度与其高光谱反射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尝试采用多种半经验算法建立透明度高光谱定量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单波段、波段比值和一阶微分反演模型,确定性系数皆在0.74以上,RMSE小于透明度极值差,因此皆可以用于反演透明度;2)模型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一阶微分模型、单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该定量模型的建立,为今后利用成像光谱数据在南湖进行透明度大面积遥感反演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对内陆水体透明度反演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和复杂性的增加,矿井水害有效防治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直流电法基本探测原理,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数据优势,布置双巷直流电法观测系统,探测煤矿底板富水性情况。通过对双巷并行电法数据进行三维数值反演,得到工作面底板下方三维电阻率数据体,有效识别工作面底板下方含水异常体范围。  相似文献   

9.
李锐 《科技风》2012,(4):20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计算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问题,是预防电磁干扰影响及保护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电磁兼容抗扰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运用电磁兼容理论对对 PST1200变压器计算机保护装置整体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直流电压下降与中断试验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频域全波形反演是一种能够获得高分辨率反演结果的反演方法,但在模型较大时反演的计算用时非常巨大,这就严重阻碍了其在实际反演中的应用。针对此问题,利用线性递增速度模型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提出一种优化的频率选取方法,以达到有效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实验表明,优化的频率点选取方法在模型较大时,相比于常规选取方法在保证反演精度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危险化学品泄漏源参数反演问题,采用蚁群算法对泄漏源释放速率、泄漏源高度、泄漏源位置、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反算,选择高斯烟羽模型作为泄漏源扩散模型,针对不同条件下反演结果的精度及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水平集方法的磁边界反演可以在具有少量先验信息的前提下,直接反演得到地下异常体的边界及几何形状,在磁场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地质勘探中,我们对于不同模型区域的磁化率值的指定可能不是先验可知的,本文中,我们对基于不同初始模型下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初始模型的设定对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各个子域的磁化率赋值比初始模型形态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初始模型的形态与地下异常体形态偏差较大时,经过多次反演迭代仍能重现异常体的位置与形态;当子域磁化率赋值错误时,会导致恢复的模型边界出现偏差,赋予太小的磁化率会导致对源大小的高估,太大的磁化率又会导致源大小的低估,但异常体的中心位置可以得到重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使用先验信息估计各个区域的磁化率值,以区域的平均磁化率作为反演中的已知磁化率,可以得到可靠的异常体边界。  相似文献   

13.
日尺度地表短波净辐射(DNSSR)是大部分陆面过程模型、全球环流模型、陆-气交换过程模型和各种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数,在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能量平衡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匹配MODIS双星遥感观测和FLUXNET日尺度地面观测数据,筛选出包含18个自变量总计15531对的有效样本,利用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方法构建了日尺度DNSSR遥感反演模型,并利用地面实测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了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日尺度DNSSR遥感模型的偏差Bias为-0.1 W/m2,均方根误差RMSE为27.8 W/m2,决定系数R2为0.90,表现出良好的精度。基于此过程,得到MODIS双星反演的DNSSR全球分布结果,并与不同季节下再分析ERA5数据扩展得到的DNSSR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全球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且均与太阳能量随季节变化分布特点密切相关。为进一步证实验证的结果,将ERA5和地面站点实测数据作了进一步的对比,结果从侧面证实了本文构建的MODIS的DNSSR产品精度远高于ERA5的DNSSR,而且其产品空间分辨率也有了极大提升。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MODIS双星观测与机器学习的日尺度DNSSR反演模型具有反演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具备时间连续性等优点,能够有效移植至其他气候资源的遥感反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遗传算法和反演设计的基本内容。然后借助反演方法研究轮轨不平顺的振源。将车轨振动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通过反演问题目标函数的建立和求解确定出反演方案,最后计算出理想车速和轨道单节长度。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定量遥感反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实验区域,利用实测的土壤全盐含量数据,结合中国产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CBERS-02B)多光谱遥感影像,分别应用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含盐量反演建模,并对2种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明显改善了反演精度;且该反演模型更适宜于高盐度区域(全盐含量>1%)土壤含盐量反演制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汤池  刘娜 《中国科技信息》2008,(4):63-64,66
在分析隧道工程特点及围岩位移反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位移智能反演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隧道位移智能化反演对隧道固岩稳定性评价、信息化施工及岩石力学反问题研完具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常规地震走时层析算法对初始模型有较强的依赖性,初始模型与实际模型偏差较大时,需要经过很多次的迭代才能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甚至反演结果不收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对常规层析算法进行改进的方法,以提高算法对不同初始模型的一致收敛性。研究发现,模型中没有射线覆盖或者射线覆盖较少的地方是影响算法对初始模型依赖性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使用动态插值方法改进反演过程,根据迭代次数和结果收敛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插值方法。实验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仅提高了层析成像算法对不同初始模型的一致收敛性,也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地表比辐射率是确定地表长波能量平衡的一个关键参数,也是影响地表温度反演的主要因素,因此比辐射率的精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地表比辐射率除了受地表覆盖类型的影响,与土壤水分含量也密切相关。本文针对MODIS通用分裂窗算法和Landsat TM/ETM+单窗算法,根据Mira等建立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比辐射率的经验模型,利用SMEX04试验中Arizona研究区的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探讨考虑土壤水分影响后的比辐射率信息在地表温度反演中是否能够提高其反演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考虑土壤水分影响后的比辐射率所反演的地表温度平均误差(M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低于比辐射率未考虑土壤水分影响反演的地表温度,其中通用分裂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ME降低了1.0~1.5K,RMSE降低了0.4~0.8K;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ME降低了0.7K,RMSE降低了0.9K。因此,基于土壤比辐射率与土壤水分关系模型的比辐射率修正方法能够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并且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目前土壤水分遥感数据0.04cm~3 /cm~3 的误差对本文使用的考虑土壤水分获取地表比辐射率进而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鉴于普通Berreman方程建立反问题研究中的正问题和反问题模型较复杂的问题,讨论了弱化Berreman矩阵为分块对角型后,得出相应材料参数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对其对反问题研究中正、反问题模型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降阶简化作用。针对这种应用分析了特殊单轴向列型液晶和斜方晶系反演中的特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斯牛顿法地震全波形反演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图形处理器(GPU)对其加速。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耗时主要集中在波形正演模拟和矩阵乘法计算两个方面,而波形正演算法和矩阵乘法计算在算法特性上都满足并行性的要求。对于波形正演模拟的加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正演算法。对于矩阵乘法的加速,直接使用计算能力很强的CUB-LAS库来完成计算。在台式PC上对不同模型大小的反演区域做合成数据反演,所用显卡型号为GTX650ti,程序速度提升10~30倍,且随着模型增大,程序的加速比将进一步提高。二维Overthrust截取模型反演算例表明时间成本已经不再是影响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