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晓宇  章羽红 《科教文汇》2008,(24):217-218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轴邻邦,两国文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映在文艺理念中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诗歌被誉为文学的瑰宝,它是文艺理念与文学技巧的高度综合,对两国诗歌的研究历来是中日古典文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唐诗与俳句是中日诗歌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短小见长,语句数量少但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本文试从注重“含蓄美”这一角度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一下两国诗歌共同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2.
细读徐迟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诗歌,审视徐迟不同阶段诗歌存在着“三十年代,追慕现代派诗歌的意象技法”、“四十年代,被放逐了抒情的诗歌成为时代的号角”、“五十年代,唱着颂歌的诗歌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徐迟不同时期的诗作又葆有着“幻想”、“用诗意的心灵眷恋着故土”的共通性,原因在于徐迟始终将个人的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话说和服     
赵坚 《百科知识》2011,(19):53-55
和服的名称 以“和服”指称日本传统民族服装是相对晚近之事。日本人早先把自己的服装称为“着物”,顾名思义,便是“穿着之物”,为服饰的通称。后汉三国时期,华夏的织染服饰及其技术传入日本,由于这类服装主要产自绢绸织染业发达的东吴,遂被日本人称为“吴服”,以和本土被称为“太服”的棉麻服装相区别。“吴服”后来成为源自大陆服饰的泛称,一直是日本前近代的主流服饰,以致此后的成衣铺被通称为“吴服店”,裁缝集中居住区为“吴服町”。到了明治时代,西洋文明大规模传入,洋服浸淫成为主流服饰,传统服饰便被称为“和服”,作为“着物”的一个配称,与外来“洋月艮”分庭抗卒L。  相似文献   

4.
花志红 《科教文汇》2008,(28):244-244
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月”的吟咏比比皆是。本文从望月怀远之情、明月下理性内省之悟、月之“清”、“孤”三个方面简单论及南宋时被成为“上饶二泉”的两位诗人赵蕃和韩漉咏月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曾制定实施过三个“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使日本的国土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进了日本的发展.日本政府拟定于今年内正式公布“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简称“四全综”.日本  相似文献   

6.
卡拉OK是Karaoke的译音,它原是日文“空”和外来语“乐队”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无人乐队”。这一文化用品出口到台湾以后,被台湾人译为“卡拉OK”。自80年代,卡拉OK由日本飘洋过海,传入我国,自南向北风靡我国许多城镇,成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卡拉OK创始人是日本的高城喜三郎。他从日本商学院毕业以后,决心将兴趣与事业结合起来。由于他对音乐如醉如痴的爱好,所以工作之余,他主动从事销售唱片的  相似文献   

7.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2,(34):43-47
<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  相似文献   

8.
陈才斌 《科教文汇》2009,(6):222-222
自从穆旦被“重新发现”以来.其诗歌中的宗教意识一直都是研究者最重视的话题。但大多数研究者的目光都集中在其诗歌中的基督教文化,而忽略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思想在其诗歌中的重要影响。穆旦作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成就是中西文化交融而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9.
下地岛概况 下地岛是日本宫古列岛中的一个小岛屿,与伊良部岛连结,两岛之间有一条宽40~100米,水深2~4米,长约3,5千米的海峡相隔,海峡上有6座桥梁相连,因此这两个岛基本上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隶属于日本冲绳县,是一个在普通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小地方,只有在1:80万的日本冲绳地图上才能找到,岛之狭小,被视为日本“离岛中的离岛”。  相似文献   

10.
科技速递     
创新瓢虫被改良成飞不走的“生物农药”瓢虫吃蚜虫,是帮助农民消灭害虫的好帮手,但是农民希望瓢虫能“安居乐业”不要乱飞。日本农业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成功培育出不会飞的瓢虫。这些被称为“生物农药”的瓢虫已在日本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1.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以古诗词的“炼字”为例,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相似文献   

12.
“科学非共体”是与“科学共同体”相对应的概念,是“非共识”科学共同体的简称。“非共识”与“伪”、“赝”、“反”等词义不同,故“非共识”科学共同体不是伪科学(赝科学或反科学)共同体,它仅仅表明一部分学者对所谓“科学共同体”的主流学术抱非共识的态度,他们自己的学术成果还暂时处于被排斥的地位,有人便将这批人简称为“科学非共体”(以下简称“非共体”)。  相似文献   

13.
沈松 《百科知识》2023,(15):59-60
<正>著名翻译理论家柳父章在其专著《翻译语成立事情》中指出,日本明治时代以前是不存在“恋爱”一词的。在明治时期,日本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一时间大量的西方思想涌入日本。为了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在日本产生了许多新造的词汇,“恋爱”便是其中之一。其中与“恋爱”意义相近的“爱”是在幕府末年明治初年作为“love”“liebe”“amour”等西洋语的翻译语而开始被广泛使用。在此之前,日本人表达异性间彼此吸引互相爱慕的情感词多用“恋”。  相似文献   

14.
京都被认为是“真正的日本”.这里拥有如诗如画的风光、历史悠久的建筑.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具有最浓郁古朴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的心灵故乡。  相似文献   

15.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2,(28):36-44
<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在民间及王廷贵族中传唱的诗歌,共311首。在这些诗歌中,涉及昆虫描写的诗歌共有19篇,其中,“风”诗8篇,“雅”诗10篇,“颂”诗1篇。在这些篇章中,除了两篇是借助昆虫的生活习性来描写时令转换之外,其余的都是借助昆虫表达一种情感,比如,思念、凄苦、劝诫、讽刺、斥责、欣赏、美好愿望等。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诗经·周颂·小毖》  相似文献   

16.
盛凯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13-214
内容决定形式。近代复杂的社会内容是诗歌中一些形式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近代诗歌对形式的改造,共性是“浅层次的”,变化只限于旧诗体的基本框架内。本文列举并分析了“组诗”,“长诗”、“句式自由化”、“通俗化”以及“新名词八诗”等现象,认为“诗界革命”喊出的“革命”一词,是近代以来诗歌形式上一系列变化的合乎情理的归结。  相似文献   

17.
唐逸 《今日科苑》2007,(1):16-18
用海水为原料,来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不再是水中捞月。2006年11月21日,来自欧盟、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和韩国的7方代表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ITER”)的会议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人造太阳”计划正式启动。“人造太阳”计划是继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最大的国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22,(17):72-73
<正>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2001年实验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3年被批准为原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简称资中二中)建立于1914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1954年学校被定为内江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被四川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5年通过“省重点中学”复查验收,2002年6月通过评估验收,7月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们把科学、技术、管理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鼎足而立的三大支柱。在研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时,着眼点往往从“技术差距”转移到“管理差距”上。美国把管理视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是一个后起的经济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在管理上的成功,因而管理和技术被看作是日本现代化的两个轮子。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在这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