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诗中通过弃妇自述深刻地反映了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被损害的社会现象。对于诗中女性的婚姻悲剧,许多人把责任归咎于两性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等原因。女性悲剧的造成固然有此类原因,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生活特点出发,违背礼制才是造成其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一直被人们所乐道.很多人认为她的悲剧是由自身软弱的性格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卫风·氓》是久经传诵的《诗经》名篇,也是所谓“弃妇诗”的代表作。作品以自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负心汉“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后受尽虐待直至被弃的整个过程。这首诗的魅力不仅在于首次较完整地、脉络分明地交待一场婚姻悲剧的始末,更在于作品以细致的笔触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勇敢、果断又具有叛逆性格和强烈自主意识的女主人公这一艺术形象。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把握女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呢?一、从审美感知入手,整体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者在脑海中会留下这样一些零碎的印象:女主人公和氓相识、相知…  相似文献   

4.
《诗经·卫风·氓》叙述了女主人公"我"追求自由恋爱自主婚姻终遭遗弃的悲剧故事。作者的主观目的在于"情鉴",客观上塑造了痴情女子"我"的动人形象,并且构建了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唐传奇名篇《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悲剧模式,并加入了丰富的时代色彩,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霍小玉两位女性形象。《氓》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传统题材"始乱终弃"的悲剧模式的先声。  相似文献   

5.
《卫风氓》是《诗经》中一首弃妇诗,人们历来都是以温柔、坚强、怨愤、柔弱等词汇来形容其诗的抒情主人公。本文尝试用另一种观点来审视其抒情主人公,以尝试对她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作出另一种探讨。  相似文献   

6.
细读《诗经》中的《卫风·氓》和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不难发现其中的女主人公都是悲剧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里,我私自认为她们是可叹、可悲、可敬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氓》女主人公的角度分析其婚姻悲剧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氓》作为《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代表作,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就在于——爱有多浓,痛就有多深。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郑风·将仲子》与《卫风·氓》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地域背景和相似的民风民俗背景,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她们的婚恋都面临着无媒说合、双方性格存在明显缺陷、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等因素,所以,《将伸子》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必将如《氓》中所展示的那样,以悲剧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故事的结局大多是女主人公受尽不公正待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氓》中的女主人公,她们的悲剧命运是中国古代女性的共同命运: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透过这些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悲惨命运是封建时代妇女社会地位、封建家长制、封建夫权造成的。研读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其中有揭示女主人公被遗弃的《氓》,还有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现代婚姻观念重新解读《卫风·氓》中的爱情悲剧,并呼唤女姓在婚恋中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着重了解《氓》中“比”、“兴”的表现手法。 2.探究文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卫风·氓》是《诗经》中最著名的弃妇诗。以一个弃妇的口吻,诉说着她的错误爱情,不幸婚姻,她的悔,她的恨和她誓与负心男子一刀两断的决心。故事讲述女主人公的爱情历程是这样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信誓旦旦,私定终身。氓之蚩蚩,抱  相似文献   

13.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都为她的婚姻埋下祸根.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原因的深入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诗经》以婚恋、家庭为题材的作品中有近十首反映婚姻悲剧的弃妇诗。它们分别是《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邵南·江有汜》《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和《郑风·遵大路》等。其中以被称为姊妹篇的《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最具代表性。它们所表达的感情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饱满,运用的艺术手法丰富灵活、独具特色,可谓异曲同工。以《氓》和《谷风》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抒情艺术的比较赏析,准确体味作品的情感意蕴,深入理解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弃妇诗”的艺术特征和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卫风·氓》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始乱终弃的主人公"氓",让他成了一个遗臭万年的负心汉形象,堪称古代陈世美。但我们在唾弃谩骂他的时候,似乎更应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一下导致他如此蜕变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用好坏评判。我认为文中的女主人公也应该从自我角度反思一下,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女性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6.
杨珏 《时代教育》2010,(1):162-162
本文依据《诗经&#183;卫风&#183;氓》和《孔雀东南飞》分析了中国古代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从中揭示了古代女性爱的心理和爱情危机,并最终指出她们悲剧爱情婚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诗经&#183;卫风&#183;氓》是一首争议较多的诗.不断有文章论及其主题和女主人公形象。至于诗中的男主人公氓.历代诗评家的意见似乎倒很一致.认定他是负心薄幸男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诗经·卫风·氓》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出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和美好、氓的丑恶和卑鄙,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社会意义。一、女主人公结婚前后不同情景的对比初恋时,女子对追求自己的男子充满真挚而深厚的感情,满以为氓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情爱和幸福,因此许诺“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而,事实无情,结婚三载,她得到的却足痛苦和悔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尽管她爱心未移,勤勤恳恳操持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卫风·氓》谈起,审读《诗经》中的爱情与婚姻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氓》:正反对比 美丑相形 在《诗经》弃妇诗中,《卫风·氓》可视为《鄘风·谷风》的姊妹篇。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自己不幸婚姻的沉痛诉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的悲惨命运。诗篇紧扣女子内心感情的变化,或叙说经历,或发抒怨愤,或控诉不平,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形成起伏跌宕的艺术结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首章,追叙氓向女子求婚与女子许婚的经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代指诗中男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释为“自彼来此之民,从民从亡会意”。女主人公的诉说,一开始便落到氓“抱布贸丝”的憨态上;男子第一次向她求婚的情景,清晰地保留在她的记忆里。“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紧接着笔锋一转,便用一正一反的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