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凡读者向编辑部反映报刊的差错 ,编辑(甚至领导)就会推诿道 :可能是校对没有校出来。一些重要的差错 ,报社往往会在报屁股的位置刊登一则小启 :由于校对工作疏忽 ,某月某日某篇某句话出现差错 ,应为…… ,特此更正 ,并向读者致歉。这种事看到多了 ,遇到多了 ,也就见怪不怪。不过 ,读到《羊城晚报》7月18日的一则报道 ,再次唤起了我的牢骚。7月15日广东省成人自考会计原理科最后一道题提问部分没有给考生提问题。对此 ,广东省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 :“出错试题是在试卷校对流程上出了问题”。又是校对的错。这是官方把差错责任推到校…  相似文献   

2.
校对工作是报刊出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一份报纸和刊物要达到正确的宣传目的,校对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记得建国初期,南京《新华日报》(三报合并前是南京市委的机关报)曾经由于校对工作的疏忽大意,把一篇重要国际新闻的标题“印度人民决不对苏作战”错成“印度人民决对苏作战”。漏掉一个“不”字,铸成了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差错。当时市委负责同志到报社召开大会,指出这个差错的严重性,并由有关人员做了深刻的检讨,引以为戒。由此可以看出,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关上房门,准备写点东西,忽听到“笃、笃、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多时未见的老胡。他是个有30年经验的老校对。寒暄一番之后,话题就转到书稿中的差错上去了。老胡感慨地说:“现在几乎是无错不成书。究其原因,校对漏校是一个方面,但百分之七、八十是原稿本身就是错的。原稿差错越多,书刊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是啊,现在有些原稿中的差错比比皆是,”我老伴说,“其他且不说,光错别字就不少,听说有个单位一部稿子就错了180多个字”。她也是个老校对,听了老胡的话后,也加入了我们的议论。我听她如此说,顿时显露出惊讶的神态。老胡  相似文献   

4.
谈编校合一     
出版工作发展很快,书刊越出越多,大家都感到高兴。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令人头痛的事,就是书刊上出现的错别字太多,“批准”错成“批淮”,“遣送”错成“遗送”,“荼毒”错成“茶毒”,这类差错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不仅如此,而且竟出现“展望出版社”错成“展览出版社”这样的事。这么错下去怎么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想到如何从出版社的编校体制的改革上做文章。解放前的出版业(当时的书店)大都实行编校合一的体制,当时的编辑部人员很少,也不得不如此。当然编校合一也有其合理的一面:编辑管校对可以减少校样上的许多错误;校对当编辑助手,学做编辑工作,业务上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开明书店是实行编校合一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之一。他们出版的书,校对精,错字少,声誉卓著。周振甫、王攸二位同志都是开明的老人,我们请他们写了两篇文章,介绍当时的经验,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解放后,出版事业大发展,出版社也多了,编辑部机构比以前大得不能比,编校分开代替了编校合一,毫无疑问这是一大进步。但是编校分开之后如何保留编校合一中的好经验、好传统却是一个末被十分重视的问题。新中国的出版事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编辑和校对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同志们踊跃写出总结经验的文章来参加讨论:①编校工作有些什么经验教训?②编校体制应当如何改革才有利于出版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褚留成 《传媒观察》2007,(10):62-62
有人说,校对不就是拿着原稿和校样比对着看吗,忠实于原稿就是了。其实,从校对工作的实际来看,远非如此。仅就今年六、七两月我所发现的和我的同事发现的几起带有政治性和事实性差错为例,来说明仅靠原稿来校稿,有时会捅大娄子。  相似文献   

6.
校对应学会识别“隐性差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校对工作中,校对员要以尊重原稿为前提,主要是“校差错”;但随着电子文稿的增多,原稿中的“隐性差错”越来越多,“校是非”成为主要工作。何谓“隐性差错”,我的理解就是文字正确,但文意错了;乍一看对了,一推敲错了。如何纠正“隐性差错”,我认为关节点在于“识别”,如何识别,则必须具备三要素,那就是“善疑,勤查,多思”。  相似文献   

7.
在一部书稿中政治性问题是第一位的,成书质量再好政治上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弃.在校对过程中,要有政治警觉和职业敏感性.一般所说校对中的政治性差错,是指由于政治上的认识不清晰、技术上的疏漏等造成的政治性内容的个别差错.因此除了平时重点关注书稿在内容上是否有违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外,还要防止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马虎、思想上的麻痹大意所造成的政治性失误.对于政治方面的差错,2001年12月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凡违反第二十六、二十七条“……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等属于内容质量不合格,对于此类图书不予出版.为防止政治性差错的出现,在校对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图书差错结构及灭错对策谈维近代中国出版家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校对讹字,以便修板再行刷印,及复查全书,辩论经义者半,校出错讹者半。”“辩论经义者半”,即原板中存在的差错占一半,这些差错需经辩论后才能搞清楚的。“校出错讹者半”,即明显的错别字占一半...  相似文献   

9.
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语言文字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工作者要具备语言文字优势”这个命题原本是《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编校人员在语言文字方面应当具有相对优势。我认为他的这个提法尤其适用于校对工作者。首先,这是校对工作的性质对校对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校对是以猎错为手段、以灭错为目的的工作,其任务就是将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实现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保证图书的内在质量。根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对382种出版物中的差错的分析,用字错误占31%,词语错误占15%,表达错误占19%,标点错误占23%,上述四类错误在差错总数中共占88%,其他差错仅占12%。这…  相似文献   

