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交际策略、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的三个相互关联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分别对三者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在外语的教与学中,学习者可以采用交际策略,教师也可采用交际教学法,但均不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唯一且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非语言交际引起的文化冲突和西方学者关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入手,阐述了非语言交际在交际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说明人类的交际应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其中非语言交际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雯倩 《考试周刊》2010,(53):40-41
跨文化交际离不开具体的交际环境,从文化学角度而言,交际文化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对不同的社会交际情景,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的认识和适应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交际策略、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的三个相互关联而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本分别对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在外语的教与学中,学习可以采用交际策略,教师也可采用交际教学法,但均不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唯一且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楠  周滨 《华章》2012,(12)
从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感到交际能力与文化交际的重要,文中通过对英语中的文化和文化交际知识的介绍,探讨了英语的交际能力与文化交际的关系,揭示了英语交际能力和文化交际相互间的关系,对文化交际和.问候语文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交际能力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术语,是否理解,是否能在教学中运用,这对交际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至关重要.本文拟从交际能力的定义、内容,提出交际教学法以及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交际能力与交际教学将有助于深化交际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深化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何晓慧 《教师》2021,(8):21-22
口语交际的过程是体现一个人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的过程,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学生交际素养的提升。文章认为,教师要注重学生交际礼仪与交际习惯的培养,激发其表达自信心,培养其倾听的好习惯,在交际中贯彻文明礼仪教育;要注重交际策略、交际技巧的提升和点拨,使学生能根据场合,注意声音和语调、语气的变化,并能在交际中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和手势;同时注重交际素养的整体发展,在活动中培育思维,在评价中培育习惯。  相似文献   

8.
医患交际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生为获取和传达医疗信息、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与患者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相对于日常交际具有五方面的独特特征,即医患交际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医学词汇以及相关表达;医患交际过程采用特定的序列结构;医患交际会话主要表现为访谈、信息传达和服务交谈三种格式;医患交际的内容是医患双方疾病信息的交流;医患交际呈现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强调了文化不同,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就存在不同.为此,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要解决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交际法与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交际法是否是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交际法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借助各种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习者使用目的语的交际机会而非传统的重复训练,从而对培养外语交际能力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交际法作为一种输出性的、运用交际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手段,忽视了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功能.基于理论和实践分析,交际法并非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发展使现在的人们能够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机会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职业和阶层、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们通常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处世态度,在一起相处总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碰撞和冲突将导致文化休克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交往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交往在学生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如何才能以健康的交往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等基本问题。作者认为,交往是学生重要的存在方式,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在学生发展中,交往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是理性成长的根本动力,是个性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当前促使学生交往的健康成长,必须促使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大力实施交往教育,努力促使语言的合理化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College Teaching》2013,61(3):88-91
Abstract

Lectures remain the primary method of instru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despite several limitations: Students typically lose interest during hour-long lectures, lectures lead to rote learning by some students, and lectures do not lead to development of higher-level conceptual thinking skills. As an alternative to a lecture on the topic, an active learning exercise was developed to teach students abou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exercise was used with several classes, and students reported it was motivating, educational, and thought-provoking. Advantages of implementing active learning exercises in lecture cours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模式如何反映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把机械传播模式理论移植到人类传播模式,向来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代理论移植以香农-韦弗模式为基础,促进了当时传播理论的发展。在网络时代,我们借鉴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OSI七层参考模型,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克彦 《海外英语》2011,(9):346-34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reflects the history of the society development.This paper is about how English has become it is today due to its communica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the social hub enlarges beyond one community to the extent that the world is deemed as a community as a whole.Communication,therefore,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As a consequence,communication model or the definition of which is not so much a definition as a guide in communication.However,some existed communication models are not as practical as it was.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n overall contrast among three communication models——Coded Model,Gable's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Ostensive Inferential Model,to see how they assist people to comprehend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7.
中央文件精神的传播效果,关键不在于宣传声势的大小,而在于能否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运用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的活动说、中介说、内化说来阐释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在连接大众传播与内向传播的中介作用,旨在说明在大众传播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千万不可忽视人类最基本、最核心的传播方式: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各级政府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即组织传播的控制者)和共产党员(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应着力联系本地实际去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而因之所建构的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氛围(或曰现实环境),对于民众自觉认同并实践党的方针政策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大多数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主观上却使对人性的关怀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然而,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有着不可忽略的潜移默化作用。今天的视觉传达设计,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应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体现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交通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交通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只有加快交通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科教兴交、人才强交战略,才能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交往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往是社会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的范畴,教育活动是一种基于交往的社会活动,对传统教育理论和交往教育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别,基于对话和理解的交往教育主体观可以促进完整性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