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普遍状况:教师讲得太多,分析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教师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太少,语文实践活动机会极少.  相似文献   

2.
程辉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B):222-222
当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三个难题,即:教师讲得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多,学生自由活动少;师生思想束缚多,创新思维少。正是这“三多三少”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束缚了语文教改前进的脚步。“如何解决这三个难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顾敏芳 《科学大众》2014,(11):70-71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模式。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中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三个难题, 即:教师讲得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少;教师布置 课外作业多,学生自由活动少;师生思想束缚多, 创新思维少。正是这“三多三少”严重地扼杀了学 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束缚了语文教改前进的脚 步。“如何解决这三个难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语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探求的 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庆玲 《科教文汇》2007,(2X):82-82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它是着眼于发挥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实践,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主体精神的培养。因此,它不仅能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而且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陈娟 《知识窗》2013,(18):30-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徐乐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5,(7):166-166,179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巾来,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基本操作过程包括:问题驱动、合作探究、交流评价三个主要环节。下面就来阐述住新课程标准下理科学习中“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勇 《科学中国人》2014,(3S):196-196
《语文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们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新颁布的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对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式以及评价者几个方面都作了强调:“语文能力具有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评价要体现综合性,避免繁琐化。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为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语文教学要彻底改变那种教师独掌评价人权、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繁琐机械的状况。真正让评价成为改进教师教、学生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陈月娥 《科教文汇》2007,(9X):82-82
使学习潜能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需要智慧,多运用赏识教育,使其闪光点成为其对语文产生兴趣的生长点;巧妙安排学优生督促他们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集体转化潜能生的神奇力量;以学习潜能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建立“语文自主学习档案”,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消除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相似文献   

13.
王祥云 《知识窗》2014,(24):25-25
语文是交际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载体。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鉴于此,笔者主张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中心,活动是载体”的教学模式,把每篇课文、每堂课上出创意,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申长友 《科教文汇》2008,(34):101-10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一定品味的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新课标同时指出“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意义何在?其基本特征怎样?研究性课如何筛选?又如何实施?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赵素玲 《科教文汇》2007,(3X):108-108
传统的英语课堂强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师生互动少,教师是课堂的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单一,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疲于记录而来不及消化,课堂效率低,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任务”,培养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我接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很多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细心培养。例如:坐不住,小动作太多,别人说话听不进去,老师问话不理不睬,这一系列问题是一年级孩子共同的问题。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而作为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最基础时期,所以,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重点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能力。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在课堂  相似文献   

17.
张跃 《科教文汇》2007,(11Z):116-116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是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因而也就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新课程改革正是要打破这种传统观念,建立新的师生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发挥“引”和“导”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林松华 《科教文汇》2009,(18):100-100
作为语文教师,常碰到这样的尴尬事:语文早读,走进教室,学生却在读英语、政治、历史或地理,甚至有的还在读魔幻小说;语文晚自习,学生无所事事,老师一出教室,马上拿出数理化习题,争分夺秒地演算;语文课上学生昏昏入睡,课下更别说去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了。学生们学习语文,显得那样被动、无奈。因此,语文教学往往“吃力不讨好”,苦累却无功。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毫无生机可言。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变主要由教师讲到主要靠教师点拨、靠训练上来,切实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指导,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职业教育应该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观念,从“以教师为本位”的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模式教学”的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的观念。我在《文秘写作》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团结、参与、创新”精神的教改思路。经过一年来的尝试,颇有收获。一、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团队合作学习”组织教学传统课堂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