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博览     
北京亚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在亚运村的西南角、北四环路北,一座八层楼高的土黄色建筑已经拔地而起,目前正在进入紧张的室内外装修阶段。这座建筑就是北京亚一运会组委会总部和主新闻中心昕在地。主新闻中心将设在这座新楼的一、二、三层和地下层,面积达二万平方米。主新闻中心有约三千平方米的地方供各新闻机构租用,可设立办公室。世界各地的主要新闻机构、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新闻机构都将可以在楼内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  相似文献   

2.
10月7日下午,一位挂着E卡的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记者,停下他那平时急匆匆的脚步,站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门外,凝视着马路对面那座八层米黄色大厦,久久不肯离去。他趁有人过来,便掏出相机,指着那座镶着MPC几个字的大厦,请人为他拍下一张照片。 MPC,是英文“主新闻中心”的缩写。亚运会期间,这座北京国际会议大厦里云集了中外文字、摄影  相似文献   

3.
10月7日下午,一位挂着 E 卡的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记者,停下他那平时急匆匆的脚步,站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门外,凝视着马路对面那座八层米黄色大厦,久久不肯离去。他趁有人过来,便掏出相机,指着那座镶着 MPC 几个字的大厦,请人为他拍下一张照片。MPC,是英文“主新闻中心”的缩写。亚运会期间,这座北京国际会议大厦里云集了中外文字、摄影记者和大部分广播记者,称得上名副其实的记者之  相似文献   

4.
采访过大型国际体育比赛的记者都知道:凡是举行奥运会或洲际运动会的地方,组委会一定会为记者设立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主新闻中心。洛杉矶奥运会如此,汉城的亚运会和奥运会也如此。第十一届亚运会将按期于今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在我国首都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和全国的记者能不能在北京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场所?我们能不能为他们提供完成采访报道任务的各种服务和设施呢?经过亚运会组委会和各有关部门几年的努力和紧张准备,现在可以这么说,我们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各种设施,保证他们能及时把报道北京亚运会的稿件传回自己的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奥运新闻中心获投资北京市商业银行与北京国际新闻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日前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北京国际新闻文化中心,银企合作共建2008年奥运会新闻中心。北京国际新闻文化中心地处东长安街东单,总面积128909平方米,规划建筑高81米,地上22层,地下5层。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长安街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北京新闻文化标志性建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将被用作主要新闻中心。北京国际新闻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是北京日报社下属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正式批准组建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NHK广播电视大楼和NHK音乐大厅之间的空地上,一座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它就是NHK经过两年的酝酿筹备而兴建的新的新闻中心。据NHK有关人士介绍,这座新的新闻中心大楼是1987年7月9日破土动工的,预计1988年春竣工,计划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前夕投入使用。新建的新闻中心大楼是一个长83米,宽48米的矩形建筑物,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为19000平方米,平均每层面积为4000平方米。楼高(包括塔层)只有15.5米。这是因为NHK紧邻东京都的风景区——神宫外苑,不仅使建筑物的高度受到了限制,而且根据东京都  相似文献   

7.
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办,国外观众如何观赏精彩激烈的比赛场景?新落成的“梅地亚中心”为他们敞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窗口。亚运会国际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传送的中枢“梅地亚中心”(MediaCentre),又称中国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大厦,是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有限公司为第11届亚运会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型建筑,是在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广播协会(NHK)支持下,由中国电视国际服务公司和  相似文献   

8.
4900余名中外记者真把北京弄得热火朝天。记者大战、新闻大战堪称亚运会第二赛场。回顾那十几个紧紧张张的日子,一切的一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份胸卡此次亚运会,不论来自哪里的记者,都在组委会制证中心办理统一的E卡。各个环节一目了然:但凡佩E卡者必是记者。无论是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美联社、共同社这样的新闻机构,还是来自阿曼、卡塔尔这些国家的记者,大家都是一张E卡。这不仅便  相似文献   

9.
在布加勒斯特凯旋门北端宽阔的火花广场上,矗立着全城最雄伟的建筑火花大厦。这是罗马尼亚的新闻和出版中心,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就是光明和文化。火花大厦总面积二万七千平方米,走廊和通道总长六十六公里,办公室、会议厅、礼堂、车间共一千二百多个房间,从地面到顶楼尖端高一百零五米,有六千多人在内中工作。这座宏伟大厦开始建筑于1950年,那  相似文献   

10.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亚洲体育界一次精彩、圆满、成功的盛会,是我国体育迈向世界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我国新闻工作者对这次亚运会的报道有声有色,内容丰富多彩,值得在我国新闻史上大书而特书。全世界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0名记者,前来北京采访这次盛会,我国新闻界第一次在国内面临如此规模的国际性新闻竞争舞台。这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自强、腾飞的一次契机。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下,勇于实践,奋力拚搏,无论是文字新闻或图片新闻,还是声像报道,都做到了又多又快又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相似文献   

