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改进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把以下两个实验做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一:空气中含有约五分之一氧气实验的改进改进前的实验方法是:用透明水槽盛适量红水,红水里放入插好蜡烛的小木块,再用玻璃钟罩罩入水槽内,在钟罩水面以上部位等分成5份,用色笔在钟罩外壁上做记号,然后把点燃的蜡烛迅速插入钟罩内,塞进木塞,待蜡烛熄灭时,水位会上升约五分之一,但用玻璃钟罩做实验很笨重,器材难寻易损,给实验带来诸多不便。针对以上实验缺点,我对该实验进行了如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自然课,上的是“植物怎样‘吃东西’”。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普利斯特列的实验。他把一只老鼠扣在玻璃钟罩里,不久老鼠就死了;把另一只老鼠和一盆绿色植物一同扣在一个玻璃钟罩里,这只老鼠却活得很好,而且老鼠和  相似文献   

3.
陈千举 《化学教学》2003,(1):46-46,91
讲空气一节时,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将钟罩放入水槽内的水中,把钟罩内液面以上的容积分成五等分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钟罩内并把塞子塞紧.  相似文献   

4.
讲空气一节时,按照教材上的要求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将钟罩放入水槽内的水中,把钟罩内液面以上的容积分成五等分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钟罩内并把塞子塞紧.   ……  相似文献   

5.
人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人与植物的关系。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发现,把老鼠扣在玻璃钟罩里,不久老鼠就死了;而把一盆绿色植物和老鼠同扣在玻璃钟罩里,老鼠和植物都生活得很好。这说明了植物是动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植物通过根部喝水,叶子吸收二氧化碳气,在阳光照射下制造淀粉、脂肪、蛋白质,给人提供所需要的营养;而植物吸进二氧化碳气,放出氧气,则保证了人的呼吸。离开植物,人就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6.
一、《硫黄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用的玻璃钟罩.开始时,我试图用口盅代替它,但由于口盅容积太小,燃烧硫黄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不多,因而漂白作用不明显.后改用瓦盆,漂白作用明显得多了,但由于学生不能观察物质变化过程的现象,觉得好象玩魔术一样,很不满意.最近,我用失去保温作用或破了口的五磅热水瓶胆来改装,效果较好.改装的方法是:用微砂擦去瓶表层水银,把烧红的铁丝圈(圈的大小与瓶的外圆大小一致)套在瓶要切割的部位上(图一)约2分钟后,把瓶与铁线圈一起放入冷水里,瓶就在被切割的部位裂断.再在切口上包一层胶布,就成为一个合用的土玻璃钟罩了.另用木板做一个能固定钟罩的底座,做起实验就更好了(图二).  相似文献   

7.
新编初中化学课本《空气》一节中,采用钟罩、水槽等仪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认为该法有诸多缺点:①钟罩和水槽体积大,用水量太多,带到课堂做实验不方便.②红磷在钟罩内刚开始燃烧时,由于空气受热急速膨胀,有些空气从钟罩下部外溢,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多误差.③实验全过程需6—8分钟太费时间.笔者设计了一种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比的新方法,如图.图1图2图3  一、装置准备:取一支18×180mm试管,在外壁上扎四道细铁丝(或细铜丝);把试管纵向分成五等分.在单孔橡胶塞上插入一根短玻璃导管,露…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自然课赛课活动中,为了演示好真空不传声的实验,课前我做了多次尝试,结果均不理想。第一次因为玻璃钟罩容积大,学校又没有抽气机,用两用抽气筒抽气费时费力。并且玻璃钟罩密封不易,闹钟通过固体传声又影响实验效果,实验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我参考《实验仪器》上的改进方法,将玻璃钟罩改为小罐头瓶,将闹钟改为蜂鸣器,可音源声音本来就不大,一盖上盖子声音就已经听不见了,效果也不好。为了做好实验,我针对以上设计的不足之处,认真改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制作材料直径12cm、高17cm罐头瓶1个(罐盖内密封圈须…  相似文献   

