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1,(11):92
2011年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艺术家齐聚中国,亮相2011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中央电台青年话剧社出品的话剧《夜上浓妆》,从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参选作品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选的16部原创作品之一。《夜上浓妆》是中央电台青年话剧社出品的第  相似文献   

2.
曹禺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话剧大师,其话剧作品具有尖锐的冲突、丰富的情节、紧密的结构和生动的语言等鲜明特征,深受观众的喜爱.他的作品不仅在话剧舞台上频频演出,还常常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区被改编搬上银幕.到目前为止,曹禺先生被搬上银幕的话剧作品集中在解放前创作的四部名剧,即《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这也再次证明了这四部名剧的经典性.  相似文献   

3.
王馨婉 《新闻世界》2011,(2):114-115
由上海著名青年导演何念执导、宁财神编剧的话剧《鹿鼎记》公映以来受到了业界与坊间人士的广泛关注,在观众群中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作为一部商业化喜剧作品,该剧以丰富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艺术设计、蒙太奇式的变幻、光影虚实的把握、舞台时空的拓展赢得了喝彩,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话剧乃至中国话剧市场化过程中的发展探索和改革,但是...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他的话剧作品《醒》,比被认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终身大事》早三年;他的导演生涯,比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导演"洪深早六年;他是引领曹禺走上话剧创作道路的第一人;他是戏剧大师梅兰芳访美、访苏演出的导演兼顾问.他就是被誉为中国话剧奠基人之一的张彭春.  相似文献   

5.
吴琼 《东南传播》2017,(12):33-34
纵观2017年国庆档期的多部影片,有成龙主演的中英合拍动作片《英伦对决》、有王晶导演的犯罪动作片《追龙》、有李晨首次执导的空战剧情片《空天猎》、有大鹏导演的喜剧片《缝纫机乐队》。在这些影片中,由开心麻花出品的《羞羞的铁拳》在上映首周突破10亿票房,最终以14亿票房成为了2017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这是继《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之后,开心麻花第三次出品的,由同名话剧改编的喜剧电影。这部电影不但获得了2017年国庆档期票房冠军,而且似乎在票房数字上也呈现出一枝独秀的态势,而这种现象背后,话剧IP电影所带来的火热票房现象值得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易卜生与百年中国话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每天至少有一部易卜生的作品在世界某一舞台上演”。(挪威易卜生纪念活动主任特恩·巴德松语)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的戏剧演出季中,推出了包括《建筑大师》、《群鬼探戈》、《培尔·金特》、《玩偶之家》、《娜拉离开丈夫以后》、《群鬼》在内的六台易卜生戏剧。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易卜生戏剧集》(三卷本)。如此规模的戏剧纪念活动,表现了易卜生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是中国话剧百年。在中国话剧诞生的1907年,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第一次简要评价了易卜生:“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死守真理,以拒庸愚”。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导引着易卜生走进中国,成为中国现代意识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戏剧家在与易卜生的神思交会中,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世相,亲历了中国话剧实践的曲折发展。他们在艺术与社会的纠缠中与易卜生或亲近、或疏离,而无论是敞开怀抱走近还是误读乃至背弃,都反映了他们悲欣交集的艺术探索和命运。这也是中国话剧的命运。而未来总在自己脚下。胡粲然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仲夏,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青年业务论文专刊》(以下简称《专刊》)的复印件。它集合了全台青年的智慧,收录的60余篇优秀业务论文,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有新闻理论,有技术前沿,有广告运营,还有网络新媒,可以说中央电台团委用这样一种海纳百川的方式,筑建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青年学术论坛。《专刊》是从两年一次的"中央电台青年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参选作品中择优集册刊发的。随着这两年青年职工的增加,台内业务研究氛围也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参加这个活动,择优发表的《专刊》也成为青  相似文献   

8.
话剧初叫文明戏,“五四”后名为“爱美剧”、“白话剧”,1928年由著名剧作家、导演洪深定名为话剧.民国时期昆明先后成立激楚社、扶风社、新民社、醒民社等话剧团体,但这时的话剧纯粹是票友性演出,只能给滇剧扮演垫场的角色.当时《滇声报》曾评论“激楚、扶风两社,登台诸君,虽多名流人物,而经验素少,表情、道白、每不认真,反不如旧戏足以号召看客”.王旦东、陈豫源等的回归,开启云南话剧从茶余饭后的游戏走向艺术殿堂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刘彤 《传媒》2014,(10)
正继《百变大咖秀》热播之后,湖南卫视迅速推出电视话剧栏目《星剧社》,继续保持"周四变周末"的欢乐气氛,于是一种全新的节目形式——电视话剧便出现于荧屏。2013年七夕,历来以综艺节目见长的湖南卫视推出了电视话剧作品——《撒娇女王》,该作品将传统的歌舞元素与话剧艺术结合,既突破了舞台话剧的中规中矩形式,又延伸了其审美内涵,而且由于采用电视直播的形式,电视艺术的视觉冲击与节奏美感也兼具其中。可以说,《撒娇女王》是《星剧社》节目产生之前的一次重要尝试,对于市场检验、团队锻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4月24日,湖南卫视《星剧社》开播。  相似文献   