11.
第11届亚运会就要在北京开幕。预计将有5000名中外记者云集北京进行采访报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家国内外通讯社、报纸和广播电台在主新闻中心内租设自己的编辑部办公室。在中国举办这么大的国际性运动会是第一次,有这么多的中外记者在中国一地进行采访也是第一次。他们应该怎样进行采访?组委会对记者采访又作了哪些规定,以保证国内外新闻界同仁采访报道顺利进行?和过去在国内举办过的任何国际比赛、国内比赛不同,本届亚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接受国际友人和国内有关专家的建议,将为我国儿童建一座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国际儿童图书中心,这将使我国没有全国性儿童图书馆的状况得以改变。 最近,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已确定建设方案并成立了筹备组。据悉,该中心将设在北京亚运村附近,建筑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中心主要包括三个馆、四个阅览室和一个综合服务楼。三个馆为:图书馆——收藏与儿童有关的各种图书,最大馆藏达150万册;玩具馆——收藏各种玩具和  相似文献   

13.
在北京鼓楼外大街上,有一座漂亮的新闻中心,但和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不同,这里虽然号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飘舞着奥运会的旗帜,贴着奥运会的标志,享有同MPC一样规格的安保和接待,却是一个与奥运比赛无缘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数都是没有正式采访证的非注册记者,他们无法观看比赛、接触运动员,每天辛苦地蹲守机场、排队买票进场、漫无目的地“打街”搜索新闻,  相似文献   

14.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1998年1月18日,在青浦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一座占地42亩、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建筑,上海市郊一流的广播电视中心已全面竣工。这座集采编播和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广电中心具有播出三套广播节目、三套电视节目,转发数十套有线电视节目的能力。青浦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这一飞跃,为青浦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架起了一条绚丽的空中彩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8,(6):I0109-I0120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是第29届夏季奥运会期间,注册文字和摄影媒体的工作总部,也是赛时北京奥组委新闻运行的工作总部。奥运会时,MPC将为来自世界各国的5600名注册记者提供24小时设施、信息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16.
4900余名中外记者真把北京弄得热火朝天。记者大战、新闻大战堪称亚运会第二赛场。回顾那十几个紧紧张张的日子,一切的一切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份胸卡此次亚运会,不论来自哪里的记者,都在组委会制证中心办理统一的 E 卡。各个环节一目了然:但凡  相似文献   

17.
黄婧  杜娟 《新闻世界》2010,(5):146-147
新闻服务,在北京奥运会中出色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赢得了一致的好评。亚运会新闻服务在第18届亚洲田径锦标赛首次亮相,本文作者有幸参与了这次运行并且深入其中进行了了解,发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将对比北京奥运会的新闻服务对即将到来的亚运会新闻服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闻     
◆北京电视中心方案确定北京电视中心已确定以日本日建设计公司方案为蓝本,由日建、北建院、国家广电总局设计院三家设计。工程一期总用地面积约36100平方米,包括综合业务大楼、多功能演播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等。为适应现代传媒工作需要,200米高的主楼顶部还将设一个停机坪,这在北京尚属首次。据介绍,作为北京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北京电视中心,为原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有线台合并后的北京电视台新办公地。中心位于大北窑立交桥往东约200米路南,规划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待征地3万平方米。首期预计投资16亿元人民币,建筑规模…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全国2000万个体劳动者向亚运会捐赠的体育馆落成了,地点在北京永定门外的木樨园。落成典礼煞是隆重。不过,更加动人的是,这座漂亮的建筑,被北京市和国家体委命名为“光彩体育馆”。这是多么新颖、贴切而又响亮的名字。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名誉会长薄一波为它题写了馆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落成典礼上赞扬了个体户们致富不忘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并代表亚运会组委会向个体户一再表  相似文献   

20.
杨正泉 《中国广播》2007,(11):60-63
亚运会宣传报道的纪律要求 为保证筹建和宣传报道任务的落实,从亚运会筹备工作一开始,中央电台就成立了“亚运会宣传报道筹备小组”,主要负责转播场馆的建设和技术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和人员的技术培训。在临近亚运会时,工作的重点转为宣传,改为“亚运会宣传报道领导小组”,负责中央电台整个亚运宣传报道的统一策划、协调和指挥,对完成这样重大的宣传报道任务,需要有这样一个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中央电台组成了185人的亚运会报道团,居首都新闻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央电视台,浩浩荡荡进驻亚运会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