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耐力训练和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因素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耐力训练组(T组)和一次性力竭组(E组)。T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次/周,共6周,训练时间从每天45 min逐渐增加到90 min;E组正常笼内饲养6周后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通过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MPTP的开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线粒体Ca2+的转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T组线粒体吸光度值和Ca2+的转运量无显著性变化,Cyt c的释放量与Bax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2)E组线粒体吸光度值显著减少,Cyt c释放量及Ca2+转运量显著增加,Bcl-2mRNA表达显著下降,Bax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 耐力运动可能通过上调Bcl-2/Bax基因表达,减少Cyt c释放,稳定MPTP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一次性力竭运动可能通过下调Bcl-2/Bax基因表达,MPTP异常开放,增加Cyt c和Ca2+释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 《体育科学》1993,13(3):58-60,65
本文观察运动和不运动组小白鼠骨骼肌收缩蛋白含量,Mg—ATPase 活性以及对 Ca~(2+)感受性的生理特性。我们发现:运动不仅可以使骨骼肌收缩蛋白含量增加,而且活性化高的蛋白同时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收缩反应说明运动可使骨骼肌对 Ca~(2+)的感受性明显改善,肌动球蛋白 Mg—ATPase 的活性增高。结果表明:骨骼肌收缩蛋白在质和量的变化,可能是由肌动球蛋白 Mg—ATPase 的活性增高而引起。  相似文献   

3.
不同运动强度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反应及代谢的影响,阐明运动对高脂血症小鼠提供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方便可行的调节机制.方法:通过小鼠建模对照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洛伐他汀治疗组、高脂模型组及跑步干预组4组对照.对跑步干预组又进行高、中、低3种强度的跑步运动,21天后测定血清、肝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得到数据并分析.结果:跑步干预21天后,高脂模型组的小鼠的血清、肝脏的TC、TG水平均高于跑步干预的3组和洛伐他汀治疗组;高强度跑步干预组各项指标与洛伐他汀治疗组相近且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跑步运动在高强度情况下对降脂有明显效果,与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低强度情况下效果不明显,因此,高强度的运动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4.
运动时骨骼肌两种重要能源底物,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氧化供能时存在交互关系,且与G-FA循环理论以外的机制有关。运动中增加脂肪的可用性可降低骨骼肌PDH活性,减少肌糖原分解,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NADH可用性,进而缓解运动诱导的游离ADP,AMP和Pi累积增加;增加外源性CHO可用性能减少骨骼肌脂肪氧化,可能是通过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和FFA可用性下降,也可能是通过减少脂肪转运进入肌肉和/或降低线粒体速率等机制;运动强度增加机体更依赖于CHO供能,可能通过肌肉内、外机制下调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5.
从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角度,探讨有氧训练抗运动疲劳的效应和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力竭运动组(L)和有氧训练组(T),每组8只,T组进行6周有氧训练后,将L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下至力竭时间,T组再进行同等时间的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并进行MPTP开放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线粒体Ca2+转运检测。结果:1)与D组相比,T组和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1);与T组相比,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5)。2)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5)。3)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力竭运动会引起MPTP的高通透性开放,造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Ca2+大量释放,而有氧训练可以显著性地降低MPTP的开放程度,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丢失,从而减少线粒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2O2对原代培养骨骼肌细胞存活状态的影响;探索H2O2在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对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的影响,确定其体外最适作用剂量和体外最适作用时间(可激发线粒体生物发生,又不至引发细胞死亡),从而了解以H2O2为主的ROS对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新生24h内乳鼠骨骼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用H2O2作为外源性ROS诱因,激发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分别用MTT检测细胞活性、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PCR方法检测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因子PGC-1α、mt-TFA、mtTFB2、NRF-1 mRNA表达水平以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磷酸化Akt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PGC-1αmRNA水平只在100μMH2O2作用3h后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mtTFA mRNA水平在作用1h、3h、6h后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在18h后又下降;mtTFB2 mRNA水平则在3h、6h、18h后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NRF-1 mRNA水平只在作用1h后较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其他各时间点都没有改变。磷酸化AKt 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有较低的AKt表达,1h、3h、6h、18h组均有表达,且以1h、6h、18h组水平较高。结论:ROS的适量和适时都决定着其是以线粒体生物发生信号分子为主导还是以凋亡信号分子为主导作用而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抑制、凋亡;外源性H2O2作用实验证实PGC-1α可能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早期事件无关;适量H2O2激活了PI3K/AKt/PKB信号系统,使AKt磷酸化,介导了线粒体生物发生作用,保护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中长跑运动员跑步效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江苏田径队一、二线中长跑运动员,男性,各6名;便携式氧代谢测试仪器测试个人最好成绩平均速度下的跑步能效(RE,ml.kg-1.m-1)。结果:高水平组的跑步能效显著低于普通组的跑步能效(11.2±0.35,11.9±0.6,P=0.043)结论:本研究中高水平组运动员具有更好的运动节省能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线粒体的结构功能及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与线粒体的密切关系,探讨其参与运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线粒体在心肌细胞凋亡中起关键的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包括线粒体通透转变孔道(mPTP)的开放、线粒体膜电位(△Ψm)的丧失、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促凋亡蛋白的释放、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Ca2+超载、Bcl-2家族促进和抑制凋亡蛋白的参与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性肥胖大鼠脂肪线粒体形态和动力学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三周龄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后者在第8周时选取体重超出正常对照组平均体重20%的大鼠为肥胖大鼠,再分为肥胖对照组、运动干预组,第16周时处死。