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女性与传播”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个“边缘”课题,然而却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凤凰卫视大批女记者参与伊拉克战争报道为引子,从女性报道者的长期失语、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异化、女性报道者的角色嬗变三个阶段分析我国女性报道者的地位转变过程,以期能引起对女性报道者现实状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白小娴 《记者摇篮》2009,(11):77-77
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到电子竞技的兴起,从“球王”贝利到“飞人”乔丹,体育正在世界范围内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体育报道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从大量体育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对男子体育运动和男性角色的报道占据了绝大部分,对女子体育运动和女性角色的报道似乎不太为人们所关注,不仅数量少,而且女性大多还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形象见诸于体育报道当中。数量、质量均欠佳的女子体育报道严重地阻碍了女子体育的发展进程,而对体育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娱乐化定位,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以其不可预知的突发性、爆发的罕见性、代价的惨重性成为了媒体争先恐后报道的“香馍馍”。媒体在危机事件中能否客观公正地报道、及时全面地分析、冷静负责地引导,是衡量媒体能否扮演好“船头嘹望者”和“理性把关人”角色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4.
女性报道和女性报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全球的角度展现妇女和媒体研究在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方面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一是女性报道,一是女性报道者),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媒体女性报道的数量在全球各种形式的媒介调查中,女性报道在全球媒体上出现的数量不尽如人意。美国有一专门从事女性报道调查研究的小组“女性、男性和媒体”(WMM)在1989年至1995年七年间每年都对美国二十家主流报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著名的大报。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1995年1月间在所有这些报纸的…  相似文献   

5.
犯罪女性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形象被高度类型化,媒体倾向于将其塑造成"受难者"、"牺牲者"以及"不良行为者"等形象,从而制造出关于该类群体的刻板印象。而在报道的语词使用方面,则力图突出犯罪女性"柔弱"的特质,并将其违反传统角色的行为进一步夸大渲染,凸显出其与理想女性角色的距离感,通过污名化、色情化和贬损化的描写,对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框定,体现出了媒体报道鲜明的性别偏向和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6.
波伏娃以一种女性主义的视角和对女性的“他者”境遇及生存状态做了全方位的剖析。本文试图对波伏娃的女性生存论的“他者”角色进行解读,认为“内在性”“绝对性”和异化是女性“他者”的重要特征,只有充分认识到女性的“他者”角色,才能,找寻一种适于实现女性超越性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7.
略论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难报道中记者的角色定位较难把握。本文总结了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误区,指出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应承担调查预警员、记录者、舆论引导者和民生关注者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8.
眼下一提起经济报道,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报道,往往令许多记者“噤若寒蝉”,认为企业报道“枯燥无味”,“有做广告嫌疑”,因而对企业报道“避而远之”。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报道,笔者想把自己感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与各位同仁进行商榷。自身角色的转变经济新闻报道的角色,指的是经济新闻报道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的主题“浅、散”,力度不够是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练好经济报道的“硬功”。练好经济报道的“硬功”,进入“角色”是首要的。经济建设是长期任务,经济报道作为新闻宣传的一个主要内容也非一日之计,这就迫切要求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主流媒体的融媒客户端“大象新闻”在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报道中积极创新突发事件的融媒体报道实践,一方面谨遵3T原则,完成“播报者”、“号召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利用多技术打造“政府、平台、用户”三方虚拟共同体,以融合方式彰显主流担当。然而“大象新闻”也存在供需错位、碎片化的语言歧义报道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省级主流媒体应注意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应加强持续报道,拓展信息圈层。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以男性话语为传播中心的大众传媒领域,女性报道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媒体中的女性形象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近年来兴起的所谓“第三类女性”报道是以介于家庭妇女与职业女性之间的“第三类女性”为对象的报道,她是男性理想中女性形象与女性自我理想形象的融合。这类报道对于在大众传媒中重新建构女性形象、维护男女两性平等、女性意识发展与深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从另一层面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调查网络媒介事件传播周期和文本信息,分析其传播特征,对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如何更有效地参与网络媒介事件的报道提出建议,指出新闻编辑应做到由单纯传播者向传受兼备的角色转变,由普通报道者向解决问题的谏言者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3.
体验式报道是近几年来为媒介所看好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或“介入式报道”。所谓体验式报道,就是指“记者在某一事件或某一行当中扮演或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亲自参加事件的全过程,或亲身体验某一行业的酸甜苦辣,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出来,这种报道的叙述角度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体验式报道”早已有之。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众所周知,它是忠于事实的客观报道,但其中有好几处就是“体验式报道”。如写自己原来对中国农民、红军、中国革命是什么看法,后来经过实际接触是怎样改变了旧有的看法。这种写法…  相似文献   

14.
徐建堂 《青年记者》2006,(10):12-12
从事农村报道的记者实现从事件的旁观者、报道者到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是工作的需要,受众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林丽 《新闻世界》2022,(7):87-92
以“积极”“参与”为核心特征的建设性新闻是全球媒体广泛采用的报道形式。基于建设性新闻“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中国青年报》的环境报道注重传达积极情绪,促成问题的协商和解决;紧跟环保动态,指导行业实践;全面报道环境议题,提供多元视角;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呈现事件全貌,避免舆论对立和极化。未来需要在协同生产、参与社会治理、中国语境下的故事讲述三方面继续发力,更加积极地承担“解困者”“推动者”“倡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龙强 《东南传播》2014,(1):20-23
舆论监督是对社会不良行为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舆论监督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角色存在一定的偏差.他们常常作为“道德高地”,在与强势群体的二元矛盾中处于“天然正确”的一方,或作为“被揭黑者”,变成舆论监督对象、又或是作为“被消费者”,在监督强势的报道中充当“卖点”角色.因而在这类报道中,记者必须坚守专业主义和客观精神,将弱势群体“去天然正义化”;坚持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强化弱势群体的主体角色;坚守新闻工作的人文情怀,强化弱势群体的受保护角色.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报道更好地对弱势群体的利益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7.
杨彪 《军事记者》2009,(12):17-18
作为编辑部的派出单位,记者站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结合2008年西南战区发生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与“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报道经历,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对推动中国女性的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目前新闻媒介仍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在主流媒介上得不到充分报道,女性的角色和身份也不尽合理和平衡。本文针对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存在的三种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媒体体现着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丰富内容,必然也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X二代"报道中媒体从信息传递者逐步向社会活动参与者转移,由此引发媒体角色定位的一系列争议话题。媒体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与受众预期是目前"X二代"报道中媒体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既"X二代"信息传播语境中,媒体承担的社会角色难以完全割裂或区分,应是传媒观念与现实情境的一种复合,即是报道者又是分析者,既是监督者又是引导者,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强和改进典型报道,一直是新闻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来,《人民海军》报在典型报道多样性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最近评出的“最佳典型报道”中,主要显示出有这么几种典型报道形式:一、实录式刘洪峰,一位在鄱阳湖口抢救7名落水群众,自己却献出年轻生命的海军战士,他的壮举,震动鄱阳湖区,江西九江军民,万人为他送葬。海军报报道这位英雄,采用一种“实录式”的报道手法,在约千字的《壮士去了,邵阳湖哭了》的实录性报道中,用“生还者说”、“熟悉者说”、“采写者说”的“三段式”,直接向读者描述刘洪峰的救人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