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黑人母亲带着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白人店员很不礼。貌地挡住了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  相似文献   

2.
张静互 《教育史研究》2007,(2):26-32,90
孟子的“礼”概念有“门”、“心”、“人伦”三重含义。孟子说“礼是门”,暗示“礼”是具体的、规范性的行为模式和在道德实践上的程序;“礼是心”,“礼”作为辞让之心,成为在人心中存在的四端之一,他把“礼”看作是人性本有的一种内在道德性的目的,在于要建立人们与“礼”的必然的内在关联性;“礼是人伦”,“礼”在本质上是“仁义”的道德精神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规范秩序,即“人伦”中的体现。孟子把“人伦”规定为一种“礼”,从此肯定了“礼”不仅是一种心性,而且是社会的、具体的脉络中存在着的基本原理。这三重含义联系在一起构成孟子“礼”概念以及通过“礼”的自我修养的整个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刻剖析孔子“礼”的思想可以发现,孔子虽然推崇周礼,但大力宣扬的是其已经发展了的“礼”。周礼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孔子“礼”是具有超前性的,可以说是为即将到来的封建社会设计的。孔子“礼”是对前代的礼的“损益”,并赋予礼以更加丰富饱满的涵义,使它集宗教性、政治性、伦理性为一体。孔子的“礼”不但是对民众的约束,对东周的各诸侯而言也是一种桎梏,因此孔子在政治上一生不得志。孔子的“礼”在封建社会却是如鱼得水,受到了统治者的欢迎与推崇,不得不说孔子“礼”的思想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即人们庆祝莉雅女神的节日。莉雅女神是宙斯的母亲,几乎希腊所有的神都从她而出。到了17世纪,在英格兰,为了表达对母亲们的敬意,乃定四旬斋(四旬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鄄eringSunday”(母亲的星期天),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当时,有许多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帮讨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为增加欢乐气氛,也制作了一种特别的蛋糕称为“mot…  相似文献   

5.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在《论语》中有着诸多的论述,对中国礼的产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礼文化特点的完整的礼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上至国家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礼是人真情的体现”、“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贬己尊人,谦逊为美”、“慎言为礼,含而不露”、“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六个方面浅论《论语》对中国礼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论语》中“仁”和“礼”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仁”是修身的终极目标.而“礼”则概括了孔子一生的政治理想。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礼”的形式化问题的反思.孔子提出了“援仁入礼.以礼立仁”,既从仁的高度来奠定礼的基础,又从礼的方面保证了仁的落实。在孔子认为,仁和礼,一属价值理性,一属实践理性,二者的关系是互证互释、同...  相似文献   

7.
I LOVE跆拳道     
身穿雪白宽松的道服,赤脚踩在光滑的木地板上。一声断喝,出拳、侧踢、前踢、横踢,对手节节败退……“你饶了我吧,我下次不敢了……”我快速地收起我的“飞毛腿”,向“对手”行了个礼,结束了这次挑战。挽回了我做母亲的尊严,这下我的儿子要对我服服贴贴了吧,我不由地一阵窃喜。  相似文献   

8.
孔子把“从心所欲,不踰矩”作为人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即内在的“仁”。“不踰矩”即外在的“礼”。文章论述了“仁”与“礼”之间内转与外推的关系,其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是可互相建构,互相转换的。“仁”的实现要“礼”的约束,外在的“礼”在一定的时间后会内化为“仁”,这是一个循环圈,由“仁”外推为“礼”,由“礼”内化为“仁”,循环往复,完成其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劳动节前一天早上,我骑车到校上课,乡问小路大雾迷茫。前面有铃声,我眼力欠佳,忙刹车让路。来者在我面前下车,行下跪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何老四,他头裹孝帕,哀声说:“但老师,我母亲去世了!”  相似文献   

10.
品糖记     
张爱玲因“更衣”而闻名,于是著有《更衣记》,而我亦热衷于品糖,于是作文《品糖记》。——题记  相似文献   

11.
“礼善”文化是以“礼”和“善”为价值取向的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思想和行为。“礼善”是宁波市惠贞书院的核心文化,在建设“礼善”文化中,学校建构了清晰的实施框架,并从制度、环境、策略、课程、活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礼”字的形体分析并引用各种史料,论述了礼起源于古代的祭神活动、礼不可能为周公始创。但是,周公确实对礼作了加工改造,以“德”来丰富“礼”的内容,以“德”来解释殷亡、周兴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周公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教育》2010,(1):31-32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古人常说:“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讲文明、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的节假日制度,始于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汉律》称: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谓之“五日休”在休假之时,按朝廷要求,大小官吏一律须沐浴更衣,因此“五日休”又叫“休沐”。  相似文献   

15.
苟子从人性本恶和社会历史方面追溯“礼”的起源,综合了儒法两家的学说,形成了礼法结合、礼本刑用的思想。荀子的“隆礼“思想赋予了“礼”以形而上的根据,拓展了“礼”的功能,并对“礼”进行了内在寻根式的阐释,丰富了“礼”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意义,深化了儒家“礼”的理性精神和实用品格,对中国文化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早在17世纪的英格兰,为了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于是定在四旬斋(即复活节前夕之前除去星期天外的40天)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人们还特别制作了一种被称为“motheringcake”的蛋糕。而在19世纪的美国,最早关于母亲节的记载是1872年由朱丽雅所提出的,她建议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士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1907年,费城的安娜为了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不断发起各种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于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  相似文献   

17.
英国的母亲节十七世纪,英格兰人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于是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 Sunday”(省亲星期日),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四旬斋是指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法为参照,先秦儒家之“礼”在总体上就是法;在机制上,“礼”蕴含着“法”(“刑”),“礼”“法”(“刑”)结合是儒家法的运行机制;在原则上,“法”(“刑”)以“礼”为指导原则,“礼”是“法”(“刑”)之理;在内容上,“礼”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各种部门法,如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婚姻法、商法等。因此,先秦儒家法实质是“礼”与“法”(“刑”)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9.
刘向《列女传》中的女性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女性所扮演的“民”、女儿、妻子、母亲、儿媳等各种社会角色提出伦理要求,而对女性的各种伦理要求又以“礼”、“义”为价值取向。《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对责任和义务的高度自觉、以心安理得作为为人处世的价值目标。消极影响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婚姻关系中的男尊女卑倾向、过于看重“礼”、“义”的形式而不知变通。  相似文献   

20.
儒家礼文化主要是对五帝时代的社会礼文化的继承,儒家的礼乐文明使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步入了伦理社会。儒家礼文化的特点是“仁”、基础是“中庸之道”、主要内涵是“礼”和“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是儒家礼文化的基本规范和标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儒家礼文化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