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唱兼顾听觉与视觉享受,音乐会以及社会文化活动都可以开展合唱,而合唱团的核心则在于一个优秀的指挥家.合唱指挥不单是打拍子以及给出声部,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掌握音乐作品的核心感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并通过合适的指挥手法,将自己对曲目地了解展现出来,正确地引导合唱团队的演唱.使所演唱的曲目能够更具生命力,深切地感染听众.所以说,合唱指挥对音乐作品内涵及情感的完美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葫芦笙吹响啰》是由张军词曲创作的一首优秀、民族风情浓郁的合唱曲,这首合唱曲曲风独特,旋律优美,音乐形象生动,各个乐段段落音乐对比性强,在和声、旋律及装饰音上,作曲家松弛有度,应用自如。合唱曲《葫芦笙吹响啰》原本是一首童声合唱曲目,笔者将作品用于楚雄师范学院女声合唱团进行排练演唱,文章通过对这首合唱作品的作品分析和合唱指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一部歌剧中,演唱,尤其是咏叹调的演唱十分重要,所以对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歌剧研究的重要部分。《晴朗的一天》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首经典女高音咏叹调,是众多女高音必唱曲目之一。本文对《晴朗的一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歌剧史上,威尔第这个名字是相当耀眼的。歌剧之王威尔第的《假面舞会》是他创作中期的一部成功的歌剧,其中女高音的几首咏叹调也是脍炙人口的。本文通过对《假面舞会》里奥斯卡的人物分析以及她的独唱咏叹调《她抬头仰望》的相关演唱处理,例如演唱技巧、演唱风格、演唱情感等方面的浅析,使声乐学习者更加理解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这首曲目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去演唱这首作品做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此剧不仅树起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创新里程碑,还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即爱情三部曲。其音乐的表现形式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手法,结合二三十年代艺术歌剧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运用合唱、领唱、二重唱、四重唱、重唱与合唱相融合等歌剧演唱形式,增进了歌剧本身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6.
《奥赛罗》是歌剧大师威尔第创作于晚期的经典作品,歌剧中最让人为之动容并熟悉传唱的声乐作品,是女主角黛丝迪梦娜在歌剧第四幕中所唱的《杨柳之歌》和《圣母颂》,在音乐会及国内外比赛中常常是歌唱家的保留曲目,两首曲目哀伤而深沉,是黛丝迪梦娜已预感到自己的命运结局时内心的悲鸣、独白,文中对于这两首咏叹调内容的深度剖析,以及如何在结合歌剧中人物咏叹调的背景内涵,在演唱中运用声音技巧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性合唱与比赛活动蓬勃兴起,其中较为活跃的是以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区人员为主的业余群众性合唱。而如何为这类群众合唱团体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是搞好群众性合唱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曲目选择得当可以促进合唱队员个人的演唱技巧,使合唱队扬长避短,有效提升合唱队的演唱水平,反之则...  相似文献   

8.
《霍夫曼的故事》是著名轻歌剧大师奥芬巴赫的代表作,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之一,本文以其中的经典曲目《木偶之歌》为例,从《木偶之歌》的剧情与和声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女高音演唱。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它面向中小学的合唱教学与活动,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教育者和组织者.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注重素材、形式以及曲目的多样化,并通过感知训练和认知训练加强教学手段改革,努力使“合唱与指挥”课程适应新世纪高师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刻画了涓生和子君两位上世纪20年代就敢于向封建礼教抗争的青年,也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施光南先生作曲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作品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的结合,是声乐教学中的经典曲目。通过剧情背景和艺术特征分析,对歌曲的演唱部分的艺术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演唱中进一步准确地诠释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