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方回论诗集矢晚唐,在诗学史上影响颇大.但方回所谓"晚唐诗"不同于今人观念中的晚唐诗.今人的"晚唐诗"是以时间为断,以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韩偓等为代表.方回《瀛奎律髓》中"晚唐诗"并非以时段划界,而以诗风特点与气象论,其特点是"工""切"而气格卑弱,代表诗人是姚合、许浑、李频.更重要的是,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使用的"晚唐诗"概念,是由宋入元诗论家对"晚唐诗"的一般理解,故辨析方回诗论中"晚唐诗"概念,对准确把握宋元之际的唐诗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著名国学家陈寅恪在评价中国古代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时提出了"新自然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新自然观"的理论逐渐形成,并成为众多评论家研究陶渊明的标签.无独有偶,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大量诗作中也呈现出"新自然观"的蛛丝马迹.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尊崇与热爱不仅成为了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和风格特色,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世界观、宇宙观与哲学观,以致于他对宗教的信仰都被打上了"自然"的深深烙印,从而体现出与陶渊明的"新自然观"所相似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古希腊诗人萨福的生平和创作给后人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在塞林格的小说世界中,"萨福"和她的诗所代表的是一个尊重个性与情感的世界,寄寓了作者藉"萨福"之名,为现代生活创造一种新秩序的用意。  相似文献   

4.
但丁在《神曲》里匠心设计的"三维空间"深刻影响了弥尔顿的《失乐园》之创作,以致弥尔顿同样以地狱、人间、天堂三界为叙事场景,以"史诗主人公在两位向导指点下的美德追寻"为叙事模式.文章从"空间诗学"的视角对两部史诗展开互文式探究,指出:两位诗人以各自独特的民族语言为载体构建了同样蕴含物理和精神双重意义的创造性张力,彰显了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共同的道德探索及其以"美德线路"为核心的史诗情怀.但弥尔顿将但丁对个体灵魂救赎的关注提升至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通过书写"每一个灵魂"之代表亚当夏娃的美德追寻而创造出被誉为"文学史诗之冠"的《失乐园》,其史诗史上的经典地位"永远无法被超越".  相似文献   

5.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费特是19世纪俄罗斯"纯艺术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其描写的自然诗语言优美,意境浓郁,并反映着诗人本身的生活和人生哲理。通过分析诗人笔下的白桦,我们发现诗人把人生和自然融于一体,物我合一,并反映出诗人本身的矛盾性和可解性。  相似文献   

7.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想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威廉·布莱克十分推崇诗人想象力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他认为"一种力量足以造就一个诗人想象."文章引用了其诗歌原文,试图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探索他神奇瑰丽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从文本出发,解读了“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和“下半身”盟主沈浩波的同名诗歌《一个人老了》。通过对这两首诗歌的比较,结合知识分子诗人和民间诗人的论争来探讨这两首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为例浅探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在当今诗坛各有诟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贵州本土诗人张克作品中的"瀑布"意象,既反映了诗人题材领域的地域性倾向,又折射出他在不同时期的审美方式与内容之变迁.从创作初期的清新俊逸,到过渡时期的蓄势待发再到黄金时期对人生的崭新理解,张克诗歌一直在常与变之间滑行,其"瀑布"意象在不断变革中承载着诗人对家乡地域及其文化的不同认知.  相似文献   

10.
江总历梁、陈、隋三代,他因"狎客"之名和身仕三朝的经历在后世饱受争议;也因遭逢乱世阅尽沧桑为后人所喟叹.后世诗人咏及江总,常以其宅邸为凭吊对象,"江总宅"成为意蕴丰富的诗歌意象."江总宅"作为文人庭院的代表,是优雅闲适、诗酒风流的文人生活的象征.另一方面,它又饱含了感慨时空转换、世事沧桑的深沉意蕴.与其他历史遗迹相比,"江总宅"融合了江总的身世行迹,突出了个体身处巨大的世事变迁中的渺小与无奈,极易引发身处易代之际的后世文人的强烈共鸣,是其六朝情结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