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杰出的优秀女作家之一,文笔流畅,语言细腻。富有中国“曼斯菲尔德”之称的凌叔华文风亦清新明畅。两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幸福》与《花之寺》都以婚姻为主题,反映了两位作家相似的风格和看待女性问题独特的视角以及对女性的关心。  相似文献   

2.
张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34(2):138-140,173
文章参照Leech&Short(1981:74-82)所提供的文体分析框架,从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境与衔接四个方面对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布里尔小姐》与伍尔芙短篇小说《邱园记事》的开篇选段进行量化文体分析和对比,揭示了这两位女性作家在文体风格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备受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对其作品的对比分析实例还不多。因此,选取《园会》和《苍蝇》为分析对象,利用相似性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两部短篇小说在情节结构安排、人物身份地位以及小说象征手法运用三方面的相似性,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她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使作品既得西方小说技法之妙,又具有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其代表作《酒后》鲜明地体现了她的这一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受当时蓬勃发展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影响,她借鉴了许多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从题材和写作技巧两方面对短篇小说创作进行大胆创新。本文以曼氏的短篇小说《幸福》为例,集中分析了现代主义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6.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独特且较有影响的一位女作家。本文试从文艺美学的视角入手,对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莳萝泡菜》的艺术特色进行美学审视,分析其语言的氤氲之美、结构的蕴藉之美和意识流写作的荡逸之美。  相似文献   

7.
《一杯茶》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之一,其语言特点也似一杯茶,清新、淡雅,入口后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细读之后,读者对"短篇小说女王"曼斯菲尔德语言特点及其精致语言下面所蕴含的主题,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的第四部作品,是其最有抱负,最富于思想性的作品。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出发,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几位年轻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各种力量"协和"作用下的形成过程,展现文学对人性的本质认识。主要采用"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文教资料》2009,(10):23-2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她语言生动、优美,富有幽默感,以大量杰出的艺术精品在英国短篇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她借鉴了许多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对短篇小说创作进行大胆创新,推动了现代主义短篇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本文以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起风了》为例,从意识流、情节淡化、象征手法的使用三方面集中分析了现代主义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0.
刘思思 《文教资料》2010,(18):80-8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登文坛的才女凌叔华,以其创作领域的独特,风格的素淡蕴藉,颇为当时一些作家所重。及至三十年代,虽创作数量渐趋稀少,但在质量上却并未减色。从《无聊》、《心事》中对人物心理叙述技巧作了有益的尝试,到翻译自己的作品发表在英文刊物上,及至与异国的伍尔夫笔墨传香,建立起书面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观点和创作理念的交融和碰撞中创作出自传体长篇小说《古韵》。本文以《古韵》为中心,并联系其在30年代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试图阐释弗吉尼亚·伍尔夫对其写作产生的影响及凌叔华的创造性选择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台湾实力派女作家朱天文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书写女人,通过创作短篇小说《世纪末的华丽》和长篇小说《巫言》,揭示女性幽闭与逃逸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乔伊斯小说的开篇之作,《姐妹们》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语言风格和叙事风格两个方面对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中所体现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反映了乔伊斯在小说创作初期,其写作风格已初显现代主义特征和意识流特色。  相似文献   

13.
凌叔华与英国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的比较研究由来已久,从20世纪初期的沈从文、苏雪林、徐志摩到当代文学史家杨义,都曾明确肯定两人的创作存在相似性。以两位女作家都擅长的儿童题材作品为切入点,分析了她们或温馨可人或孤独幻灭的童年书写,在共性中凸显差异,显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成长小说是一种关注年轻人成长过程的文学题材。曼斯菲尔德所著《园会》和福克纳所著《烧马棚》是典型的成长小说。本论文将会比较两部短篇小说主人公成长过程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5.
周雅娴 《考试周刊》2010,(29):34-36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是美国著名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而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堪称美国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文章对比分析这两位女性的悲剧形象,以及两位作家对人物刻画的异同,以使大家对两篇作品和两位作家的写作风格能更清晰全面地了解。  相似文献   

16.
蒋璐 《文教资料》2008,(30):41-44
本文选取了两部刻画已婚女性婚姻生活的短篇小说--斯坦贝克的<菊花>和曼斯菲尔德的<幸福>,拟从它们的相似的故事发展结构入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的主题,探究她们走向幻灭的深层次原因,巡视作品创作时代的社会状况,社会和女性的关系,以及女性心理绵绵不断的痛苦,发掘她们的幻灭结局趋同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7.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英语短篇小说领域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她往往通过精心选择有意义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文章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布里尔小姐》在细节描写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探讨,细节描写艺术的成功是她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解老》与《喻老》是《韩非子》当中两篇可称为"解释体"的文章,尽管其思想内容、文章风格有一定的差异,但其整体上却有着一致性,从性质来说,都是对《老子》的解释之作。《解老》当是韩非求学于荀卿时所作,并非专题性论文,而更像是读《老子》的注解,亦有读书笔记的性质。《喻老》当为韩非后期重读《老子》所作的解说之文。正是这种创作时期的不同,使得二者甚至在文本上也有了一定的差异。这类文章的文体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经说体"的继承与发展上。  相似文献   

19.
张瑛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13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思·沃克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本文分析了小说中三位女性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旨在探讨《日用家当》中小说作者艾丽丝.沃克如何借用这三个典型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待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2):22-23
本文从基督教视角出发剖析美国女作家奥康纳在短篇小说《乡下好人》中两位主人公的虚无形象,进而对其进行批判和消解,并指出要想摆脱精神的虚无只有再度投入上帝仁慈的怀抱,即对基督教的皈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