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多数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觉得难学,导致文言文教学一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文言文并爱上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正>千百年来,丰富深远的古文化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子孙,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急速蹦出的网络语言、新兴文化大大抑制了现代人对厚重的文学历史的研究。特别是看上去晦涩难懂的古代文言文,这也加大了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难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些文字语言,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是毫无兴趣的,只是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应付了事,学生往往发出"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慨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感受其中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好课内古文的整理与积累;让学生自主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教师除了做好督促、控制工作外,还要站在高点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在适当的时机要引领学生加精、加深、加难。  相似文献   

4.
田振华 《甘肃教育》2021,(5):162-163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情,分年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评论、互相学习,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充满浓浓的古风韵味,最终使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本文对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困境进行分析,重点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展开一定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6.
顾飞 《语文天地》2013,(19):38-39
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文言文,再加上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有趣的课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文言文,就要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开始讲课之前一个有趣的课前导  相似文献   

7.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以让学生明确古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为前提,通过诵读、积累,掌握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及解题规律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激情投入,加以引导,使学生发现文言文独有的艺术魅力,最终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李新 《语文天地》2013,(10):38-39
日常生活中很少会用到文言文,再加上文言文本身晦涩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不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一成不变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有趣的课前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想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文言文,就要让学生爱上文言文。而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在开始讲课之前一个有趣的课前导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特别是选入教材的每篇文言文,都有着经典的传统文化精髓。这样说并不是给文言文贴标签,而是提醒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赏析古文中的精髓,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与传统文化有效地整合,充分地挖掘文言文传统文化的价值。然而,在平时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往往只让学生枯燥地积累一些文言现象来应付考试。这不仅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没引领学生对文言中文化精神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郭家彬 《考试周刊》2014,(82):29-29
<正>文言文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历史文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文言文教学比较难也是教师们公认的,学生对此也是谈"文"色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直是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文言文距今久远,要通过文言文本身感受作者表达的意义和语境,是比较困难的。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我有一些体会,现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一古文学习要以吟诵为主。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古老而有效的方法,这是经过几千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普遍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成为语文老师教学的最大障碍。因此,要让初中生学好文言文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通过诵读、积累、赏析等方法,让初中生彻底爱上文言文。  相似文献   

12.
肖丽姬 《新教师》2020,(2):49-50
小古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情趣、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相较以往版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小古文"的编排大幅提前,在三年级上册就开始编排了。如何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如何让学生品味其语言之精妙、意蕴之丰富,从而爱上小古文?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谈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古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职高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使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这门功课。如果能激发并长久保持职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同类学科间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不同学科间相同内容的表达,围绕朗读训练、理解运用和感悟文化的教学目标,利用内容统整的方式,让文言文教学更有乐趣和语文味,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古文的亲近感。  相似文献   

15.
古文在中学汉语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由于当前信息化的冲击,初中生学习古文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古文学习存在自身的特殊性,要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教师素养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可实际上老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方向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才能少走歪路,老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素养来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本文针对教师素养在初中生古文学习中的影响与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小古文是以"古文"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一种概念,最先由李振村先生提出,目的是降低古文学习难度,便于学生阅读与理解古文.小古文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年基因,既有文言文的文化内涵与韵味,又有其独特的语言趣味性.在教学小古文时,教师必须法古推新,以诵读为要,让学生读通文本知节奏、读深文本明本意、读透文本学语用,让学生在读中提升文...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本文旨在研究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文言文,使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的文言文选编起步早,篇目多。教学时,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韵味,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这样,能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点,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规律,爱上阅读文言文,自觉传承我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9.
小古文是古代以文言文写作的短篇,篇幅简单短小。易于理解是小古文的特点。与古诗词不同的是,小古文以叙事文字表述,更具故事性,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材中的《两小儿辩日》《自相矛盾》,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小古文的乐趣。但局限于课内有限的阅读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将目光投射到"小古文课外阅读"这块沃土上,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眼于未来,不只让学生学习,更要在学习中模仿、创作,为小古文学习带来全新体验。在这个思路的触发下,于是有了小古文创作课堂实践探索的着手之处。  相似文献   

20.
黄垚儒 《广西教育》2013,(14):17-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文言文是当前语文教师面对的难题。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教学关系进行了探索,旨在激发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一、教学过程"出新招"——古文乐教,兴趣至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