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权 《新闻世界》2010,(9):159-160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的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是否会消失?本文从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从网络的匿名性入手,在网络环境下探讨"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依然有效的问题,并通过对网络事件中网络舆论呈现情况的具体分析,得出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逐步失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澜 《新闻世界》2011,(9):119-120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平等的和去中心化的话语空间,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促使舆论形成和以往大不相同。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沉默螺旋”产生的效应逐步弱化,不太可能会出现舆论一边倒,取而代之是沉默中的大多数不再沉默,少数人的意见演变为多数人认可的舆论,甚至消除“优势”意见缓慢上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浅析网络舆论引导中“沉默的螺旋”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  李德军 《新闻世界》2009,(12):142-143
本文对当前学界关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是否有效进行归纳综合,分析利用“沉默的螺旋”理论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双江之子李某某案是2013年网络舆论的热点事件之一。由于此案本属罗生门,再加上当代中国网络甚为激烈的言辞,造就了一场网上舆论大混战。从案件曝光到二审宣判,挺李派、挺杨派、倒李派、倒杨派和中立派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互相攻讦,其间几经波折,令人难测其端。由于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有一锤定音之效,现在终于可以盖棺定论。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迎来了媒介融合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并通过对受众心理、舆论阵地重心转移、媒介环境变化的分析得出结论:网络空间中在一定的范围内"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形成意见气候的条件发生改变,对受众心理研究由个体转变为群体,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又回归到了强效果论的轨迹。该理论强调了大众媒介在引导控制舆论方面的作用。但到90年代末互联网广泛运用后,这一理论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研究者认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已经沉没。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在传统传播环境中舆论形成模式;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传播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发表意见,实现了发表反对意见和付出代价的剥离。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意见发表的普遍性、平等性和自由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几组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是多种社会因素复杂互动的结果。研究网络舆论,需要将它放在更宏观的社会环境下,深入地研究它与其他社会因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中,有几组关系是值得深入关注与思考的。从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并不等于现实民意,但它是观察现实民意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从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的关系看,网络舆论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暴力现象,但这种现象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反映,不能简单以制止网络暴力为理由来阻止网络自由表达。从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关系来看,网络舆论不应该干扰司法的独立,但是舆论作为一种监督力量应该有助于推动司法的公正。从网络舆论与传统道德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受到冲击,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纠结的困境,这种困境在网络舆论以及网民的行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普通民众获得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见自由表达平台,网络民意在我国产生的影响力日益突出。网络暴力是依赖于这种自由表达平台而产生的网络失范行为。该文旨在于以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为依据,选取两个案例对比分析网络民意和网络暴力的相关属性,通过"江歌案"着重探讨二者在舆论场域中的转化机制,引导网络暴力向良性的网络民意转化,从而使网络失范行为有所减少,以期对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的中国,突发事件与日俱增,网络舆论在突发事件的演进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深入剖析网络舆论与突发事件的关联,辩证看待网络舆论的利与弊,从而实现网络舆论的有效治理,不仅有助于舆论理论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基本思想及其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2.
孟洁 《新闻世界》2012,(3):61-62
在视觉文化传播的背景下,网络舆论呈现出了新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影响力逐渐增强,正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视觉元素渗透到网络舆论的环境中,与网络舆论的建构和作用交互影响,从而使网络舆论也打上了视觉时代的烙印,充斥着群体性的狂欢和与魅惑。本文试通过分析视觉文化传播与网络舆论之间的关系,来厘清网络舆论呈现出的狂欢和魅惑的成因,以供反思之鉴。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14.
新华网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芳 《传媒》2008,(4):14-16
信息时代,网络与舆论一拍即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网络成为网民表达思想言论的意见平台。但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泛化和分散,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网络舆论形成的迅速都使网络舆论控制变得难以操作。如何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作为党中央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上的网民情绪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本文从网民情绪和网络舆论的概念入手,阐述网民情绪的形成机制,浅析网民情绪与网络舆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网民情绪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分别是增加网络舆论的煽动性和感染力、提高网络舆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加速网络舆论的生成和衰退。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空间因其参与主体的平等性、舆论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作用变得日益强大。但校园网络舆论空间仍存在着舆论参与主体不具有代表性、网络舆论主体责任与权利不对等、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网络言论统一性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采取建构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构筑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协商交流的网上互动通道、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建设等措施.强化对校园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网络舆论是当下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但由于参与讨论的网民群体构成复杂,且网络舆论具有较强的交互性、纪实性,因此对网络舆论的讨论从未停息。关于网络舆论是否代表主流民意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以经验学派的视角提出网络舆论不能代表主流民意,而后又从批判学派的视角对经验学派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再举例论证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之间并非能否代表的关系,而是一个存在交集的场域,且得益于媒介技术与媒介设施的发展,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之间开始出现交融的局面。通过上述研究,作者试图探寻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如何更辩证地看待网络舆论与主流民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网络兴起之后,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网络中来,网络"意见领袖"为受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走向。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批在面对特定社会事件时跟风起哄甚至攻击谩骂的网民群体被关注,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哄客"。从网络"意见领袖"到网络"意见哄客",舆论焦点选择的天枰开始出现倾斜,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呈现出一种"沉默的螺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雷阳 《新闻世界》2014,(9):115-117
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在传播学界关于舆论学的研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众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表达意见,这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了一定的质疑,出现了反沉默螺旋理论。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考察和分析,阐述了现代网络传播环境下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并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徐家钏 《今传媒》2011,(9):26-27
食品安全时代,一种与"媒介舆论场"相对应的"民间舆论场"正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在诸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网络信息源的混乱与网络舆论场的无序,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舆论方向的偏离。作为舆论监督者的大众媒介,理应在食品安全事件中担负起引导网络舆论的领衔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