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玉 《文学教育(上)》2011,(11):106-106
北宋苏轼开启豪放词风,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自苏轼之后词大体延续"婉约"和"豪放"两个基调并行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用"豪放"来定义苏词特点,远不如用"旷达"定义来的准确。  相似文献   

2.
王晶晶 《考试周刊》2010,(29):30-31
宋词"豪放"与"婉约"体派之分,起于明代,清后词的写作和评论藉此展开,当代学者对此纷争不断。词的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各有千秋,互有影响,正是在相互竞争、相互影响中的发展,才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宝贵遗产。从文学艺术上看,婉约派反映了生活中的"阴柔之美",豪放派反映了生活中的"阳刚之美"。"豪放"与"婉约"交相辉映,编织成色彩斑澜的宋词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云霞 《教师》2011,(2):115-115
蒋捷《竹山词》之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李清照"词别是一家"之独尊词体的词学思想,创作了清新委婉的婉约词作;另一方面又在时代风潮的影响下,借豪放之体浇胸中之块垒。其委婉蕴藉如"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  相似文献   

4.
苏轼豪放词的情感模式其基本要素由意象、典故和情绪构成,三者自然融合,铸成其词独特的艺术范式.再经辛派爱国词人的推崇和发展,使豪放词又形成了第二次高潮,"苏辛"豪放词派情感模式成为宋代一种最具活力和影响的新声.  相似文献   

5.
韩彬 《考试周刊》2011,(24):30-31
苏轼的词向来以豪放著称,而其婉约词作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开拓了词的意境,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就苏轼婉约词作所表现的淡雅真挚的情感和所创造的"以雅为美"的意境来探讨苏轼婉约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蔡雯 《文教资料》2010,(22):9-10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苏轼的豪放、柳永的世俗与周邦彦的格律之外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词风,创立了有名的"易安体"。李清照的词有如此大的魅力,主要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李清照精湛的艺术手法征服了读者,也征服了时间。  相似文献   

7.
婉约,是很够充分体现词体"要妙宜修"特质的一种风格,自晚唐、五代开始便形成这种词风。但如果画地为牢,限于此一种风格的藩篱裹足不前,势必不利于词的发展。因此,苏轼在题材、音律、体制各方面均作出努力,从而使其词有了一番新景象。他的豪放词对于词的发展之意义自不需赘言,单是其婉约词也是风格各异,表现数端。或情致缠绵,或婉丽典雅,或清丽韶秀,或幽冷孤寂。风格的多样性根源于苏轼本人"随物赋形"的词学观。这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妙境界,实非文章圣手不能到。  相似文献   

8.
苏轼词风多变,婉约者动人清新而深沉,豪放处雄奇如天风海雨,气势磅礴。他的诗不受陋习成规的束缚,形成"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富有理趣的"东坡体",如天地奇观,富含哲理,饱含才气。他开创豪放流派之先河,开宗立派,让人耳目一新,而其婉约诗词也同样独树一帜,读之极尽缠绵凄婉。然而其人生道路是坎坷多舛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造就这位旷世奇才;其人生的指导思想也是复杂的,儒释道三者兼而有之。苏轼不愧为宋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9.
张炎在我国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前期词风学习姜夔的"清空骚雅"。国破后,转为抒发家国之恨。应召北上后,词风开始向豪放词转变。晚年有不少词作表现隐逸情怀。在张炎词中,"水"意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词风的转变呈现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苏词的风格不只是今之所谓的豪放,而是一曰豪放,二曰旷达,三曰婉约,且以旷达为主要特色,从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全新的风貌。我们既要看到其豪放、旷达词风的开创意义和旷达词风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略其婉约词风的革新成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贺铸的生平际遇和性格特质入手,对贺铸抒怀词、怀古词、隐逸词的豪放风格进行了研究。贺铸以豪放词风的雄豪、悲壮、旷逸这三格为主体,融会丽的婉约词风和沉郁顿挫的诗风,使这三类饲分别呈现出以豪放为主调的异彩缤纷的风格特征。本文指出,这不仅使贺铸豪放词避免了粗疏、叫嚣、澜浪之病,还使其因风格的丰富多彩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价值,这便是贺铸继苏轼开创豪放词风后为拓展这种风格所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词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历来有很多争议。本文指出:婉约、豪放是词学范畴,而不是普泛的文学范畴;豪放词风及豪放词展示因苏轼词而引发;豪放与婉约有着两相对倚的比并关系;豪放与婉约不是一般意义的流派,而是词的两大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13.
“豪放”一词,最早见于《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显然是用来品评人物性格的。唐宋以降,有人借其品评诗词(如唐·司空图《诗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以豪放、婉约并举论词,始自明代:“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此后,豪放与婉约便成为评价词作风格、判定词人派系,阐释词史源流的重要标准。大致说来,婉约词题材较窄,格调婉丽,注重音律,多写相思离别,善用含蓄蕴藉的手法表现缠绵细腻之情。豪放词则以题材广泛、内容厚重、直抒铺叙、境界雄大、昂扬挥洒为  相似文献   

14.
最早将"豪放"与"婉约"对举的张綎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词学财富,虽然分类方式值得商榷,但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宋词的风格之别。后世以"派"论之,实在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2.理解词在抒情中写人寓己的表现手法和写景在词中的作用。3.背诵这首词,在诵读中领略诗人的豪放词风。【教学难点】理解词中写人寓己的表现手法和写景、咏史在词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16.
陆游作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诗歌多寄寓恢复壮志,风格豪放超迈,反观其一百余首词作,豪壮词却寥寥无几,更多流露出的是词人的消极颓废心态。通读其全部词作,可以发现强烈的时间焦虑感贯穿始终,而词人寻找到了相应的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17.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8.
论苏轼对婉约词的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在词创作上的成就不仅仅在于开创了豪放一派,更重要的是为传统婉约词的雅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以诗为词,自觉地改革婉约词风,把婉约词从"艳科"的狭窄路径中解脱出来,发展成为士大夫之词。他在词创作中积极引入多变的抒情风格,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境界与品位,最终完成了对婉约词的雅化。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考试周刊》2012,(58):20-21
《声声慢》描述了词人在肃杀的秋日黄昏感知到的种种极典型的愁景,表现了词人历经国破、家亡、夫逝等众多劫难之后难禁难耐、难堪难诉的不尽愁情。全词虽书写了个人哀愁,但此种哀愁是与国仇联系在一起的,字里行间无处不激荡着浓浓的忧国之情,而这种浓浓的忧国情怀恰恰是豪放词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内容。因而作者认为将词简单地分为婉约、豪放两派,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分说并不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20.
苏词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豪放词、婉约词和喜剧词,尤以豪放词享誉文坛,而学界很少关注其喜剧词。其实词人通过喜剧语言、喜剧性格以及喜剧情节等不同方式创作了大量的喜剧词。根据美学特点可以把这些喜剧词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机智美、讽刺美、幽默美、滑稽美和揶揄美。综观苏轼的喜剧词,其审美价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