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和谐是教育管理的永恒追求,和谐管理是系部管理创新的表现与追求。本文从理念、组织、制度、操作四个层面就和谐管理关照下的系部管理创新进行了阐述。提出在理念层面上,要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在组织层面上,要寻求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的和谐;在制度层面上,要寻求刚性制度与柔性制度的和谐;在操作层面上,要寻求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教育管理的永恒追求,和谐管理是系部管理创新的表现与追求。本文从理念、组织、制度、操作四个层面就和谐管理关照下的系部管理创新进行了阐述。提出在理念层面上,要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和谐;在组织层面上,要寻求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的和谐;在制度层面上,要寻求刚性制度与柔性制度的和谐;在操作层面上,要寻求理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和谐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对和谐校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和谐校园领导班子要和谐;②和谐校园干群关系要和谐;③和谐校园师生关系要和谐;④和谐校园教学设施要和谐;⑤和谐校园各项管理要和谐;⑥和谐校园校园环境要和谐。  相似文献   

4.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核心,建设和谐民主的管理队伍;坚持以教师为本,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坚持以育人为本,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艺术院校和谐教育,应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学生“文”与“技”的和谐;学生人格的和谐;学生心理的和谐;学校管理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管理伦理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管理伦理理念是管理活动中所蕴含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管理伦理原则或基本精神,和谐是现代管理的基本伦理理念之一。在管理哲学发展史上,和谐一直被作为管理的伦理目标,而现代在迫切呼唤和谐的价值理想。和谐的具体内容的实现依托于管理;身心和谐依托于人对自身的管理,人际和谐依托于人对人和社会的管理,人天和谐依托于人对自然的管理。不断修身,道德激励,对话沟通,宽容他人,保护环境等是实现现代管理论理之和谐理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课堂管理隐喻转变:从全景监狱到蜂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徽 《当代教育科学》2004,(5):20-22,54
当前我国课堂管理基于的是一种全景监狱的隐喻,这种隐喻导致的是物化了的学生;敌对的师生关系;假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根本上的课堂管理隐喻转变,即由全景监狱式转向蜂群式,蜂群隐喻下的学生是独特自主的;师生关系是共赢的;课堂气氛是如沐春风的真和谐。时代要求课堂管理隐喻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达成课堂中的真正和谐,有效地促进教学和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管理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人本管理、和谐管理、开放管理的理念;打造制度管理、教管队伍、质量监控的平台;构建统分结合、教学互动、自主管理、协同管理的模式;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9.
“和谐学校”,是教育和谐的具体体现,它直接表征着教育和谐及其实现度。创建“和谐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高学校软实力的必然要求。要构建“和谐学校”,必须“依法治校”;实行“人本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以及融洽的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宋泽群 《贵州教育》2009,(13):17-17
和谐班级,能够促进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l能够愉快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班级呢?这是当班主任的梦想和追求,班主任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部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人物,而班主任的爱是创建和谐班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党内关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率。其次,良好和谐的党内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再次,党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两者的影响也是相互的。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民族关系调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强民族关系调控,以期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和谐企业紧密相联,构建和谐企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只有企业和职工共同的利益得到真正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说,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党和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下,研究高校和谐型院系的构建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等学校和谐教学院系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以促进高校和谐教学院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管理     
和谐管理是一种服务型、人性化和自组织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谐管理的哲学语境是从斗争哲学向“和”哲学的转换,“和谐人”假设是和谐管理的人性论基础。和谐管理有利于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和谐,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实现和谐管理,就要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消费关系。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为我国的消费关系掺入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作为《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补充及完善,是构建和谐消费关系、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权益及公共安全的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保持相对合理;创建和谐单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看教育作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构建和谐社会的要素包括主体、文化、物利、关系、制度和环境六个层面, 它们各具作用,又相互关联。教育之于它们的良性互动有着特殊的功用。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为表现在:促进人、社会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开展理性教育和敬人教育,推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和民主政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注意几个方面: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建设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形成;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使之成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稳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鲜明特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和谐的政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