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年来笔者只是偶尔有幸在大规范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才目睹了一些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好课。而审视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师多半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常是见物不见人”,把课堂沦为了知识的加工场与传输场,全然没有了智慧的对话、精神的召唤和生命的会晤。笔者认为,与公开课的昙花一现相比,常规课的细水长流才真正决定了学生日后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教学真正发挥创造作用,应是一线教师的不懈追求。固然,教师要上好一堂常规课不可能像对待公开课那样大动作,却也不妨小题小作,从实处着手,尽显课堂真本色。一、在真材实料中感知数学数学学…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理论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就对课堂活动的两方面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师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才会具有生命力;师生情感交融,课堂才不会是一潭死水;师生共同发挥创造力,才会摆脱束缚,让课堂真正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3.
<正>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把一个个生动的生物知识分解成一个个重点让学生课后背,这样机械的、枯燥的教学没有任何美感,缺乏生命力。试想,如此教学,如何让学生热爱生物这门学科?如何爱上生物课堂?在我看来,这不是生物课,而是"死物"课。那么,如何让生物课堂"活"  相似文献   

4.
朱崇珍 《考试周刊》2014,(23):34-34
<正>教学是师生在课堂互动的、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生成通常是指学生进入教师的预设情景之后,在教学的双向互动中思维碰撞而产生的信息。教师要课前下工夫,课上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鲜活灵动的思维充满语文课堂教学。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主人。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在课前深入研读文本,解读文本内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下工夫,力争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纵观我的语文课堂,已有了改变,因为我努力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学习。我还倾听孩子们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本文从"有生命"的数学、"生活化"的数学等层面进行探究实践,得出:只有构建这种层面的教学课堂,我们才能够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才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的涌动.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要“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儿的生命我觉得应该是精神生命,也就是精神生活、师生感情。那现实的互动式课堂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相似文献   

7.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将功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懂得"放手",让学生真正实现高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课堂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高效。  相似文献   

8.
潍坊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变的决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更有学生和教师的生命状态。只有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微课、优课也相继而出。不管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才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左右逢源课堂,会学,乐学,学有所获,才华凸显。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场所,是教师教学构想与措施的实施阵地,唯有课堂的优质才有教育的优质.现今课堂教学必须是创造性的活动,因为只有有创造力才有活力.那么什么是活力呢?活力就是有生命力,富有生气.而所谓的活力课堂就是打造立体、互动、生动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效率,让教师和学生展现智慧和生命力.因为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真正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笔者结合近几年参与教改实验的实践,谈几点体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早已被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并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教材是固定的,完成预定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教学进度是由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连所谓培养学生能力及创新意识的课间、课后的作业  相似文献   

12.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星期上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则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45)分钟课堂内进行一次有效的信息技术畅游,让他们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有兴趣去学、有知识去掌握、有问题去探究,这样的课堂才够精彩,才会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信息技能。  相似文献   

13.
怎样的数学课堂才是耐人寻味的?细细品味一些名师的优秀课堂,笔者发现只有具备了情感的温度、文化生活的宽度、思想深度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展现数学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一、温度:真情润泽灵动的生命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才会有效。作为教师,需通过各种方式让我们的数  相似文献   

14.
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教学质量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主体,是奏响课堂主旋律的音响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为每个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提供各种舞台,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能够在课堂生活中茁壮成长,做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全身心参与,唯有学生真正投身课堂,放飞自己的思维,他们在语文课堂中才会不断收获精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笔者以为,教师要真正凸显"让"字,从而还课堂于学生,使得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星期上一节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则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40(45)分钟课堂内进行一次有效的信息技术畅游,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有兴趣去学、有知识去掌握、有问题去探究,这样的课堂才够精彩,才会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信息技能。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孩子的认知和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只有把课堂真正、完全地还给了学生,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无穷释放,才能无限发展,让孩子真正主宰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课堂,师生在知识面前是极其不平等的。教师课前精心备课、有备而来,而学生却没有丝毫准备就被动地聆听教师讲授。而理想的课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只有学生做到有备而来才能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绚丽,这样的课堂才是平等的课堂,学习才有效果。很多教师就利用"预学单"创设了学前阵地,引领学生课前做足预习准备,笔者也在实践摸索中体会到预学单的使用对有效课堂的构建起到一定的促进性。  相似文献   

19.
张 《广西教育》2013,(37):76-76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设计一些形象生动的游戏,让学生的思维置身于活跃的氛围中,更好地激发求知欲。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游戏导人、课中游戏、游戏结束新课的教学方法,既优化了课堂结构,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一、用游戏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20.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应从生命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构建课堂教学观,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