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金爱 《科技广场》2009,(12):27-31
在我国现有的住房模式下,各地房价一路飙升,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高房价、高地价、无福利分房、住房种类繁的特点.实践证明,现有住房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国情,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住房模武,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提出积极的对策建议,如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调整土地的供给结构,放开集资建房、合作建房、小产权房建设权限等,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模型测算,预测2010年我国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房地产投资和供给较快增长,房地产需求稳中有升,市场处于景气状态。主要原因有:宏观政策鼓励房地产健康发展;购房愿望和能力仍支撑刚性需求;通货膨胀预期刺激短期需求;土地供给制度制约市场供给;上游产品涨价传导到房地产市场;城市化新趋势推动房地产发展等。文中最后就房地产制度建设、调控政策、抑制投机以及城市化新挑战等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颜昌文 《科技广场》2011,(8):137-139
简述了调控政策的特点和效果,并基于理论和现实剖析了其对南昌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指出在房地产市场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土地供给,行政干预市场只是临时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土地的供求原理,探讨了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使土地供给失控现象得到抑制,土地储备初期土地市场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土地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地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土地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对地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缓解土地储备初期地价上升对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储备机构应适当增加储备土地的供给量,以降低地价上涨的幅度.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土地供给信息对我国住宅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在分析土地供给信息与住宅市场价格互动机理的基础上,选取1999年--2010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土地供给信息、住宅市场价格等相关数据定量反应土地供给信息对住宅市场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供给信息是影响我国住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且对东中西各区域影响程度不同,东部区域住宅市场价格对土地供给信息的敏感程度较高,中西部区域住宅市场价格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条件。近年来,宁夏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本文利用历年数据,从土地供给状况、历年供给量、供给结构与区域差异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宁夏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状况。同时对宁夏房地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以期为房地产企业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利用土地的时候,不能盲目的利用,而是应该采用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土地的使用价值,同时结合房地产市场,控制开发的力度。根据房地产的需求尤其是租赁需要,调节房地产市场上的房屋供给。在利用土地的时候,还要采用区位决策的方式。本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了土地利用以及房地产租赁市场调节的技术以及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作为一种商品,供求关系在其价格的决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依托稀缺的土地资源,房地产商品的供给一般十分有限,但需求因素却往往比较复杂。因此,从需求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有助于了解政策成败的原因,找到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价格上涨过快,房屋价格虚高;房地产开发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房地产市场混乱:融资渠道单一,投机性因素增加,市场风险大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这些问题,2006年5月29日,建设部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给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该政策文件的出台,其密度是空前的,而且从土地、税收、金融、建设、交易等多领域、多层次综合治理,表明了中央进行调控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对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房地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房价不断涨高,房地产市场供给、需求不合理现象逐渐表现出来。居民住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加上人们对物价和收入水平的预期,还存在一部分超前消费需求,其目的是为预防今后因住房价格过高而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11.
郭佳 《科技广场》2011,(8):109-112
本文分析江西省房地产市场的现状,提出改善房地产市场问题的对策。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出现了房价过高、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调控政策效果不明显、开发商囤积土地和推迟开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严格贯彻与执行中央政策,严厉打击囤地、囤房等违纪行为,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与房价变动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松  王钊 《科研管理》2014,35(11):163-170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展开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变动的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以非农就业人口衡量的城镇化对房地产价格变动影响显著为负。邻近省份的城镇化会带动区域房地产价格上涨,但受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约束,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从其他变量看,房价预期、外商直接投资、土地供应、货币政策、基础设施条件、城镇居民收入、贸易开放等变量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不同。文章最后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杜聪  王峤  刘修岩 《科研管理》2020,41(7):110-119
 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带来城市房价激增,这会不会造成对创新要素的挤出,从而导致城市创新脚步放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住房供给约束推高房价,从而挤出创新活动,并导致创新产业在未达到成熟之前过早分散化的理论机制;进而基于2006年-2013年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工业行业创新指数数据,采用不可开发土地比例和国际钢材价格等外生冲击作为工具变量来识别住房供给约束对城市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供给约束通过推高房价会极大的挤出城市的创新活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一挤出效应背后的机制之一可能在于,较强的住房供给约束会导致创新产业在其创新活力尚未充分发挥之前,过早的被从多元化大城市挤出到专业化中小城市,即出现了创新活动的过早分散化现象。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从推动住房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异化住宅用地供给策略和构建城市群协调创新网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会广  刘忠原  张耀宇 《资源科学》2012,34(10):1871-1880
2010年以来,在国家严厉的、密集的调控政策下,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绩效表现出差异性,但也显示地方反弹的压力。因而,如何做到调控精准化、差别化和决策科学化需要房地产重点监控区域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文以房价与地价波动及其关系的表现形式为依据,提出工作假说——房价地价关系与全国基本一致的城市,其房价波动偏离全国房价波动均值的程度也较小,以此作为划分重点监控区域的标准或方法。然后利用全国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短期内双向互动影响一致的城市有26个;运用均值、方差与离散系数等描述性统计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2010年以来其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离散系数普遍小于均值,而海口、杭州、深圳等城市应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监控的重点;单个样本t检验表明,新建住宅市场与二手房市场的差异较大,而后者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较少,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重点关注二手房市场。总体而言,把握各城市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性以及差异性,是房地产分区域、分市场、分类差别化与精准化调控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熊方军  邓长荣  马永开 《软科学》2007,21(5):31-33,37
在分析了全国房地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础上,从土地供给、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30个省市房地产总量差异,并针对全国和30个省市房地产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同特征,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实体企业利润持续收窄,实体企业纷纷转向投资房地产。本文发现:地方政府经济考核压力以及财政需求,是驱动实体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重要因素。此外,宽松的货币供给,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偏好,为从事地产投资的实体企业提供了充足的金融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实体企业强化房地产投资的强度。从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影响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来看,本文发现:房地产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挤占效应“,而无法对企业的资源起到”挤入“的功效。本文基于“驱动—传导”机制,对“实体企业房地产投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2年1月—2007年9月的季度数据,采用ARIMA模型,对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房地产市场需求、房地产市场供给以及房地产价格指数等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增幅仍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房地产投资继续平稳增长,需求结构基本稳态发展,供给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供需不平衡矛盾继续存在。此外,本文还对2008年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