10.
关注生活与『卷入现实』--陆天明及其『反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圈内,陆天明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了,其创作横跨了包括电影、电视、话剧、文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作为电视剧的编剧,其作品之多、影响之广泛,也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如他的《李克农》、《闻一多》、《冻土带》、《千年鼓》、《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都是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而早于电视剧创作的话剧,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异常倾心的创作门类。青年艺术剧院新近演出了话剧《第十七棵黑杨》,他便是该作品的编剧。但在这里,我不想更多地谈论陆天明的话剧或电视剧创作,特别是就陆天明自身来说,他更钟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83-83
在大陆曾推出过《红色的天空》《千禧夜,我们蜕相声》和《他没有两个老婆》等3部戏剧作品均受好评的台湾“表演工作坊”,11月将开始《暗恋桃花源》内地版的演出。这部话剧由国家话剧院与台湾“表演工作坊”共同制作。  相似文献   

12.
继话剧《霸王歌行》上演后,国家话剧院推出的另一部原创大戏《天朝1900》,也将亮相。  相似文献   

13.
《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在我军文艺史上享有辉煌声誉的话剧作品,最初竟被认为是“毒草”而差点被扼杀。是周恩来慧眼拯救了这部优秀话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京军区剧作家沈西蒙和导演漠雁、记者吕兴臣合作,以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为原型,写出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由于剧中写了一位进上海后经不起“香风”熏染而欲与农村妻子离婚的排长,又写了一个新战士和资本家女儿的爱情纠葛,以及其他一些独特的人物、情节,一经初排,即被认为是给我军抹黑,给好八连抹黑,不予上演。但如果真要把这些人物、冲突改掉或淡化,《霓》剧就决不可能成为后来那…  相似文献   

14.
大型系列报道是新闻媒体的重头戏。抓住新闻事件的重要节点进行采访报道,可以使整个系列报道呈现清晰的脉络。从2011年开始,话剧《郭明义》巡演轰动全国,由辽宁日报策划的话剧《郭明义》大型系列报道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多种角度、多种体裁,4万余字的系列报道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15.
杨丽丽 《视听界》2002,(3):81-81
江苏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世纪彩虹》是一部以新中国建桥历史为背景,反映一代桥工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心态、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感人至深的友情、亲情、爱情的优秀舞台话剧作品。是江苏省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2000年在录制这部戏中,我想,把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舞台剧搬上电视荧屏,需要在充分展示舞台剧艺术魅力的同时突破它的局限,运用  相似文献   

16.
《兰台内外》2015,(1):1
2月13日上午,吉林省档案馆兰台青年话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血痕》,在省档案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首场演出。话剧《血痕》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永久占据中国东北,1936年开始实施侵略国策之"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大批日本移民侵入东北,强买、强占土地为背景,讲述了太平镇地主金谷地一家在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下,土地、房屋被低价强买,金谷地和女儿被抓,儿媳被杀的悲惨命运。吉林省档案馆保管近10万卷件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实记录日本侵华活动的档案。这些档案世界仅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湖南卫视《星剧社》的播出,"电视话剧"成为了一个全新概念。将有着良好口碑的话剧作品搬上电视荧屏,这种话剧与电视真人秀相结合的方式很新颖,普及戏剧艺术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在节目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细节处理问题,以及引发观众与业界对此的诸多质疑,使得我们必须正视"电视话剧"这一新的电视产品的创新与缺憾,如何使"话剧"这一高端艺术更好地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广大观众能真正领略话剧魅力,是下一季《星剧社》节目要思考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毒药》是戏剧大师曹禺女儿万方的话剧处女作,也是纪念曹禺逝世十周年的作品。作为中央歌剧院的专职编剧,万方近年来创作了不少关注老百姓家庭现实生活的影视作品,如《空镜子》《黑眼睛》等。和《雷雨》《原野》一样,这也是一部家庭心理剧,描写了一家四口——父、母、子、媳之间在生活压力下不可调和的矛盾。婆媳矛盾是全剧的主线之一,而儿子、儿媳间女强男弱的夫妻对比也折射出当代男人所面临的困窘现实。“幸福是一种毒药,爱情是一种毒药,毒是指对心灵的侵害。”谈到戏剧名,万方这样解释。时间:2006年12月19日地点:人艺小剧场/北京…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开发自已的发现力──在新华社青年记者理论研讨班上的讲话南振中最近我翻阅了一部《发明发现大典》,突然间产生了一个念头:假如有人编辑出版一本《新闻记者发现大典》,让全国的编辑、记者自我推荐入选作品,我们究竟能推选出多少真正称得上“有所发现”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20.
《夜上海》是在2006年以《梦回大清》一举成名,引领全国青年文学“穿越”风暴之后,青年女作家金子潜心雕琢的第二部“女人书”。《夜上海》延续了《梦回大清》充满张力和悬念感的叙事,冷静淡定处透出幽默,紧张刺激时显露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