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苏达 《学周刊C版》2023,(11):13-15
本文根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及行业职业标准要求,分析当前开发建筑类高职专业教材面临的问题,确立了开发建筑类高职课程思政特色教材的原则,提出了新时代开发建筑类高职课程思政特色教材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旅游法规》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岗位职业标准对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内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考核四个方面对高职《旅游法规》课程如何进行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60):83-84
随着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新的要求,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同时,相关课程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作为ESP课程的《商务英语》有很强的职业能力要求,而项目化教学完全符合高职课程理念,能与该课程教学有效结合。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高职教育改革趋势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及项目化教学特点,设计出基于项目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推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茶艺师需求旺盛十分紧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日益重视茶艺人员的培养。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的基础,将《茶艺》课程内容与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按照初级、中级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从理论基础到应用提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从茶艺入门、茶叶基础、茶艺基础、茶艺表演、茶艺接待五个模块进行教学,以此为基础设计评价方案,并就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环境布置、教学方法和过程、课程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出发,本文依据软件技术岗位需求,分析了制约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软件开发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6.
按《悉尼协议》范式进行专业建设试点成为一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动力,但在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主要是对能力缺乏与工作情境关联研究,在进行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对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的关注,课程结构划分套用工程教育的分类,课程设计落后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解决这些问题,难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因此,不应简单地按照《悉尼协议》的范式图解我国高职教育的实践。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悉尼协议》的教育智慧与理念,深化我国高职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建设与认证标准、课程开发方法与经验,最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7.
结合高职《企业行政管理实务》课程开发与建设实践,基于高职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分析,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等方面,探讨高职文科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RFID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标准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把物联网纳入“十二五”规划的感召下,从2010年起各地高校相蛀开设了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射频识别RFID技术相关课程是物联网技术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而要开设这一门新的课程迫切需要开发出能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新的课程标准。我校在对物联网电子通信类企业主体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对接研究,即先分析清楚该专业需要怎样的职业能力,再开发出了能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RFID综合课程设计》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9.
苏炜  匡家庆 《职教通讯》2019,(16):29-35
我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办学存在着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滞后、办学条件差异显著、学生行业忠诚度较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应基于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实现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的联动开发,着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按照确定岗位面向、分析职业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置、剖析课程实施等过程,明确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内容,引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借鉴了国外先进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经验来开发我国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开发流程并开发出了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标准。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将成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对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吕艳 《知识文库》2024,(7):108-111
<正>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实习实训,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由此可见,教材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在“三教改革”背景下,结合我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材改革要求,以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游戏与指导为例,对接学前教育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需求,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操作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与学前工作岗位相结合、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相结合,开发、建设高职院校课程活页式教材。  相似文献   

12.
吴烽 《考试周刊》2013,(50):167-168
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内容的构建应以职业标准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综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企业现有相关岗位工作内容、地区产业人才需求特征及未来岗位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真正培养出符合网络营销岗位职业标准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院校教育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把理论和实践加以整合,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税务会计》的课程进行改革,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能够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供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总体设计思想,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作者对《食品标准与法规》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旨在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食品专业《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教学体系改革和核心课程开发,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发基于企业需求又能推动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必要而紧迫的。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ASP.NET应用程序开发》为载体,对如何开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特殊问题研究,不仅能使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更好地和教学实践相吻合,而且能使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在体现职业教育一般课程开发原理和技术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其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特殊问题研究是从分析汽修人员职业活动的特殊性为出发点的,具体包括职业活动范围广、技术性和服务性相结合、日常性工作和特殊性工作相渗透、技能复杂程度差异大、技术更新速度快、技术标准要求高六个方面。这些特殊性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中的合理化设计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安全类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技术类核心课程。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部署与实施》课程的定位;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设计等课程开发内容,并讨论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旨在为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同类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对学科体系的课程改革,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将专业与职业、课程与岗位、学习与工作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导向对接开发课程,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必然途径与手段。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既是满足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围绕高职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大胆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能力目标,二要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三要立足职业岗位要求,突出能力目标,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药物商品学》等专业课担负的重任。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物商品学》课程开发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和综合能力大有裨益。本文探讨了PBL课程开发的方法和PBL对高职教育能力目标实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