9.
有人问我:“你是如何喜欢物理学的?”我想对物理学的选择还是在高中时期,但对自然科学的喜爱,却是来源于小学。我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教自然的苏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他拿来一个玻璃钟罩,通过一个管子和氧气发生器(化学的)接起来,在钟罩里放了一只老鼠,当氧气增加时老鼠变得非常活泼,但过了不久,这只老鼠就蔫了,最后死亡,没氧气不行,氧气太多了也不行,大气中的21%是氧气,是适于人类和动物生存的。这一实验使我对自然的奥秘发生了兴趣,以致我至今难忘。后来我在英国的国家画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教材里,空气的成分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在水槽里点燃一支蜡烛,用一个上面开口的玻璃钟罩很快把蜡烛罩起来,再很快地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第7页,安排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读取进入钟罩里水的体积占钟罩内原空气体积的比例时,水槽中的水面与钟罩内的水面是不一致的;人民教育出版杜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页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3页,以及许许多多的教学参考资料上,又给出了图1所示的装置去代替钟罩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在读取进入广口瓶里水的体积占广口瓶内原空气体积的比例时,烧杯中的水面与广口瓶内的导管口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相似文献   

12.
初级中学化学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由于我们学校没有玻璃钟罩,我便用“土方法”给学生们做了这个实验,而且效果很好,我还发动学生回家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同学们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演示好真空不传声的实验,课前我做了多次尝试,结果均不理想。第一次因为玻璃钟罩容积大,学校又没有抽气机,用两用抽气筒抽气费时费力,并且玻璃钟罩密封不易,闹钟通过固体传声又影响实验效果。后来我参考《实验仪器》杂志上的改进方法,将玻璃钟罩改为小罐头瓶,闹钟改为蜂鸣器,但又因为音源声音本来就不大,一盖上盖子声音就听不见了,效果也不好。针对以上设计的不足之处,我进行了认真改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株绿色植物放置在一无色透明玻璃钟罩内培养,钟罩壁足够薄,能够与外界的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基本保持一致.该玻璃钟罩内植物放在夏季光照条件下培养,测量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的一天变化,绘制出图1所示曲线:  相似文献   

15.
今天,我在百度上找到了自己做冰激凌的方法. 说做就做!我从冰箱里取出四个鸡蛋,把蛋黄挑出来倒在碗里,再找出白砂糖,和蛋黄打在一起。渐渐地,蛋黄变成了乳白色,看起来真像一碗牛奶呀。 接着,我拿出平时最爱喝的光明优倍牛奶。把它倒进奶锅里加热。牛奶微沸时。我把火关了,把牛奶慢慢地倒进装有蛋黄的碗里。我一边倒一边搅拌,因为网上说,如果一下子把牛奶倒进去的话,蛋黄会被烫熟的。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密歇根州一所山村小学里,一天,唐娜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把“我不能……”写出来,比如“我不能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我不能聚精会神地听课”……她也跟学生一样写。  相似文献   

17.
1991年,我师范毕业。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分到一所初级中学,做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因为我的名字少了女性的柔媚,分配工作的领导竟然粗心地把我当作一名男教师分到一所村小。等我去报到时,一看是个女老师,基于安全考虑,又把我调到一所偏僻的乡中心小学。所幸,那所小学里办有初中。于是,我做了梦寐以求的初中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18.
暑假的一天傍晚,爸爸一边吃着冷饮,一边看着报纸。突然,爸爸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声嚷道:“吉吉,快来看呀,这里有制作冰淇淋的方法!”我连忙凑上前去,迅速地浏览了一遍,问:“爸爸,你会做吗?”“这简单哪!”爸爸爽快地回答。于是,我嚷着让爸爸做。爸爸欣然同意了。做什么味道的冰淇淋呢?我把奶粉、高乐高、果珍,一古脑儿全搬了出来。爸爸全盘接受。并笑着说:“好,就来做一盒‘巧克力水果冰淇淋’!”爸爸先把三种配料各舀了一勺放入碗里,然后加入凉开水搅拌成糊状,接着把它们倒入冰箱里特定的盒子里。最后,爸爸告…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20.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李娟把一件件尘封的往事整理好,放进一个箱子里,锁上锁,然后把钥匙永远地丢掉。空寂的日子里,思绪在自由地往返。在一个停电的夜晚,我告诉自己:你必须学会放弃!夜,很苍茫,已倦于听我倾诉;夜风也许能剥尽我生命的虚无。我曾经幻想做个逐日的夸父,燃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