10.
我曾参观过一家大出版社举办的“书刊差错质量展览”,涉及到编辑、装帧、设计、校对、印订等五个部门。使我感到吃惊的是,由于编辑和校对的失误而造成了数以万计的成品错。其中以汉字同形字出错的比例最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在校读一部学术著作《孙中山的思想和道路》(全书20万字)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各次校样中的错别字进行调查研究,共计  相似文献   

11.
现行纵向校对制度的主要弊病是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相互分离,干好干坏难区分,相同的校对字数中所包含的质可以有悬殊的差别。本文着重解决这个问题:将校对的质转化为校对的量,化二元为一元,实现量质统一。 一、将质转化为量的思路 校出率(所校出的差错数对校对前校稿中所含差错数的比率)和差错率(校稿中所含差错数对校稿总字数的比率),前者属工作质量的范畴,为无名数;后者属产品质量的范畴,虽然惯常以万分比表示,其实是名数,其单位为个错/万字。将质转化为量,就是把反映校对工作质量的校出率转化为体现社会必要劳动的校对遍数,校出率越高则所完成的校对遍数越多,校出率越低则所完成的校对遍数越少,摆脱  相似文献   

12.
陈彧同志在《非智力因素对校对质量 的影响》(载《新闻记者》2000年第三期)一文中,以校对的职责范围作了肯定,承认校对的行为准则是:“其一,是忠实于原稿,即原稿怎样校样也必然怎样;其二,是对原稿错,校对有权提出疑问,但按常规是无权修改的。”校对要“尊重原稿、尊重作者、尊重编辑的劳动和对原文的处理”。可是在谈到如何看待见报差错时,陈彧同志又否定了自己的观念,把校对的职责范围无限扩大了,把不是校对的过错也加到了校对的头上,所列举的事实之逻辑是编辑出错,校对负责;编辑生病,校对吃药;校对是个泔水缸,谁…  相似文献   

13.
有人把校对工作视为“雕虫小技”,这实在是一个误解;而唯其“细”、“小”,则更有着关乎大体、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好的技术(包括校对的技术)能把正确的政治内容最完善地表达出来,坏的技术则不能做到这点,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新闻工作文集》“政治与技术”)。解放前国民党的报纸,常常把“中共”、“中央”两字弄错。有一次某报把“中共溃败”错成“中央溃败”,弄成一场笑话,使报馆险遭查封。从这个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技术的作用,技术的可贵,就在这个意义上。”(引文同上)  相似文献   

14.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上这句流传了几千年的老话,不久前在四家全国性报刊上都被错印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读者去信批评后,有的编辑回信说:这“主要是我们校对时不仔细,未核对原文造成的”。此说一出,读者哗然,说:“把责任都推到校对身上是不公平的”;“为何四家报刊对这一引文都不加核对?”;“编辑工作一定要建立责任制,这样的差错是不应再发生的。”诚哉斯言!现在有的报刊上差错迭出,假闻频生,有关人员明知出了错,撒了谎,却处之泰然,依然我行我素,说来令人吃惊!究其原因,当前新闻战线缺少严格的责任制的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张好的报纸,不仅要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新颖别致的版面,还应具备一流的编校质量。新闻校对在报纸出版程序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江西日报社从事校对工作八年,我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既坚持校“异同”,又坚持校“是非”。 所谓校“异同”,即在校对过程中,把录入、编辑中的错字、别字、错词、错句、错标点等一一校正过来。一般校对工作中的“一校”主要就是进行这项工作,它强调以原稿为准,对原稿负责。重要的稿件如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还要求两人“一唱一看”地校,以小样…  相似文献   

16.
谈谈校对     
谈谈校对张鹏涛1校对的源起《辞海》对“校对”一词解释为:“①报刊、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②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世界大百科辞典》对于“校对”的解释为:“在字义上为比较订正之意。普通校对系主...  相似文献   

17.
消灭报刊图书差错的议论已经不少了,但总成效不大,不信请找一份无错报或无错书刊试试,就很困难.出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重视校对不能说不是首要因素。轻视校对工作和校对人员的例子,在某些编辑出版部门几乎是俯拾皆是的. 其实,真正懂得编辑的人,真正的文章大家并非如此.列宁在编辑《火星报》期间,常常亲自校对,对每篇文章的语言、音节、标点都要反复核实。他在关于出版《俄国资本主义底发展》一书的一封信中说:“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在他看来,校对是出版的第一条件。鲁迅一生化在校对上的精力几乎不亚于编著,许广平先生回忆道:“每一种译著的最初出版,往往多是经过鲁迅先生和我共同校对。……有时甚至六七校,平时的所谓初校,在我们已经是二校、四校了。”《鲁迅日记》中就有不少“通夜校《奔流》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对书刊的错别字的批评文章比较多了,有些错误错得莫名其妙.其中,校对这一环节不可忽视.目前,不少人认为校对工作可有可无,一本书校一二次就付印了.再加目前电脑排字,付样已出,等到上胶片,指令失控,也有参差乱套,怎不能不出错呢.要使出版物不出错,或少出错,首先必须从最基本的方面去做,如标点符号、字词等做起.  相似文献   

19.
吴万平 《新闻知识》2005,(8):69-70,51
报纸越出越厚以来,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Zāo审读。它的大体职责是多把一道关,以减少报纸的差错。但审读在编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具体应发挥什么作用,各报的作法不一。2003年8月,深圳商报出台了《审读工作要则》,规定审读“主要负责消灭报纸大样上重大导向性差错、重稿、标题差错、重大常识性差错及版面重大技术性差错”。基本厘清了本报审读的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校对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海原 《编辑学报》1993,5(4):203-205
一般情况下,科技期刊编辑部没有专职校对人员,校对工作大都由编辑人员承担。列宁说过:“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校对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多年的编校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校对技巧,介绍如下。1 出刊的全过程都要重视校对工作,防止差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