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中唐以后,中国佛教精神从出世转向入世。无论是新禅宗还是受新禅宗影响的新儒家都不再把"出世法"和"世间法"截然分开,"世间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间法"的入世精神成为唐宋以后中国宗教伦理的核心。江南地区不仅是明清时期中国佛教最兴盛的地区,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工商文化发育最成熟、最典型的地区;而江南工商文化精神的形成正是受到佛教入世伦理的深刻影响。江南工商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工商业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勤俭"、"诚信"、"忍辱"等成为江南商人的宝贵品质。  相似文献   

2.
汤箬梅 《文教资料》2014,(21):63-64
随着禅宗的兴盛、理学的完善建构,宋代佛教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由出世转为入世,将目光更多地投向现实人生。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雕塑艺术神本性日渐式微,大足石刻雕塑在题材与内容上反映出现实社会生活,神的形象已完全人间化、世俗化,刻画手法细致入微,世俗化特征日益鲜明。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思想界曾兴起一股佛学复兴运动,这虽然有着主流学术边缘化的学术背景,但更多还是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启发。纵观晚清以来的这一学术思潮,无论是其变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为积极的入世态度,还是以佛学理论附会西方知识,甚至所复兴的佛教宗派,如注重个体精神的法相、华严、禅宗以及对这些宗派理论的现代阐释,均表现出一种"以己意进退佛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4.
晚清以降中国学术思想界曾兴起一股佛学复兴运动,这虽然有主流学术边缘化的学术背景,但更多还是受到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启发。纵观晚清以来的这一学术思潮,无论是其变传统佛教的出世倾向为积极的入世态度,还是以佛学理论附会西方知识,甚至所复兴的佛教宗派,如注重个体精神的法相、华严及禅宗以及对这些宗派理论的现代阐释,均表现出一种"以己意进退佛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传统佛教一直被世人视为远离尘世的出世之道.近代著名佛学大师太虚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不仅在理念上主张积极入世,普度众生,而且在行动上提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太虚本人为此身体力行,也因此倍受褒贬.究竟应如何看待佛教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关系的呢?本文拟从太虚大师与蒋介石的关系为切入点,对如何把握出世入世的分际,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审美意识是在儒、道、佛三家审美观、艺术观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日本民族受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比较深,在接受过程中又表现出丰富的审美敏感性和创造性。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理论沉积和东方智慧的结晶,既有儒家风雅和入世的一面,又有道家虚无和出世的一面。它所具有的丰富理论意蕴,对中国审美意识的影响和渗透显而易见。禅宗被引入日本之后,其风骨意趣在日本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中禅意禅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禅宗思想影响为中心来探讨和把握中日两国审美意识的特色和价值,对中日审美文化的对比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子哲学是审美人生艺术哲学.他关注个体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在出世与入世二元对立中,努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处世哲学的圆融与超越.庄子从"无何有之乡"到"人间世",提出"缘督以为经"的方法修身养性、"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原则与世相处,实现其人生哲学与审美情感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倪鸿的佛学思想给其诗歌创作带来明显的影响,他在对华严法界圆融无碍思想的体认中树立了超脱旷逸的人生观,并将华严的圆融无碍境界化为诗的意境;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使倪鸿以入世为出世,他的一些禅诗既表现了“维摩诘”式的人生态度,也通过静穆的观照和跃动的生机展示其“禅”的心灵状态。  相似文献   

10.
程广云  夏年喜 《大学生》2014,(13):116-116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孔孟之道)为核心,特别注重人生境界问题。道家、佛教同样倡导各自所理想的人生境界。相比而言,儒家入世、乐观;道家遁世、达观;佛教出世、悲观,但中国佛教,以禅宗为代表,却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儒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论"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习型社会”之所以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由学习的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等因素所决定的。“学习型社会”具有全民性学习、终身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责任性学习、素质性学习、科学性学习、超越性学习、团体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等十大基本特点。实现“学习型社会”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和”,最早见于甲骨文,本指乐器和声音的相应和谐,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谐”,本指音韵的和洽,引申为协调关系或适当状态。“和”、“谐”合用表达了人们对匀称、适当、适中和协调的追求。古代的和谐观意在强调一种有价值的普遍的和谐关系。“和”还与“中”合用,称为“中和”。“中”,本为正中、适当、恰当、适量,在哲学上是指相对于事物的两个极端而言,意在强调“度”的分界。“中和”也就是指“适中、适度与和谐”,并成为儒家人生哲学中核心理论“中庸”的主要内容。孔孟以“和”为目的的“中庸”之道,强调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并用来处理人伦和社会关系。“和合”概念,自秦汉以来被普遍运用,《吕氏春秋》将此概念用于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的起源、构成。“和合”文化自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被普遍认同。而“天人合一”的观念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共产党关于“和谐社会”的提法,就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的,寻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前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的渊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但不能不加分析地把这些现象的出现归罪于市场经济,更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越性。相反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找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益和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和谐社会的特征为切入点,具体阐述了和谐社会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在国际关系学的学理上具有特定的含义。中国加入其中的国际社会,并不是世界各国在价值观和制度上都获得了一致认同的“同质性国际社会”,而只是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念和制度仍呈多元且力量严重不对称的国际社会。中国所加入的国际社会,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和集合体。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立意高远。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本文从传统哲学、人类学和生态学三个方面对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其要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福建大刀会活动因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至解放初期,福建省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秘密武装结社,大刀会是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它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拟从社会政治形势、地理环境、大刀会成员的阶级属性等因素探讨福建大刀会的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学习型社会有这样几个问题特别需要加以注意。 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为世界之前列,土地、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越来越紧张,靠地大物博的自然恩赐来发展国家实现富裕已经不可企及!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实现发达和富裕,依赖先天自然资源条件固然是一个捷径,但不是巩固的和持久的。真正的发达和富裕要建立在充分掌握时代前沿的知识、技术及建立优良社会准则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有了这样的基础,自然资源的多寡就不那么具有决定意义,这方面的优势越大,自然资源的作用因素就越小。对这样的发展来说,国家和民族不但不会  相似文献   

18.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根基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之一;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有关论述是它的理论来源,构成其逻辑起点之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它产生的实践基础,构成其逻辑起点之三;时代形势的最新变化是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构成其逻辑起点之四。  相似文献   

20.
自19世纪中叶社会学问世以来,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的社会学家们就对“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秩序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稳定与一致;在功能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功能的和谐与统一;在冲突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矛盾与冲突中的和谐与一致;在互动论社会学家眼中,“和谐社会”意味着人际互动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