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肪细胞的线粒体形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脂肪细胞中NYGGF4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fn1蛋白、Mfn2蛋白、Dr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肥胖组大鼠脂肪细胞线粒体体积变小、数量明显减少,线粒体嵴断裂、减少、消失,部分线粒体肿胀,甚至呈空泡状;有氧运动干预后,肥胖组大鼠脂肪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接近,表现为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线粒体无明显肿胀、皱缩。2)肥胖组大鼠脂肪细胞NYGGF4mRNA、Mf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fn2、Drp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氧运动干预后,肥胖组大鼠脂肪细胞NYG-GF4mRNA、Mf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YGGF4基因可能通过上调Mfn1蛋白表达水平,导致肥胖大鼠脂肪细胞线粒体形态发生变化、数量减少,影响细胞线粒体形态及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组织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为了研究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组织损害的变化规律,应用形态学手段和分子生化技术,对训练后两组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含量、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D)、心肌组织匀浆内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和β葡萄糖醛酸酶(Beta-glucuronidase,Beta-GLU)、磷脂酶A2(PLA2)等指标做了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提示,过度训练后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过度训练状态下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VO2peak常用于评价不同人群有氧工作能力,是近年来国外运动医学文献中出现频度较高的一个专业术语。就VO2peak这一术语的解释、与VO2max的区别、应用范围以及再测信度进行了综述。尽管学者们对VO2peak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VO2peak在研究对象、判断标准、运动负荷方法等方面与VO2max存在明显的差异。VO2peak常用于不同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许多研究表明,VO2peak有很高的再测信度,是一项稳定性较好的测试指标。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察习练太级拳对老年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的影响。实验选择城镇老年妇女(55—65岁)16人,随机分为运动组(10人)和对照组(6人)。运动组受试每天进行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正常日常活动,不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结果发现:运动组经过6个月的太极拳练习,血清IL—2浓度和血液中NK细胞数量明显升高,一次性太极拳练习,明显提高血液IL—2的浓度,表明太极拳运动可提高机能的免疫机能,增强老年人抗疾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从灰色系统建模预测的基本理论出发,跳出传统灰色建模常用的GM(1,1)模型范畴,探索处在转折期体育事件的预测建模新方法,并以不同情况下运用GM(2,1)与GM(1,1)建模效果的实例分析对比,阐明GM(2,1)建模方法是转折期体育事件预测工作的理想方法,从而解决以往包含转折期体育事件难以成功建模预测的难题,为灰色理论在体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打开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人体有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儿童少年最大吸氧量的自然增长规律及其性别差异;并着重阐述了人体有氧能力与耐力运动项目成绩的关系。并根据研究数据和国内外学者的同类研究的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拟合,建立了予测13~岁男性最大摄氧量的公式。本文还首次提出了最大摄氧量平台(VO2maxPD)的概念,进而深入的讨论了VO2max、VO2maxPD和VO2AT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泳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小鼠小腿三头肌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制备小鼠游泳力竭运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小鼠游泳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小鼠小腿三头肌中MMP-2的分布和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力竭运动后,恢复不同时程MMP-2在小鼠小腿三头肌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阳性部位主要分布在慢肌肌纤维和肌内膜,快肌纤维肌膜内侧有较弱的免疫阳性反应;(2)游泳3h力竭运动后即刻,小腿三头肌中MMP-2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游泳3h力竭运动后恢复1、6、12h,小腿三头肌中MMP-2表达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恢复6h时出现了MMP-2的表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4)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MMP-2表达量逐渐下降,恢复24h时MMP-2表达量已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力竭运动导致MMP-2的表达增加,而且在恢复过程中,骨骼肌中MMP-2表达具有时效性,这种表达可能与力竭运动后产生的骨骼肌过度疲劳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汉族、土家族男大学生最大有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汉族和土家族男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心肺功能水平。以PWC_(170)值推算VO_(2max)发现,汉族男大学生身高、体重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体脂%和去脂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PWC_(170)值两民族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WC_(170)推算VO_(2max),绝对值汉族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土家族男大学生(P<0.01),但相对值两民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研究高住低训(HiLo)提高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的效果。将14名国家男子橄榄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HiLo组(n=8)和LoLo组(n=6),进行为期4周的实验。HiLo组每晚在O2浓度为14.7%的实验室居住10h。每周除正常训练外,还有3次30min在O2浓度为15.4%、强度为个体72%V.O2max的功率自行车运动。LoLo组的训练方案与HiLo组相同,但没有低氧居住和低氧运动。每周3次的30min功率自行车运动在常氧环境下进行,强度为个体80%V.O2max。结果表明,HiLo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12min跑成绩明显提高;对4种距离折返跑时间、球门折返跑等无氧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对Hb等血象指标的提高没有显著作用,但可以保持运动员正常的Hb水平。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运动员血清T/E_2、T/F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200多名不同年龄的省级以上运动员及普通人的血清事酮(T)、雌二醇(E_2)、皮质醇(F)的基础值,对体内激素平衡T/E_2及T/F值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年龄及训练年限与普通人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性运动员T/E_2平均比值比普通人高(P<0.01);T/F均值比普通人高(P<0.05)。青少年男、女运动员以15~16岁组T/E_2、T/F为较大差异期(P<0.01)。不同项目其T/E_2与T/F均值有显著差异(P<0.05,P<0.01)。提示T/E_2与T/F将成为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疲劳恢复及激素治疗的重要内分泌激素指标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Mg2+对超速驱动后离体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岩  颜辉 《体育学刊》2004,11(4):49-51
为研究Mg^2 对疲劳心脏的保护作用,以离体大鼠心脏为研究对象,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对超速驱动的离体心脏施加不同浓度Mg^2 的灌流液。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Mg^2 溶液对离体心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心肌乳酸脱氢酶漏出减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心肌组织和线粒体钙超载减轻。  相似文献   

20.
最大摄氧量(VO2max)是运动生理学反映机体心肺功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根据以前的文献资料,就VO2max的判断标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