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的艺术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体现其存在价值的。歌唱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歌唱者总是遵循着美的法则进行表演和创作的。歌唱者始终渗透着演唱者对作品与歌唱本身的审美活动。歌唱者作为审美主体,其艺术素养越高,所体现的演唱艺术美就越丰富,歌唱的艺术价值就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越来越丰富,审美观也发生了变化。歌唱者作为审美主体,要具有基本的素养才能符合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此,作为歌唱演员要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在歌唱中审美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如何培养、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揭示了审美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歌唱艺术审美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情"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情"可以感染人,可以鼓舞人,是教育人的根本.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就是要抒发情感,通过情感交流这个纽带,把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紧密相连,让声乐艺术产生潜移默化的审美效应. 一、对声乐审美能力的认识 声乐艺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音乐作品的旋律之美、歌唱的声腔之美、表演动作的形态之美和乐器的伴奏之美为基础构成要素,而这一切美的表达都必须在演唱者的审美思维的指导下逐一完成.因为在歌唱活动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这一特殊角色,该主体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演绎出激情昂扬、如泣如诉、细腻深情、扣人心弦的美妙声音,才能为听众提供美的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一门靠演唱者思维操作和控制的艺术,歌唱"感觉"体现在歌唱者对嗓音的把握和对音乐的体验。声乐教学是技巧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一种歌唱美感创造的心理过程,需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感觉参与,歌唱感觉是全面艺术修养的体现。声乐教学需要培养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观,才能获得完美的歌唱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在歌唱中要重视发声技巧的练习,更要强调歌唱作为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从中体现审美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歌唱艺术再创造,歌唱表演中的神态和动作、歌唱者的艺术个性和歌曲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金盈希 《林区教学》2009,(4):115-116
声乐艺术是通过乐曲、歌词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声情并茂是对每一个歌唱者的审美要求,也是歌唱者在其艺术生涯中孜孜追求的目标。只有声情并茂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极富感染力、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既是歌唱审美的体验,也是歌唱技巧的展示,是歌唱者对美的感受。每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对艺术美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声乐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它可以通过人的歌喉把音乐、文学、语言融为一体,构建起一座绚丽多姿的艺术宫殿。通过贯穿于声乐教学之中审美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从而达到声乐审美和声乐技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门表现声音形象的艺术,由于歌唱者对基本能力训练重视不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不够,不爱读书,对文化修养重视不够等,导致演唱者不能很好地演绎声乐作品。作为歌唱者,只有重视演唱的基本能力训练,激发生活热情,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才能不断提高歌唱的综合能力,成为真正的歌者。  相似文献   

9.
歌唱是一门表现声音形象的艺术,由于歌唱者对基本能力训练重视不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不够,不爱读书,对文化修养重视不够等,导致演唱者不能很好地演绎声乐作品。作为歌唱者,只有重视演唱的基本能力训练,激发生活热情,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才能不断提高歌唱的综合能力,成为真正的歌者。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一门艺术,一首优秀的歌曲,要完美的演绎和表达出来并与听众产生共鸣,就需要歌唱者具备声情并茂的水平.在歌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歌唱的声情并茂已成为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将基于实践对歌唱教学中“声”与“情”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也是歌唱的灵魂。歌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字、情成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歌唱中将吸气训练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并通过音色来表现,是情感表达的有效方式。要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人们情感表现的一种方式,从审美角度讲,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及交流成为歌唱中处理作品的极为重要的目标。声乐艺术情感的产生,不仅需要作曲家的用心创作,更离不开歌唱者歌唱时的情感冲动,离不开歌曲情感引起的欣赏者的激动。没有情感的歌唱不能成为歌唱,只有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歌唱来说,离开情感,只是一张白纸。  相似文献   

13.
江晓燕 《文教资料》2010,(11):103-104
歌唱者既要注意声音技巧的运用.又要讲究情感的表达,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在歌唱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声音技巧的提高.而且要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将声与情这两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演唱才能声情并茂,歌声才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只有这样,歌唱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唱歌中愉悦身心,在提高艺术素质的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4.
声乐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声乐歌唱既属于生理运动,又可以纳入物理运动范畴,同时它还包含了一定的心理学因素。声乐教育者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辅导和训练,努力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培养学生学习乐趣,提高学生表演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心理,提高面对舞台时调节紧张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歌唱者的表演水平,才能更加凸显音乐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位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歌唱情感的审美是一种心理反应,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确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整体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立体艺术工程,其整个过程充满了对立和辩证统一的关系,歌唱者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艰苦训练,自觉而有意识的把握好呼吸运动、共鸣腔体、技巧情感等各个方面的调节、平衡,才能在艺术殿堂中获得歌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歌唱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音乐艺术,歌唱者要注重修养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要广泛积累生活的经验,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各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是不断创造的艺术,歌唱者不仅要解释、再现原作,将无声的作品变为有生命的歌唱,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审美和演唱个性融于作品中,对原作进行补充、丰富,才能使所演唱的作品焕发出光彩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声乐艺术中,人体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歌唱乐器,决定了歌唱者的心理素质与歌唱技能必然成为有机统一体。具有扎实的歌唱技能,同时培养科学的歌唱心理是歌唱者在声乐学习与声乐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本文从技能与技巧、个性培养、身心投入、情绪的调节、正确的歌唱观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歌唱者的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王俏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7):60-61,75
学过声乐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体会与认识:声乐艺术是音乐学习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声乐实践中,心理问题、健康状况、情绪状态、需求层次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歌唱者的声音。实践证明,声乐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掌握好发音技巧,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到歌唱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艺术创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方面,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声乐理论修养,声乐技能训练、声乐审美鉴赏与声乐演唱实践四个方面相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优秀歌唱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