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清归德府的士绅阶层与世家大族在地域社会何以占据重要地位?那些世家大族、知识精英何以能在当地民间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他们对地域社会的演变过程究竞有何影响?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比历史文献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辽代历史上,世家大族不但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主要角色,而且在经济上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住文化上和社会生活上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因而是认识辽代社会的重要社会群体。目前有关辽史的研究成果中,只有一些涉及到有关世家大族某些具体问题的成果问世。这些有关具体问题的成果,主要是考证某些世家大族的世系关系、研究某些世家大族在辽代政权中的地位或具体研究个案家族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明清实学是从宋明理学到近代新学(西学)之间的重要环节.明代实学则是明清实学的重要阶段。作为明代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启蒙实学,最突出地体现出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显著特色。研究明代启蒙实学的美学思想,可以很好地了解、掌握明代实学美学思想的独特品格。明代启蒙实学美学较之宋明理学美学.在审美理想追求、审美价值取向、审美人格塑造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平阳贾氏家族为世家大族的原因,认为完全有能力成为世家大族,文化要素是一个重要的要素。即使将文化作为衡量是否是世家大族的标准,平阳贾氏也有能力跻身于世家大族行列。  相似文献   

5.
明代徽州进士在社会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方世家大族尚礼教、负气节的遗风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宗族教化的影响,使得徽州进士不但清廉自律、刚正不阿,也使他们在为官时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同时,他们的学术和思想也极大地影响和引领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甚至推动了区域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三国吴国内部的社会矛盾最复杂,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地方宗部势力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集中在前期,表现为地方宗部势力对孙氏集团的抵制;二是山越等少数族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中期最突出,表现为山越等少数族对孙吴政权的反抗;三是农民同官僚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后期最明显,表现为农民针对孙吴地方政权乃至中央政权的大规模暴动。  相似文献   

7.
在唐代,世家大族遭到了统治者的抑制和打击,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统治阶层。清河崔氏自魏晋形成以来,始终是北方世家大族的重要代表,对清河崔氏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世家大族在唐代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明清士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评价,海内外学界已有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如果从还原历史情境、准确评判士绅角色而言,在众多研究中还存在含糊笼统的陈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日学者从各自的理论预设或实证研究出发,已涉及这些问题,却未形成系统的论述。后来学者的地方史研究涉及概念界定、士绅分层、区域差别等问题,既开发出大量史料,也提出引起海内外学者对话的新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知明清时代士绅身份、社会影响甚至王朝统治的关键问题。其中很多研究关涉中国最重要的地域之一江南。参诸历史文献,对其学术研究史作一初步梳理与探讨,既可以呈现出王朝统治与地方社会控制之复杂性,也可能推求寻绎出研究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论高拱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天雷 《天中学刊》2007,22(3):96-100
高拱作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历史地位可以从明代政治史、实学史和哲学史三个方面进行认定:即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实学思潮的先驱者和气学哲学的重要代表。高拱为推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由于明代卫指挥以下军职世袭,所以每座卫城及其周围都聚居着众多的世家大族. 在25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通过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关系紧密的军功集团. 本文通过海城西四镇出土的数块明代墓志,对徐氏家族的形成和变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1.
士绅社会定型于明代,宋代已具雏形。宋代士绅阶层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科举取士规模拓展的产物、未中第者社会地位提升的结果。宋代士绅阶层的代表人物继魏晋士族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富与贵的再结合。将士绅一概痛斥为土豪劣绅,把士绅笼统称颂为地方精英,两者均有杀偏锋之嫌。士绅并非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可称为善与恶的复合体。宋代士绅社会还不够成熟,士绅角色意识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2.
赵郡李氏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赵郡李氏固有的经学传家的仁爱思想与佛教信仰的悲悯情怀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李氏族人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很多慈善活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和救助百姓,也扩大了赵郡李氏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古时期石家庄文化的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值得深入探究。将整个中古时期纳入研究视野,是因为魏晋北朝与隋唐五代的历史本就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且割裂开来研究资料比较匮乏。相关研究从地域层面看是具体而微的研究,从关涉问题的范围来看却是宏观的研究。世家大族兴衰、佛教道教发展、胡汉之争、地方军事化等问题也是中古石家庄区域历史演进的重要主题,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本介绍了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吕坤的童蒙教育、妇女教育及学习等教育思想,展示了吕坤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闪光一面,并论述了其教育思想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希望对现代教育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15.
赣中即江西中部,这是一个自宋元以来多世家大族的区域。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唐宋中原移民开基赣中后,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与优越的地理环境中稳定地传续着,以耕读传家和科举仕进为生存方式,形成了不仅族大且科举人才辈出,从而形成了赣中多世家大族。  相似文献   

16.
"实学"即根据社会状况的不断变化而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做出相应的改变的一种思潮。虽然中韩两国的实学思想都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对封建腐朽的传统思想进行批判的学说,但是由于受到各自历史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的不同,因此两国的实学思想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对这中不同之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宋代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对宋代的世家大族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宋代梁颢家族为例,展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家庭发展成为延续百余年的世家大族的过程。说明宋代的科举制度在担任为政府选拔官员功能的同时,也是造就世家大族并使之得以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中,士绅是官民之间的桥梁,充当着十分重要而突出的角色。他们的地方社会担负着很多职责,其中重要的是“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已任”。具体一点就是美国名学费正清所指出的:中国帝国时期,士绅要人们的现是承办地方的公共工程和慈善事业。其中,士绅对发展教育是犹为关注的。晚清时期的士绅就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兴起办学热潮,对此,已有人论及。本拟对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开明士绅对发展教育所做的贡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明代实学之祖丘浚反对理学空谈,注重现实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丘浚提倡写救时济世的明道文章,使明代丈风为之一变,并对明代中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了全面考察,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文章认为丘浚《大学衍义补》是明代第一部实学集大成之作,其实学思想和务实精神对明代后期及清代的实学家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明末湖北黄州麻城县士绅居士梅之焕为个案,探讨士绅的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社会生活的关系,窥探具有浓重儒家思想的士绅如何参禅,及其在佛教影响下如何参与地方社会、具有怎样的精神生活.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包括讲述梅之焕与僧人的交往以及建寺修庙等事佛活动;分析他参禅事佛的出发点——“济人利物”,即他找到了儒释的这一契合点;并论述在佛教观念的影响下,梅之焕积极参与地方的社会活动,同时又构建独特的心灵空间.作为士绅和佛教居士的双重身份,梅之焕既葆有士绅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又流露出其参禅的特性,提高了其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