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8号,江苏省暨阳实验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张家港城市展示馆和“张家港精神”展示馆。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张家港城市发展的历程,感悟了张家港作为新兴港城的内在精神,对张家港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更为自己是张家港人而骄傲!参观归来,小记者们可就忙开了——  相似文献   

2.
我校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坐落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张家港西区。虽然学校只有短短三年历史,但渊源深广的长江文化,赋予了她充满灵性的人文背景,脍炙人口的张家港精神,赋予了她开拓前行的不竭动力。目前,张家港正在创建全国生态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张家港人努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最适合人居的地方。基于上述背景,我校提出了“为孩子的快乐人生奠基”这样一个办学理念。我们的办学目标是让校园成为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干、求真进取的乐园:让学校成为教师发挥才智、彰显价值、开拓创新的沃土。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2007,(4):F0004-F0004
江苏省张家港市舞蹈学校座落在长江明珠——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张家港.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目前江苏省内唯一一所专业舞蹈学校。办校多年来,在“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激励下,学校紧紧围绕“从严办学,提高整体素质;注重文化,发展艺术特色”的宗旨,校园规模逐年壮大,教学设施不断改善,师资队伍全面增强,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城市一张家港,近年来奇迹般地崛起一座现代化的学校一张家港市工贸学校。这所1995年才批准成立的年轻学校,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创造了城市职校建设上的奇迹:当年建校当年招生7个班,第一年就达标进入市骨干职校行列;自筹资金贷款建设学校,从刚启动时的20亩旧厂区发展到今天的占地108亩、建筑面积达22000m~2的花园学  相似文献   

5.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0(5):F0003-F0003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学院于1979年2月组建教学班,1982年成立电大管理站,1987年更名为“苏州广播电视大学张家港分校”,2002年成为省电大二级学院,2006年成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办学点”。30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地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家港精神     
张家港精神宗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江苏省张家港市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张家港市在自觉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实践中,倡导、总结了张家港人的精神,这就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是张家港市82万人民努力建设好自己...  相似文献   

7.
提起张家港,一下子就联想到名闻遐迩的"张家港精神",这个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常住人口86万,外来人口49万,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百强县""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荣誉。说起张家港教育,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达98%,高居相关部门之  相似文献   

8.
马庆发 《职教论坛》2007,(10S):20-24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分布密度最大、地域范围最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连绵区域.随着国家将区域经济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国际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长三角”现有高等学历教育院校296所,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41所(不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长三角”包含16个城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5强.财政收入占全国1/4.出口占全国的1/3,全国百强县半数以上都在这里,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长三角”就占了10个,而长三角城市群仅以全国1.1%的面积(10.96万平方公里)、6.5%的人口(8212.12万人),创造的GDP产出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随着“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Megalopolis)概念的提出和认识,“长三角”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是由附着于空间上的知识要素、人才要素和制度要素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对应了城市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制度资本的发育程度。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更能直接、及时体现“三大资本”程度。探索和研究“长三角”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发展模式,旨在适应和促进城市群发展和产业集聚与集群的趋势。使区域要素资源。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效能和能量得以“最大程度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在张家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83万勤劳智慧的张家港人创造了一个个动人的奇迹。1995年全市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二名,1999年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张家港市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为港城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成为张家港市两个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6年10月,张家港市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年改革,20年发展,张家港人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铺就了一条成功的创业之路。 众人浇开职教花 市委、市政府以农村教…  相似文献   

10.
陈丽英 《教育现代化》2005,(11):122-122
在富庶的江苏张家港.特别是我们这个素有“氨纶纱之乡”美誉的德积镇.这些年大大小小的私企老板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富裕日益凸现,贫困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五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并非如果q,那么q”中,逻辑常项是2.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来考虑概念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概念。3.若SEP为真,则SIP’...  相似文献   

12.
引线有人说,走进张家港,就像到了欧美城市,规划是那么完美,街道是那么整洁,行人是那么礼貌。不愧是全国文明城市。但令我们深深感叹的,是这座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没有忘记让教育也走上现代化。事实上,十几年来,他们默默地把高中教育变成了卓越品牌。不需要引用他们的高考成绩,只要说一个数据就够了: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达98%,高居相关部门榜首。如果还嫌不够的话,我们愿意再引用一位苏州市领导在考察了张家港教育后说的一句话:“张家港的高中教育代表了整个苏州市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激起了我们探秘的欲望。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2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对全国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监测结果.河南省焦作市首次进入“十大污染城市”黑名单.在全国大气污染最重的10个城市中名列第八。其他几个城市是.临汾、阳泉、大同、金昌、宜宾、株洲,重庆、长治、攀枝花。焦作也是河南唯一一个入列的城市。监测结果公布后.在焦作上下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6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被称为中国的“博客元年”.而2006年则被称作“博客年”。打开许多门户网站.你会在不经意间看到“博客”字样.它们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像新浪、搜狐等网站都有博客.而一些网站干脆就以某某博客命名,这其中,就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像中国教师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网、海盐教师博客、张家港教育博客、江北教师博客等。  相似文献   

15.
世人争说张家港,有道是:村村镇镇奔富路,家家户户竞文明。 张家港,曾被称为“苏南的苏北”,却一跃而为“苏南的先锋”;原本是中国不起眼的无名小县,而今成为长江三角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名列第二,在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中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6.
走遍“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张家港999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散布在全市城乡大大小小的幼儿园,正以自己独具的特色向人们展现着张家港幼教的繁荣。然而,10年前,这里的学前一年教育才刚刚起  相似文献   

17.
南昌     
南昌,简称“洪”,中国水都,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2204.37平方公里,占29.78%,居全国前三甲,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首位。南昌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相似文献   

18.
南昌     
《高中生之友》2011,(9):I0003-I0003
南昌,简称“洪”,中国水都,具有“西山东水”的自然地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达2204.37平方公里,占29.78%,居全国前三甲,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首位。南昌自古就是一座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相似文献   

19.
书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万祥,1954年生。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语文特级教师。1982年,他从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张家港市梁丰中学任教,1994年到张家港市第一中学任校长,2000年,他又被调到张家港高级中学任校长。从1993年起,他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苏州市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生活时空 有人说,“人生就像初雪过后的田野,你所选择的路,都将清晰地留下每一个脚印。”回顾自己45年的人生之路,读书、教书、著书,不可一日无书;书迷、书痴、书友,一切皆因书缘。然而,在提笔撰写本文的今天,一种关于书的强烈的情感时时撞击着我的心扉:我永远记着那没有书的日子。——题记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应以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经济、生产、管理中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教育模式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以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的基本要素,塑造品牌学生。下面就我校——江苏省张家港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探索“零距离”办学模式作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