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和欧洲的工程教育现状和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盟不仅是不同国家的联盟,而且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人文精神和不同教育体系的混合物。不幸的是各国教育系统的兼容性相当差。兼容性的缺乏是欧盟地区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自由流动的主要障碍。一、博洛尼亚宣言为了促进大学课程和学位的相互承认,1999年六月来自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承诺建立欧洲区域的高等教育以及在全球促进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部长们承诺协调国家的政策以便在短期内,最晚在2010年前,达到以下目标:(一)采用容易解读和可比较的学位体系,并实施“补充文凭”,以便提高欧洲公民的雇佣程度和欧…  相似文献   

2.
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走向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一 )学制、学位与国际接轨德国学位制度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高教体制存在着很大差异 ,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不同 ,德国大学只设硕士、博士两级学位。德国的大学毕业生学习时间长达 7年 ,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硕士。德国教育部长奥特雷指出 :“过长的学习时间是德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大弊病。如果不尽快、深入地对高校学制进行改革 ,德国这个经济强国就有瘫痪的危险。” [1] 过长的学习年限不光使德大学生因年龄过大而失去在欧洲和世界的竞争优势 ,也因与其他国家的不兼容而带来外国人留…  相似文献   

3.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欧盟计划于2010年前建立一个趋同整合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以便实现跨国合作交流与人才流动,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凝聚欧洲意识,增强欧盟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最初由法、德、意、英四国外长在1998年的《索邦宣言》中提出。1999年,29位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发布《波隆纳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布拉格公报》、《柏林公报》和《柏根公报》进一步加快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是欧洲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欧盟计划于2010年前建立一个趋同整合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以便实现跨国合作交流与人才流动,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凝聚欧洲意识,增强欧盟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最初由法、德、意、英四国外长在1998年的《索邦宣言》中提出。1999年,29位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发布《波隆纳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布拉格公报》、《柏林公报》和《柏根公报》进一步加快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是欧洲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     
《教育》2013,(17):15
亚欧教育部长呼吁加快学位互认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亚欧教育部长会议上,各国教育部长提出,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学生流动明显不平衡,学生流动偏于欧洲。部长们呼吁亚洲各国改进教育质量,加快学位互认,从而将学生向亚洲引导,促进学生流动的平衡。根据2012年的一项数据,亚洲学生占世界留学生总人数的52%,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和韩国。欧洲是最受欢  相似文献   

8.
1999年6月18-19日,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齐聚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签署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文件——博洛尼亚宣言,为期十年的“博洛尼亚进程”(以下简称“进程”)正式启动,欧洲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目前,参加“进程”的国家已扩大到45个。笔者6月份在法、德进行了一个月的高等教育考察。本文依据两国政府、国际组织官员和大学同行的介绍以及他们提供的有关文字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察,对该“进程”做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斯谟计划作为欧盟(欧共体)推动的欧洲国家间的大学生流动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欧洲高等教育跨国合作的一个独特视角。本文通过阐述伊拉斯谟计划的实施背景、目前情况以及相关评估,指出了欧盟在该计划之外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博洛尼亚进程:中国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1996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1)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2)实行高等教育的两级制:学士和硕士。学士学制3-4年,硕士1-2年,承认学士在欧洲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完整的高等教育。(3)实行统一的学分制。(4)鼓励学生、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自由流动,并为他们的流动创造条件。(5)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的欧洲合作,以便制定出可比较的标准和方法。这些做法的目的是在2010年以前建立起欧洲统一的高等教…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2月31日,法国完成自该年7月起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职责。在这期间,法国在新任教育部长雅克·朗的推动下,对欧洲教育的拓展采取了以下几项重要行动:1.发动高中和大学的教职工、研究人员和学生关心欧洲、积极参与欧洲教育交流项目。2.制订了基于42项具体措施的欧洲教育行动纲领。前不久闭幕的欧盟峰会通过了该纲  相似文献   

12.
为实施“欧洲资格框架”,欧盟系统32个欧洲国家都在开发国家资格框架.目的是建立不同学习系统的对接和不同系统的资格的等值互认,使终身学习从理念走向现实。大部分国家采用8级资格等级水平方案,出现三种国家资格框架类型。欧盟实施了“欧洲资格框架”测试试点项目。“欧盟资格框架”引发了全球兴趣,开发国家资格框架成为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博洛尼亚进程:中国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的核心内容是: (1)在欧洲各国之间实行清晰的、透明的、可比较的学位制度,使各国授予的学位和学历有等值性和对比性。  相似文献   

14.
为打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边界,欧洲各国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目前,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们在推动旨在促进学生流动的学习项目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吸引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国家修读学位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欧洲内部的短期学生流动。虽然该政策的效果评估面临各种问题,但有些大体趋势依然可见。首先,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促使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学习,但对促进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作用不大。其次,到毕业为止,学生频繁向外流动的情形超出了很多学者的预期,但也因国家而异。最后,由于学生流动的排他性式微,其价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在法国著名大学巴黎大学创建800周年之际,法国大学校长联席会于1998年5月24—25日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题为“面向欧洲大学”的研讨会。法国及英国、德国、意大利四国教育部长出席会议,并联合发表声明,表示要加强四国大学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促成大课程和文凭的对等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指出校企联合培养博士是大学与产业界强化合作关系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是一种新型的博士生培养方式.认为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兴起既源于外部的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各方为推动建设知识欧洲的主动变革.介绍了欧盟各国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现状并分析了其共同点.指出尽管存在风险和弊端,但欧盟国家校企联合培养博士的措施仍可作为我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参考》2009,(11):22-23
2009年是欧洲“创造与创新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在布鲁塞尔联合举办“大力发展欧洲知识经济”主题辩论会,就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形势下如何推动欧洲创造与创新,加快发展欧洲知识经济进行研讨。欧盟教育文化委员菲格尔(斯洛伐克)、欧洲议会议员帕西里纳(芬兰)、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舒尔曼斯(荷兰)、丹麦阿尔伯格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德瓦尔(丹麦)、“里斯本进程”特别顾问罗德里格斯(葡萄牙)、  相似文献   

18.
2010欧洲高等教育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为适应这一大市场进行相应改革。欧洲主要国家教育部长的索邦、波伦亚、布拉格三次会谈,提出并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发展。经过分析和综合,希望对中国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所启示和推动。  相似文献   

19.
欧洲传统的学位制度非常复杂,阻碍了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博洛尼亚宣言后,欧洲绝大部分国家进行了学位制度改革,建立了双层学位制度,并重视博士学位教育和尝试联合学位,制定了备层学位教育的框架标准。改革中,学位制度走向基准、注重质量,学科交叉、联系市场,合作培养、面向国际,极大地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竞争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推动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构成了欧盟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目标。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历史表明,欧盟的教育决策将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体与多元”的冲突和协调问题。而竞争、合作和参与应成为欧盟教育政策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