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63):75-76
焦点构式(Cleft Sentence)也被称为"强调句式"、"断裂结构"、"强势主位结构"等。它是一种变式句,句法结构比较特殊,一直在句法语义研究中占据极为独特的位置。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二语习得进行深入的研究,梳理其句式偏误现象,分析偏误类型,尝试解释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最终解决偏误,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增强语言习得者对英语焦点结构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泰国学生使用由"时候"构成的时间结构的偏误现象作了一些梳理,总结了偏误的类型,包括遗漏、误代和错序三类偏误。  相似文献   

3.
边美仙 《语文知识》2012,(1):111-113
中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学习动态助词"着"偏误频率较高,我们对此做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了"着"的偏误频率相对较高的六个句型。本文主要针对此六类句型,从语法意义、语义结构的角度,阐述了韩国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留学生作文中使用"了"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归纳偏误的类型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频率较高,出现的偏误数量也较多.本文通过对就读于马哈沙拉坎大学以及本校的泰国学生的写作语料进行分析,对已发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类型主要分为"有"的误代、误加和错序.本文还将探求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泰国学生"有"字句的偏误特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在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回答"是非问句"中的错误的基础上,阐述此理论,揭示偏误的来源,以及我们对待偏误的态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按照"国别"和"字符串"精细搜索得出的检索结果,以及对法国留学生的实际课题教学中的学生习得偏误的统计为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将法国留学生主要的偏误类型归纳为结构、意义、语法和语用四大类,并具体对统计出的22条偏误进行描写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为对法成语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10类常用的“的”字结构,通过对St.Mark国际学校5~7岁的30位儿童使用“的”字结构的情况进行访谈调查及数据分析,探讨出多语背景儿童“的”字结构的使用偏误情况,包括不同类型“的”字结构的偏误率高低,不同母语的儿童出现偏误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出现偏误的类型等。最后,结合泰国St.Mark国际学校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思达  刘冬冰 《现代语文》2007,(10):109-1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受到普遍的重视,不少论文和专著相继问世,许多院校还专门开设了"偏误分析"这门课程.但是,一些作者在文章中将偏误与失误混为一谈,出现了不科学、不准确的分析和定性.  相似文献   

10.
表示引进动作对象或发出者的介词"给",是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使用偏误率较高的介词之一.本文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进行分类诊断,并从汉韩对比及汉语本体的角度探求了偏误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口语中常见"了去了"结构,其搭配一般采用"形容词+‘了去了’"的习用格式。该结构搭配具备有限性,文体和句法有其特殊性,在语用学上看有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性,英语中还具有一定的对比性。  相似文献   

12.
Although mor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are enrolling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their learning need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with LD who are encouraged to enter the academy by Australian university policies and government legislation but, once there, find that the promise of equal opportunity is often not kept. 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insights into how university lecturers' normative expectations and practices can affect students' everyday experiences.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with LD showed that they do not often receive support services, their "stories" are not believed, and they often feel that they do not "belong".  相似文献   

13.
比较文学常被错误理解为用比较方法研究的文学,这是从学科名称对它的误解。比较文学的“比较”和“文学”都分别有其特指,要正确理解其特指才能正确认识比较文学不等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  相似文献   

14.
“常常”和“往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常”和“往往”是一对容易被混淆使用的词。通过实例讨论它们在语义特征、句法分布、句类选择上的不同,并对两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5.
“帘”意象在唐宋婉约词中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帘”经常和双燕、明月、风雨、幽梦这样本身就给人无限遐想的词汇结合使用。和“帘”相关的动作有卷、垂、开、下等。由此传达出委婉含蓄、意蕴深长的情感。“帘” 意向的这种审美功能是由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不是作者偶然的兴之所至。  相似文献   

16.
“間”这个词在日本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现今农村"留守孩"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留守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心理上容易"感情饥饿"。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突出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間"这个词在日奉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日本人的"間"意识表现在日本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間"意识是由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这一客观因素,与日本人的"耻感文化"这一主观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A qualitative study of deaf graduates of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New York State who became supervisors in primarily hearing work settings found that having a mentor was a primary and persistent element in their career success. In the deaf individual's early years, generally it was a family member or teacher who conveyed a belief in that individual's abilities, encouraged effort, and helped instill self-esteem and confidence. Parents were often their strongest advocates, and teachers were their advisors and facilitators. In the work setting, a supervisor or coworker often served as a mentor by coaching, advising, and teaching the individual what they needed to know to succeed on the job. In many ways, these "informal" mentors provided the foundation that enabled the deaf individual to break through what are often barriers to career success despite their skills and abilities. The various forms of mentorship and their impact on deaf college graduate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20.
气势与气韵     
中国书法艺术常提到"气",气乃书法之真谛所在。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常以"气势"、"气韵"等词进行表述,"气势"是书法家对自然抽象摹写与内心世界传达结合的一种书法表现的特殊形式。气韵是书法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之间互相感知的产物。气韵生动乃书法所求的最佳效果。书法作品的气韵,是书法家品德情操、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以及艺术功力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